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766)

爹教训儿子,天经地义,外人的确拦不成,可方楚宁也不能这样被逐出家门,否则真是闹出大笑话来。

张伯居来寻方楚宁的事,谢珏也知道,他没有太过关心,因为影一从桑南风尘仆仆回来了。

以影一的行程,他去桑南找韩子期拿药,早该回来了,可这事并不顺利,韩子期一开始并不愿意给药,毕竟是保命的,仅剩一颗,整个桑南王族都当成珍宝,影一带了谢珏的手令也没能让韩子期松口。

影一没办法,求助独孤靖,费了一番周折才拿到药,影一不相信韩子期的为人,韩子期太过奸诈狡猾,他也怕上当受骗,他和独孤靖又设局辨别真伪,不惜给韩子期下药,确定药的真实,影一才带回来。因此也耽搁数月,影一已是星夜兼程赶回来。

谢珏问,“可有问过韩子期,桑南是否有令人失忆的药?”

“问过,有的。”影一说,“韩子期说,若是方大是中毒失忆,肯定是大祭司下的,那毒本就没有解药,这药能解,只是韩子期说毒药的配方早就丢失,大祭司手里也没有,这毒药都已失传,也不知道方大是怎么中毒。”

谢珏抿唇,失传了?

那阿宁为何会中毒?

谢珏百思不得其解,毒是大祭司下的,没有解药,为何就要阿宁失忆,没有要阿宁的命,这也很费解。

“王爷,这是韩子期给您的信。”

影一带回解药也带回两封厚厚的书信,谢珏不看也知道,欠了韩子期这么大的人情,是要还的。

他拆了信,果真是韩子期提的条件,谢珏心中有数,“方玲君如何?”

“方姑娘生了双生子,母子平安。”影一说,“方姑娘知道方大还活着,也很高兴,也有一封家书给方大。”

一封书信是韩子期的,一封是方玲君的。

谢珏一笑,“这倒是好消息,阿宁听了定会开心,你先去歇息,去郊外的别院好好歇息,过几日再回来,暂时不要让旁人知道。”

“是!”影一知道,这旁人指的是方楚宁,影一忍不住说了一句,“主子,这药既能解百毒,也能解你眼睛中的毒。”

“知道了,去库房领一百两,歇息去吧。”

“是!”

影一素来不啰嗦,点到即止,转身离开,谢珏看着一旁的解药,是解他的毒,还是方楚宁?

即便方楚宁恢复记忆,谢珏也会选择给方楚宁服用,那毒和鹤顶红剧毒加身,腐蚀心脉,这几日看方楚宁教明珠练剑,他能明显感觉到方楚宁的吃力,身体大不如前,也不知是不是毒素影响身体康健。

他的眼疾……好好养着,无需劳累就好,真要失明了,也是他的命,是当年为了救自己家人所付出的代价,他认!

第957章 移花接木

影一消无声息地回来,又静悄悄地去庄子上歇息,没有惊动任何人,谢珏拿着解药琢磨着怎么给方楚宁服下,这样珍贵的解药,仅此一颗,必然要万无一失。方楚宁和张灵正关系好,肯定找张灵正问过他的眼疾,若是知道影一从桑南带回解药,仅此一颗,他未必会服用,肯定会顾虑到他的眼睛。

方楚宁肯定会把解药用在他身上,这并不是谢珏所期望的,他只能不动声色地骗方楚宁服用,影一回来时,方楚宁和明珠在练武场,并未察觉,谢珏就是为了避免他知道,让影一先离开一段时间,他曾经告诉过方楚宁影一去桑南取药,就算不曾说过,方楚宁见影卫不在他身边也会有所猜测,定是很重要的事。

方楚宁这几日都在教明珠练剑,一套谢家剑法明珠学得七七八八,所有的招式都已学会,接下来就是她自己去融会贯通。

谢珏在院内焚香弹琴,方楚宁刚进院子就听到清幽的琴声,已许久没见谢珏这样的轻松,听琴声都能听出他心情愉悦,方楚宁脚步也轻快起来,什么事这么开心?他坐在凉亭里慵懒倚靠,欣赏美人弹琴,旁边的香炉也点着暖暖的香,茶桌上也有两杯清茶,放了几碟瓜果,方楚宁坐下来重新烹茶,谢珣知道他哥爱茶,今年进贡的新茶几乎都拿了过来,宫中也日日都送来新鲜的瓜果,明珠和如意不能频繁进宫,他们就不厌其烦地送东西过来。

流水潺潺,琴声悠悠,倒是有几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谢珏弹过一曲后与他一同坐下品茶,“有何喜事?心情这么好?”

谢珏并不意外方楚宁从琴声就能了解他的情绪,影一从桑南带回了药,他着实开心不已,算是解了他心中愁结。

“张灵正说我的眼疾恢复极好,再养数日便能停药。”谢珏说,“日后慢慢针灸把余毒逼出来即可。”

“真的?”方楚宁惊喜,“那果真是好事了。”

“你回来这么长时间,可找过他给你看看?”

“回来第一天他就不请自来,非要给我把脉看诊,我失忆了也没想起他是谁,吓我一跳,后来见他没有恶意,这才与他长谈,他说我体内毒素早就与骨血融为一体,既不伤损身体,应该无碍,也开了几副养身的汤药,我懒得喝。

“你又不喝药!”谢珏蹙眉。

“那药强身健体,我自己都会配,又不是什么长生不老药,何苦为难自己。”方楚宁不甚在意地说,直直地看着谢珏的眼睛,“说起来……你的眼睛养了数日,不曾操劳,的确清明许多。”

黑白明净,比起在平南县时总是带着血丝要好太多,也很漂亮,他最喜欢谢珏这双眼睛,微微上挑,黑白分明,像是山涧里最清澈的水。

两人喝过一泡茶,谢珏换了新茶,户外阳光正好,谢珏泡茶时随口说,“你去书房最里面的书架帮我把苏明子的游记拿来吧,今天阳光正好,我也许久不曾复读了。”

“行!”

谢珏闲暇时爱看游记,最爱看苏明子的游记,苏明子是前朝享誉天下的笔者,写了三本游记,其中两本是他踏遍北宁后写下的,记录着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异故事,虽会有杜撰的成分,大多都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谢珏经常翻阅,重复阅读,还做了许多笔记。

方楚宁把两本游记都拿出来,既是要看,那就一起看吧,他们当年畅想着游历天下却无暇分身时,都看游记过瘾。

他出来时,谢珏又泡了一壶新茶,给方楚宁斟了一杯,方楚宁把游记给他,干脆坐到他身边去,谢珏挑眉,指了指对面的茶杯,“今年先进黑茶,谢珣觉得好,送了一些来,你尝尝看,若是喜欢可以常喝。”

方楚宁把茶杯拿了过来,好的黑茶难遇,汤色红艳明亮,一看就是陈年老黑茶,方楚宁闻了闻,味道很特别,“很香。”

谢珏点点头,低头去翻游记,却察觉到方楚宁一直看着他,谢珏转头看着他,“怎么了?”

“谢听风,你的眼睛真好看。”方楚宁情不自禁地说,烈日当空,初秋的气温凉爽,旁边的大树遮了大部分的阳光,谢珏的眼睛养了数日如一汪春水,明明是冷冷清清的眼波,方楚宁就觉得与旁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