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外挂来篡位(175)+番外

作者: 滚来滚去的团子 阅读记录

"单只这样,还不足够,此时新来盐商或许会被排挤,到时候就还请王爷出面,做出点什么来,逼得郡守不得不秉公办理,保护新来商人的利益,此人再趁机扩大势力,或是联姻,或是和小商户合作,这样,便稍稍有些实力能和谢家一争了。"

易北沉吟片刻,摇摇头。

"不够稳妥,谢家现在有个很厉害的谋士在,未必不会嗅到什么风声,总得想个法子,撇开他的视线才好。"

曹仝终于找到机会,迅速插嘴。

"左右我和那人有过节,你保证我不下大牢,把你那两个护卫借我一个,我保证帮你除掉他。"

易北继续摇头。

"杀他容易,但京中会警觉,毕竟是谢相派来监视谢老爷的,如今我一来,他就出事,很难不让人想到这和我有关,不管我是想栽赃谢老爷,还是想栽赃易贤,都做不到。"

自己在京中控制局面还好栽赃,如今天高皇帝远,谁知道京城里的人是怎么想的,果然快点把安乐郡的局势稳定了之后,还是给陈管事一个新的身份,让他回京比较好。

到时候就有钱在京城里开青楼了啊。

袁麓想了想,很快调整了自己之后的打算,帮着曹仝一起劝易北。

"若是如此,殿下便要快些了,若那人真的如此厉害,无论殿下如何小心,最后的结果都是会让那人警觉的,下官倒是觉得曹帮主说得有道理,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此人杀了便是,谢老爷大概对这个人的存在,也不是很喜欢吧。"

有这么一个厉害角色,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盯着,是个人都不会高兴,何况谢老爷还是安乐郡的地头蛇,除了郡守和易北就是他最大,怎么会想要被如此掣肘。

大概谢老爷在安乐郡的盐生意,做得也没有那么的开心,京中对其的掌控和不信任,也是很明显的。

只要有一点点不信任,就有空子可以钻。

易北唔了一声,算是认同。

若是时机把握得好,让谢老爷动用自己的势力,瞒下晋商的死一段时间,也不是做不到。

等消息传回京城,自己这边早已尘埃落定,到时候太子再想动手,也要忌惮一下自己这个土皇帝了。

"在此之前,王爷不妨做出缺钱的姿态,稍稍分些那人的心,也好让他的眼睛不要总盯着盐这一块,左不过到那时候谢家还把控着盐权,或许能够蒙混过去。"

易北翻了翻手中那叠纸,让袁麓往下讲完。

"等新的盐商站稳脚跟,又出了先前的恶性竞争之事,王爷便可正大光明的以朝廷名义介入,发行盐票,设立盐司,所有盐户只需要以盐换盐票,盐票想要兑现就去钱庄,而盐商则不再和盐户接触,而是来朝廷设立的盐司收盐交税再加价贩卖,朝廷此时亦可设官盐,最初可由指定商户贩卖,再慢慢转为皇商,最后则收归各地官府设立盐市,凡不缴纳税款,无朝廷批文的盐商的则为私盐,此时殿下可立法重罚,想来犯的人也就少了。"

易北从头到尾想了想袁麓的计策,虽是简单,却也可行,只需要中途设计好,效果肯定是有的。

曹仝在旁边听得冷汗直冒,想想自己之前以武力收服漕帮上下,再看看如今袁麓张张嘴皮子就能够帮易北收回盐权,顿时觉得人比人,气死人,智商不够果然还是只能武功来凑,自己还是要好好和袁麓打好关系,就算是这人以后不能来帮自己,起码也要保证他不要来坑自己。

第131章 开始

计划出来之后,剩下的就是实施和各种细节的调整。

在谢老爷可掌控的几家青楼赌坊的全力支持下,陈管事的钱庄生意不错,安乐郡的百姓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么一家新钱庄的事实,在发现了掌柜人和善又好说话还公平的情况下,很多百姓都倒戈来了新钱庄兑银子。

易北在府中选出几个得力又忠心的人,捏着卖身契,很是时候的又迅速开了一间当铺,就在钱庄的隔壁,以高价收低价卖的砸钱举动,很快赢得了大半的生意。

谢老爷对于王爷的经商头脑叹为观止。

而有王妃娘娘做保的香铺,生意也十分火爆,很快就掀起了安乐郡里贵妇圈的一股潮流,各家夫人小姐纷纷以用过谢夫人香铺里的熏香为荣,以没买到熏香为耻。

江梨的小私房钱匣子迅速鼓了起来。

城中富户官场重新动了要给易北后院塞人的念头。

毕竟易北已经渐渐站稳脚跟,钱多又有权,门户稍低一点的人,从来不会放过一点可以攀龙附凤的机会。

包括谢老爷自己,也在考虑要不要趁着现在自己和易北关系融洽的机会,好好给易北房里塞个美人,也好让双方关系更紧密一点。

若是能生个儿子封个侧妃,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谢夫人对于自家老爷的算盘还是很清楚的,虽然很是同情江梨的处境,但外人的处境和自己家的繁盛比起来,江梨那点儿事就不算事了。

所以,谢夫人也只是隐晦的和江梨提起为什么她的肚子到现在还没有反应。

一来也算是提醒江梨,再没反应各家就有理由往王府里塞人了,二来也算是给自己家中往王府里送美人做个铺垫。

江梨对此毫不上心,反而愁眉苦脸的和谢夫人说起,最近王爷也在催她的肚子,调养身子的汤药吃了无数,就是不见动静,不知道是不是在无意中触犯了神灵,要不要去寺中拜上一拜。

另一厢易北也在和谢老爷对酒浇愁,说起婚后江梨至今无子,京城每每来信都催的厉害,圣上看子嗣也看得重,如今和江梨成婚刚才一年多,总不好圣上赐婚,这么快就纳妾,也太不给今上脸面,江梨虽说母家出身不行,但到底是皇上亲封的县主,又养在贤妃膝下,无论如何两年是要等的,自己和王妃说起,王妃说谢夫人曾提过明堂寺的菩萨灵验,想去寺中住一段时间诚心礼佛,可江梨到底是王妃之尊,刚成婚不久就搬去佛堂,实在是让人议论,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谢老爷当场以过来人的身份,献计献策,撺掇易北在明堂寺附近修一间小院,为王妃娘娘礼佛之用,一来显得心诚,二来也显得对王妃娘娘的看重。

原来有个王妃在王府里严防死守,美人们送不进去,易北碍着面子也不好收,如今恰巧借着王妃肚子没动静把人先送出王府,到时候王爷想纳多少美人不就能纳多少美人了么,总不能王妃隔着那么远,还能把王府守得滴水不漏吧。

谢老爷的算盘打得很精,在易北找完人看完风水,敲定具体听佛院的修建地点后,自己请命,亲自去劝说佟老爷,让他家盐户搬到城中,一切善后由王爷负责,还各种明示暗示,你这次帮了王爷这么大个忙,王爷承你的情,日后总不会亏待于你好说歹说,甚至比袁麓先前预计的十来户还足足多出了一倍,总共迁走了近三十户人,谢老爷还自己贴了不少银钱,把院子打整得漂亮精致,美其名曰孝敬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