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炮灰奋斗史[清](585)+番外

要是不尽快处理伊犁的事情,若是在这边脱离了时间, 甚至有可能赶不上。

时间渐渐来到了三月,京城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距离京城近的已经到达京城, 被安放在畅春园附近的村子里。

这里属于皇庄,经过之前累积到的经验, 这一回皇庄里被搭建了不少房子, 再加上五月天不冷不热, 这里也不需要取暖,足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

还从各处济养院接来了孤儿,经过培训之后来照顾这些老人,千叟宴结束之后,会给予一部分经济补偿,也算是给了孤儿一个赚钱的机会。

这一次主要还是因为政治目的才会举办这一次宴会,四爷临朝多年,需要这么一个宴会,向天下人昭告他对太上皇的孝。

另一方面也需要这么一个宴会拉拢天下人对大清的人心。

这次的宴会因为绝大部分事情全都包了出去,内务府就轻松了许多知要按时去盘点商人送上来的货品就可以。

还有要办一次万人的宴会,粮食、瓜果蔬菜、肉类、调料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这些京城肯定是供不过来的,所以就需要从大江南北调遣,每个地方调一点,才能不影响当地的生活。

内务府学会了一招,发现将事情全都包出去之后,自己轻松了许多,并不需要一点一点的去采办,而且有了标书,可以选出一个价格低,品质好的货品。

朝廷不少衙门需要跟商人打交道的也学会了这一招,比如工部,就可以拿钱将某一段的河工给包出去,只有质量达标才付尾款,这可比用来招徭役来加重百姓负担来的好,只要钱能够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毕竟现在有了纸钞,再也没有了钱荒,以往因为缺铜而导致的货币缺少,有金子银子足可以转化为跟铜币等值的纸钞。

连朝廷各个衙门的经费都充裕了许多。

三月一日,距离太上皇的寿诞还有三日,弘暻总算是赶回来了,他赶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给汗阿玛和额娘请安。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去给额娘请安的时候,额娘竟然不在。

弘暻转悠了一圈,询问杏花春馆的人。

杏花春馆的人一个个均摇头说不知,弘暻是满头雾水,见时间不多了,并抓紧前往畅春园去给皇玛法请安。

去了畅春园,发现皇玛法身边都围满了人,全都是叔叔伯伯带着一个个堂兄弟,来陪同皇玛法。

弘暻请了安之后,就留了下来陪同皇玛法一同说话。

同一时间里,敏宁跟皇后陪着太后,一同接见宗室女眷。

西藏代表、蒙古台吉全都赶了过来,男人自然有男人接待,而他们带过来的女眷,就需要太后接待,不过太后年事已高,也不能累着她,这个任务就由皇后跟敏宁这个贵妃来接手了。

敏宁这段时间累的不轻,成日里呆在畅春园里,根本没有回去的机会。

她看着皇后精神抖擞的样子,不由有些佩服,反倒她自己觉得累的不行,跟这些人都聊不来。

时间一久,她一般都不怎么说话只是附和。

这几日先为太上皇准备寿诞,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陆陆续续还有老人赶过来,所以千叟宴会推迟一到两个月。

毕竟这一次规模宏大,匆忙之中容易出错,所以推迟一两个月,能够准备得更周全一点,过来的老人也能够多一点。

这些手握重权的边疆大吏,会一直呆到千叟宴结束才会回去。

明年打算趁着这群封疆大吏在京的期间,敲定修铁路的事,眼下内陆方面的铁路,基本上已经规划好了,只需要按地就班的修即可。

那么就可以着手通往边疆的铁路,特别是西藏,伊犁现如今都都准备开始动土了,外蒙这次早早就通车了,只剩下西藏,如同一个孤岛独立在外。

所以敏宁便打算修建一条通往西藏的铁路,她是知道修建一条通往西藏的铁路得有多难,她那个时代修那条天路死了不少人才修成。

现如今科技还不发达,没有挖土机,没有建专门修建铁路的机器,这种事人全都得靠人力,还不知道得累死多少人,有多少白骨埋藏在那些悬崖下。

可是不修又不行,这条路就跟风筝线一样,可以拽住西藏不脱离大清之手。

敏宁想了想,还是决定招集各处的研究部门,想一个办法研究出可以方便修建铁路的机器,比如挖土机,货运车之类的,最先就得研究出来。

未来几十年,整个大清都得继续维持的这种大扩建,有了这些利器,才能够减少时间。

而这一条艰难的道路,就是一块硬骨头,敏宁打算花上百年时间啃下来,一切以人命为先。

太上皇的寿诞一过,京城里都在忙活起千叟宴,往来的商旅十个里面有九个都在为千叟宴提供商品。

这一次的千叟宴跟上回相比,规模更加庞大,人数相应的也更多。

目前为止聚集在京城以及各大皇庄的老人,已经达到了八千人,突破万人只是时间问题。

千叟宴定在端午节之后,欣赏过划龙舟比赛,吃过粽子,就是千叟宴。

之所以选在五月,那是因为五月份不冷不热,长时间呆在室外也不会冷着或者热着那些老人。

总不能因为来参加千叟宴出现什么丧事,为千叟宴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然提前两个月来京城的老人也没有闲着,被人带着欣赏京城里的景色,去看长城风景。

这些老人可是不少来自大户人家,对于钱财一点也不客气,在京城这段期间,购买了不少好东西,有许多都是从国外送进来的。

也因为这群老人,带动京城里某些商铺的营业额一下子涨了起来。

比如寿衣铺子,这些老人一点也不客气的为自己购买寿衣。

这个时代的老人对于自己的寿衣一点也不忌讳,就如同皇帝还在世时就开始修帝陵一样。

原本几天才会开张一次的寿衣铺子,一下子被买光了,老板都乐的不行,又加紧时间生产。

可就算这样,也满足不了好几百个人一同购买,而且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就好像传染了一样,身上带着点钱的,多多少少都会为自己和老伴添上一件寿衣。

弘暻来到了杏花春馆,他额娘报了病,今日没有去畅春园。趁着一点空闲,他回到圆明园来看看。

敏宁躺在床上,因为头疼,她的眉头紧皱着,嘴里不住发出呻吟。

旁边的宫女端着一碗药送了过来,敏宁被扶着坐起身,端起药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有些反胃,又忙接过了一杯水喝了下去。

弘暻进来之时,敏宁正将杯子放回宫女手中,靠在枕头上歇息。

“额娘,您没事吧?”弘暻一脸担忧的问。

敏宁头戴抹额,笑着跟他说,“没事,就是昨晚受了凉,今天有些不舒服,吃了药就好了。对了,不去畅春园帮忙,怎么过来了?”

弘暻坐在床沿边,用手碰了碰敏宁的额头,然后开口,“汗阿玛跟皇玛法正在召见外国使者,儿子听说您不舒服,就趁着空闲过来看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