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书我不穿了!(15)

说着,手指忍不住放在了腰间的刀剑上。

青蚨也神色一紧,上前就想把小殿下拉开。

萧君泽轻轻伸手,止住了青蚨的动作,看着两人,微笑道:“怎么会不让你们知道,毕竟,你们要和我一起走啊。”

两兄弟脸色大变,许玦果断道:“殿下说笑了,我等绝不会背叛朝廷!”

萧君泽对他们的豪言并不在意,只是淡定道:“带着这丝车、铁犁,我们去北边,怎么样?”

两兄弟有些茫然,对视了一眼,许琛忍不住道:“殿下,我们在南边过得好好的,为何要和你叛乱去北边?”

“真的不去吗?”萧君泽淡淡道,“我只邀请这一次,下次,让我带,我也是不带的。”

蠢人可不配跟在他身边,只配进他的剧本。

两兄弟这下是真的生气了,许玦道:“我等深受皇恩……”

许琛突然捂住了兄长的嘴,神色复杂:“小殿下,您是认真的么?”

萧君泽低头,笑而不答。

许琛将兄长拉到一边,低声道:“大兄,这次赌得!”

许家大熊一脸茫然,他弟给他分析道:“朝廷里西昌侯上位已经没什么疑虑了,咱们都是先帝一系,回头必然被编入钟离守军,生死由人,可是若是跟着殿下去北方,殿下精通器械,必被重用,且殿下如今未开府,咱们一去就是核心,咱们跟着殿下,怎么也能混个统领当当……”

“这、真的么?”许玦还是有些迟疑。

“当然是真的,这些年,南北降臣,只要能过江,有几个不是高官厚禄?”许琛给兄长举例,“刘昶知道吧,前朝九皇子,在北魏当大将军,封宋王;还有今年过去的王肃、前些过去的王虬、都是三公之身,咱们小殿下过去,封个王绝对没问题!”

他还有话没说,看这小殿下轻描淡写地决定,怕是早就想好了,不知道有什么后手,那个姜左莫名奇妙就要死了,这样的人物,能遇到是他们兄弟赚了,不及时抓紧机会,才是傻子。

“快点,犹豫个屁啊!”许琛果断地把兄长按在地上,跪拜这位年轻的临海王,“许琛/许玦,谢殿下恩!”

嗯,还有几分急智。

萧君泽微微点头,伸手将一套软甲递给许玦。

这次,大个子非常喜悦地接过,惹得弟弟满眼羡慕。

萧君泽也非常满意,有了合适人手,他的活,就能整得更大些。

-

姜左在病痛中,脾气越发暴躁,觉得不能再坐以待毙,他需要京城的御医来为他诊治。

“典签,京城的御医其实医术与我大同小异,”魏知善劝慰道,“还是听我一句劝,我有一术,能如华佗一般,服下麻散,将肌理切开,取出病石,其症自解。”

“荒谬!”姜左厉声道,“你以为我真不知晓么,你是上清弃徒,曾挖坟掘墓,凌辱尸体,阳洛魏家视你为妖孽,将你驱逐,你一路上以治病为名,剖肉去骨,不知屠戮多少贱民,若不是看在你针灸略有成效,我岂会寻你这等妖人!”

魏知善被骂得面色冷漠,只能一甩拂尘,转身退下。

姜左自觉不能坐以待毙,立刻修书一封,让人把丝车送给西昌侯,求他派出御医,来为自己诊治,他手中掌握着所有会做丝车的工匠,甚至有一位神匠能做出水力丝车,愿意在痊愈后将这些工匠献给西昌侯。

这时候已经计较不了是不是时候了,如果活不下来,那还能说什么将来?

他要活不下来,什么王孙贵胄、国富之术,都该给他陪葬!

第12章 我没骗你

姜左发出的消息到朝廷时,西昌侯的夺位战也正好尘埃落定。

年轻的皇帝萧昭业还在宫殿里和爱妃内侍们搞趴体,突然间便有一个小黄门慌忙闯入,大呼陛下不好了,叛贼入宫了!

萧昭业当场吓得魂不附体,让人关闭宫中各殿大门,让一名小太监快些爬到宫中最高的楼上看情况,小太监看到有数百人穿甲执刃,在西楼外攻城。

萧昭业六神无主,吓得跑入了爱妃徐氏的房中,惊怒之下,决定拔剑自刎,但他拿剑的手颤抖着割了下,才破一层皮,便痛呼着弃剑,然后便草草拿布帛包裹脖子,继续在宫中乱串,结果让大军抓住,一刀了断。

西昌侯萧鸾将他的尸体用小车拉走,便开始在朝廷里大索余党。

随后,他以皇太后名义下诏,诏书里历数了皇帝上位这一年来乱花钱、娶老爸的小妾、宠幸内宦等种种恶行,将其废为郁林王,然后便在先皇帝的几位王孙里,与众大臣讨论了一番。

皇帝有四个兄弟,其中萧昭泽最为懦弱,母族谢家早已凋敝,官位最高的谢朓不过是个王府文书,而且离得最近,其它三兄弟不是在荆州就是在扬州,反正这几兄弟都是非嫡非长,就他吧。

于是西昌侯便又用皇太后的名义下诏,提议立临海王萧昭泽为新皇帝。

在确定了这一点后,没有人通知临海王,西昌侯萧鸾下诏,让大将军萧衍带兵,护临海王回到建康城登基。

……

在离钟离城不过百里的寿阳城中,一名俊美英武,却又带着儒雅气质,年纪不到三十的大将正坐在殿上,他眉眼深邃,气宇轩昂,让庭中的女娘心跳如鼓,不敢抬头。

而他面色温柔,正看着女娘修长的手指在热水中轻快地跳动,一缕缕丝线从茧上抽出,被纺轮带动,绕成一根根细密的丝线。

平时,这种工序需要三个人,一人索绪,一人抽绪,一人纺纱,而如今,在这丝车之前,只需要一名女娘,便能做三个人的活计,产出的丝线却丝毫不差。

萧衍也是独自开府的将领,在他的帐下,僚属之中粮草补给素来是重中之重,如今朝廷民间,皆以布帛为钱,若是他治下有了足够的丝帛,无论是军用还是拿予世家换购粮草,都是一大利器。

这些年,南北争伐数次,每次最让他们头疼的,便是战后赏赐将士。

没有什么比钱财更能激励将士士气了!

虽然这丝车是典签姜左送到朝廷邀功的礼物,但如今朝廷上下哪有什么秘密,几乎是一瞬间,那几台丝车就只有一架送入建康城,其它的,萧衍、崔景慧、陈显达这些在边境的不在边境的,几乎都是人手一架,并且皆为这种精巧又简单好用的设计惊叹。

就萧衍所知,大将军崔景慧已经派自己的儿子崔偃带上一百人,去取图纸工匠,他正准备也派一队大将过去。

就在他畅想着又得一利器时,突然有副将来报,说有朝廷急诏。

萧衍起身,迎着阳光,接过诏书,便忍不住微笑起来,也是巧了,朝廷的诏书,正是让他护送临海王回京继位。

……

六月中旬,钟离城外,梁园的萧君泽正算着日子。

典签姜左的身体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他每日都在床上痛苦呻吟,腹大如鼓,连最喜欢的酒也不敢喝了——因为,他尿不出来。

上一篇:重生之鲛人仙君 下一篇: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