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768)

方夫人急急地拉着他,着急询问,语无伦次,方楚宁很是担心母亲,轻声说,“太医说身体有余毒,慢慢调养就行,我的身体本就毒进心脉,多一种鹤顶红也无所谓。”

“怎么会无所谓,那是鹤顶红啊,你身体又怎么会毒进心脉,怎么回事?”

“这要问父亲,我对过去一无所知,醒来就在绿柳山庄,父亲说我在桑南中了毒,可谢听风说在桑南时,他转身来寻我已无踪迹,当时我们必死无疑,大祭司也没必要多此一举下毒,我怎么中毒,还真不知道,可惜我想不起来,这一点父亲或许能解惑。”方楚宁冷冷地看着大帅。

方夫人也忍不住看向他,“你说,到底怎么回事,图南为什么会中毒,难道是你给他下毒?”

“夫人,他是我儿子,犯下多大事,我也不至于下毒害他。”大帅也很受伤,“在你眼里,我就是这种心狠手辣之人吗?”

“不,你多深情,多念旧啊,可惜啊,你的情从来不会用在图南身上,若不然,图南活着,你怎么敢瞒着我举办葬礼,我几乎哭瞎了眼,你又解释过半句?”

大帅想要解释,方夫人抬手,“算了,过去的事不提了。方帅,既然你嫌他辱没方家门楣,自幼也觉得他坏了你的姻缘,我们也不必两看相厌,和离吧,图南跟着我改姓宇文,你就当没他这个儿子,可好?”

方楚宁,“……”

大帅,“……”

第960章 往事

方楚宁万分惊讶,母亲怎么和父亲闹到和离的地步,两人自是不能当成孩子的面吵起来,方夫人丢下一句和离后拉着方楚宁离开。方楚宁回头看着他父亲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高大的身影看起来是那么的落寞。

真的要和离?

氏族最重名声,闹得再僵的夫妻关系也是妻主内,夫主外,互不干涉,只要子女事上齐心协力就行,大多不会闹出和离,受人指摘之事。氏族闹得最凶的和离是几年前张伯兴的父母,虽是和离,却差点被宗族除名,张老太傅那么重名声的人,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父母和离也会影响子女的前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到这一步。

方楚宁自去了宁州战场后,只有逢年过节回京,母亲和君君在家中相依为命,父亲驻守江南其实回京还算频繁,几乎是三月一回。除非是桑南边境异动,否则大帅都会回京陪伴妻女,反倒是方楚宁在北蛮战事吃紧,好几年除夕年节都不能回京,只能托人送写年礼回来。方楚宁也知道母亲对父亲感情极深,宇文朝时母亲的大公主,父亲是一方军侯,公主离京去江南并不现实,只能住在京中,分居两地,到了北宁朝,母亲卸下公主的身份,终得自由。

若在宇文朝时能放她去江南,未必就不肯,如今怎么就闹到和离?

“母亲,若是因我之事,您和父亲要和离……”

“图南,与你无关。”方楚宁打断他的话,苦涩一笑,“母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和你父亲缘分尽了。”

方楚宁又不能暴露自己恢复记忆的事,有些着急,方夫人似也能理解他,带着他到院内坐着歇息。

主院内种了一排桃树,秋季桃子硕果累累,桃子即将成熟,可她的期待落空,这是成婚那年种下的桃花,花开花落,一年四季,多少次年轻的她站在桃树下期待着丈夫从江南归来,又多少次只收到家书,期待落空,她因公主这身份被困京都多年,又因李家大娘子之死,被李家冷言冷语嘲讽多年,她原本想着此事过去多年,李家哪有胆子嘲讽她,原来是她枕边人给的底气。

方夫人也怕方楚宁自责,自揭伤疤,“图南,我与你父亲的姻缘并不完美。你父亲出身方家,注定没有自由选妻的权力。我与他年龄相仿,所有人都知道,待我及笄后会被赐婚于他。可他并不喜欢我,更喜欢李家大姑娘那样温柔的性子。他也知道自己没有选妻的权力,拒婚后来与我赔礼道歉,希望我能成全他和李大姑娘。我虽难过,嫁不得意中人,可我是大公主,受宠多年,总能挑到如意郎君。我也向父皇和母亲提出重选夫婿的想法,他们也答应了我,因此我和你父亲说,不必担心婚事,我不嫁给他,父母也答应了我。可我和他都低估了皇家要促成这门婚事的决心,在一起宫宴中,我和你父亲酒后失态,这门婚事也就板上钉钉。”

方夫人说起这事时仍觉得羞辱不堪,却不愿直白地说给方楚宁,只说酒后失态,即便当年她喜欢大帅,这事也成了她一生的阴影,无法原谅宠爱自己的母后和父王,她是宇文宗室之女,得了皇后喜欢,自幼养在身边,皇后对她视如己出,太子和她手足情深,可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却给她致命打击,可方夫人不知怪谁,即便是亲生女儿,这事他们也会这样做,不是不爱她,爱她,却又抵不过皇权的倾轧。

宇文皇室风雨飘摇,在镇北侯娶了林家嫡女后,绝不可能让方家嫡长再娶李家姑娘,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方家只能尚公主。

“在我们成婚当日,李大姑娘吊死家中,你父亲成婚当晚弃我而去,我就沦为旁人口中的笑话。母亲是从小娇惯的长公主,心高气傲,不曾受过这样的羞辱,且对我们之事也心存怨怼,这事当然不能善了,李大姑娘过世第三日,李家长子和幼子寻我晦气,打伤我的婢女,我自是不能忍,命人还击,且告了御状。李家兄弟以下犯上,当即被取消功名,且在宫门口挨了三十鞭,以儆效尤,你父亲前来认错求情,我怎么肯,至此算是彻底结下梁子,我和你父亲也闹得不可开交,大打出手,有我这样霸道蛮横的长公主对比,他更是怜惜死去的李大姑娘,偏帮李家。与我离心,自李大姑娘死去,我就做好和你父亲结仇的准备,此后他远离京都,去了江南,连你出生都不曾回来看过一眼,直到两年后,父皇和母亲怜我,召他回京。”

方夫人一生要强,就算李大姑娘死后她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又因大帅两年婚后两年不曾回京受尽白眼冷语,她也挺直脊背,直面所有的流言和伤害,在方楚宁姑姑嫁到李家二房后,方夫人更是连方家族老都懒得交际,心中充满怨言,这样的婚姻又怎么会幸福?

后来宠爱长公主的先帝被烧死宫中,皇后殉葬,太子崩逝,虽仍是宇文朝的江山,方夫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李家的报复也随之而来。

方夫人孤身一人,对抗整个家族,那时的宇文皇室可不会给她撑腰,方夫人一度曾经被李家逼得精神崩溃,苦不堪言。可她一字都不曾向远在江南的大帅诉苦,或许在心底早就认定了,在她和李家的争斗中,大帅永远都会偏帮李家,连妹妹都嫁了,毕竟是姻亲呢?多么讽刺啊!

镇北侯夫人实在看不过去,联合方夫人的手帕交为她撑腰,且全是武将夫人,方夫人的处境才渐渐好起来,李家可不敢得罪如日中天的镇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