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肥田喜事(501)+番外

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就算再悲伤,这活下来的人还是要过日子的。夏富贵毕竟是一家之主,悲伤过后,便交代人去喊来夏家的主事人,商量给翠秀办丧事的事情。

翠秀是不到花甲之年就去了,按照凤凰村的规矩是不能大办的。人只是在家里放了两天,然后家里的亲戚过来凭吊了一番,人就入土为安了。

翠秀走了,夏家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一点笑声,就算是别的人想偶尔忽略这个伤痛,让大家打起精神来,但是只要一看到夏银柱的样子,却没人能笑的出来。

自从翠秀走后,夏银柱就没说过一句话,就每日呆呆的在自己和翠秀的屋里坐着,就那么呆呆的坐着,啥都不做,吃饭也是被夏富贵逼着喂几口,就连夏菲儿把儿子抱去给他看,他也无动于衷,就算偶尔抬头看一眼儿子,但是从那眼里都看不出半点怜爱,而是一副讨厌至极的样子。

孩子大概也觉察到自己爹并不喜欢他,每次只要夏菲儿抱着他靠近夏银柱身边就哭的厉害,而夏银柱要是听到孩子的哭声,神情会烦躁的厉害,激动起来还会双眼猩红,手握成拳,好似孩子就是害死翠秀的凶手,他要弄死孩子为翠秀报仇一样,这样几次之后,夏菲儿不敢再把孩子抱去夏银柱身边了。

夏菲儿知道夏银柱这是走进死胡同了,在他心里他就是觉着要是翠秀不生下这个孩子,翠秀就不会死,因此他只要一看见孩子,就会想起翠秀,心里的伤痛无法发泄出来。

夏菲儿看着夏银柱这样,也心疼的厉害,她真是埋怨老天的不公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要发生在夏银柱和翠秀两个这么好的人身上呢,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话,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

自己这个二哥本身就有轻微的自闭症,后来是夏菲儿花了好多心思,才能稍稍让他开朗一点,一直等到娶了翠秀之后,他才能跟个正常人一样,如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夏菲儿也不知道要再花多少时间才让他从悲伤中走出来。

翠秀走了没多久之后快过年了,过年是一年一次才有的节日,是个大喜的日子,本来是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但对夏家人来说,过年这个几日却丝毫没有冲淡一点夏家的哀愁。

以往年,只要已进入十二月,菲儿家里就已经开始操办过年的事情,但是今年菲儿家里一直都没心情操办这些事情,一直等到十二月二十多了,夏铜柱和枝儿他们把镇上的事情都处理好了,说准备回来过年了,但看着家里什么都没准备,还是翠秀走的时候那般死气沉沉的样子。

夏铜柱觉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把夏菲儿叫到夏银柱的屋子里,神情也万般烦恼的劝道:“菲儿,老二,你们不能再这样了,人走都走了,你们打算一直伤心下去么,那你们又打算伤心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夏铜柱顿了顿,又接着说:“谁也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家人身上,但是咱们家运气不好,被轮上了也没办法,如今二嫂人都走了,你们伤心完也就算了,毕竟咱们活下的人还要过日子啊。”

枝儿以前和翠秀的关系也极其不错的,在镇上的时候她常和菲儿,翠秀几人凑在一起的,自从知道翠秀走了之后,枝儿也总是想起翠秀就哭,但这听了夏铜柱的话,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她也扑到夏菲儿和夏银柱的身边哭着劝道:“是啊,菲儿,银柱哥,相信翠秀嫂子在九泉之下也不愿意看着我们这般伤心的,我想翠秀嫂子最希望的就是银柱哥能好好生活,还有他们家南瓜能开开心心的长大。”

南瓜是银柱儿子的乳名,这乡下的孩子都讲究生下来要取小名,而且传说名字取的越贱,这孩子以后会越好带,本来夏富贵说要取个二狗子,二柱之类的,但夏菲儿觉得那些名字实在太普通了,就光是他们村里叫二狗子都有好几个,夏菲儿便给小侄子娶了个小名,叫南瓜。

夏菲儿听了夏铜柱和枝儿的话后,长长的吁了口气,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但是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很难去面对,但是夏铜柱有句话说的极对,人都去了,活下的人总要过日子,就算再悲伤,这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她伸手按了按夏银柱的肩膀,出声道:“二哥,我知道你心里一下子也难过去这个坎,你实在走不出来,就再伤心一阵子吧,等到过完年,你得跟着二哥去镇上,你必须得去打理你自己的木匠铺子,那是你和二嫂一手一脚开起来的铺子,你要是这样颓废下去,弄得木匠铺最后开不下去了,二嫂会怪你的,你自己好好想想这些事情。”

说完,夏菲儿也没让夏铜柱他们打扰夏银柱,喊了家里人去院里商量过年的事情,虽然按规矩翠秀是今年刚走,他们家过年不能大办,但是这南瓜过几日就满月了,满月酒还是要办的。

南瓜是十二初六生的,夏菲儿便决定正月初六办满月酒席,如今离办酒席倒是还有一段日子,夏菲儿说先不着急,她让桑菊去让元香叫过来,这都快到年边了,得先把酱厂那边的长工和给家里种田的的那些工人把工资给结了,人家里怕是还等着这些工钱回去过年呢。

元香过来,夏菲儿把手里的南瓜交给大姑抱着,自己喊了夏铜柱和元香一起在院里给工人们算账。

这酱厂长工的工钱倒是好算,每个月的工钱是固定的,而且一个月结算一次,没什么好琢磨的,红包也都是一样,每人包上一些,不多,一人多发五钱银子,再一人拎两坛子酱回去,当是过年额外的奖赏。

第四百零一章 发赏钱

另外倒是给家里种田的那些个叔叔们的赏钱有些难决定,都是自家的亲戚,要是赏钱给的不统一,到时候说起来怕有意见,要是给的都一样,这种田分不出好坏,又起不到激励作用。

夏铜柱倒是觉得没啥,说夏铁柱当初在家里让几个叔叔来种田的时候早就说好的,亲戚归亲戚,做事归做事,这做事就得分个好坏,就得赏罚分明。

就按照每个人管的田里的粮食产量算,谁田里产的粮食量多,最多的那份赏钱就给他,而且为了奖励种田种的好的人,夏铜柱提议其他人给五钱银子,种田最好的那个给二两。

夏菲儿觉得这样公私分明也是个好办法,便让人把夏富贵唤了回来,然后把今年一年他们那些人田里出产的粮食的产量都算了算,到最后竟然发现堂叔叔安然管的田里的产量是最高的,因此那个最大的那份赏钱便决定给安然叔叔。

等那些个叔叔来拿赏钱的时候,夏菲儿家里也没瞒他们,就直接告诉他们那赏钱是怎么个包法,除了菲儿三叔家的钱氏和金柱家的陈氏听了有些不开心之外,其他人都没说半句。

一致认为这本就是应该的,安然做活确实比他们卖力,人家为了种好田,费的心思也比他们多好多,每日多半时间都在田边守着,多拿些钱也自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