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493)

若不然,百年世家怎么来呢?不仅是靠祖产支撑,也是要靠权力来支撑,这样商户的钱虽被剥削了,麻烦也减少了,出了事也有人在背后撑腰和扛着。

氏族的权力越大,商户的靠山越大,所以商户几乎和权贵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候还要同时被两家氏族剥削。

凤家和苏家一开始就是背靠镇北侯府的。

想要做大做强,只靠商户单打独斗,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权力说话的社会。

如今氏族还想保持这样的控制,商户却心有灵犀联合起来反抗。

因为他们商户背后有皇后娘娘撑腰了。

皇后娘娘还不用剥削他们。

只是凤妤与他们也有默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商户聚拢财富后也要多做善事,也要配合凤妤稳定物价,保证商品流通和运转。

这样她就能抓住北宁的经济命脉。

宇文皇室被架空,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没有军权,没有钱,如今军权在谢珣手里,财权在她手里,谢珣就能坐稳江山。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凤妤的打算,可他们是无力阻拦的,凤妤如今就是带着商户和北宁最大的权力中心在抵抗氏族。

林和礼没想到凤妤的凝聚力会那么强,且性格如此强势,在新政主要关头就揽权,一点都没给氏族一点点缓冲时间,她几乎就是打明牌了。

王掌柜和文掌柜都有些担心她的处境,“姑娘,我们这样带着商户反抗,氏族若是被逼狗急跳墙怎么办?”

“狗急跳墙还想杀我不成,这是京都,放心吧,暖阳,飞影和张大都在,且二哥的近卫有三人都在我身边,他们杀不了我。”凤妤对这群氏族的野心早就看不惯了,虽然说皇权过于集中也会有弊端,可人总是边走边看,权衡利弊的。

她站在谢珣身边,自然是不愿意氏族继续作威作福,若她站在谢珣对立面,那就不会盼着新帝手握大权,一言九鼎,这天下一家独大迟早会有问题,三足鼎立相互牵制才是最佳状态。

可三足鼎立中,皇权必须拥有话语权!

解决了氏族,等二哥回朝,他们再商量怎么解决。

商户被打压和剥削多年,早也就想翻身做主人,如今有了凤妤,她是北宁最大的商户,他们底气也就很足,几乎都围绕在凤妤身边。

林和礼被氏族那群老大人烦得连朝都不想上,林鸿远和他算是一条心,却没林和礼强硬,被磨着也都有点松动。但是林氏已交出所有多余田地全力配合,他也不能拖林和礼后腿,只能劝林和礼不要心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怀柔政策为上。

张家在张伯居的主持下也慢慢地走上正轨,也在全力配合新政,安远侯家是周氏旁支,他出京后是侯夫人和周氏的夫人们来往,却在劝说她们不要强行抵抗。

蔡李两家抵抗得最厉害,且发动自己的姻亲关系从中游走,京中氏族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乱成一锅粥。

李阁老原本想说服张老太傅一起游说林鸿远等人,可张老太傅在金銮殿上被谢珣说了一通后心气都没了,且中州叛乱,谢珣领兵出征,这时候张老太傅并不想京中大乱,婉拒了李阁老的提议。

三朝元老,心中也有预感。

新朝局势一片大好,个人的努力,或是几家的人努力,改变不了趋势,京中那位准皇后摆明了态度。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591章 出格

李阁老痛彻心扉,痛骂老太傅为虎作伥,他们都是正统的维护者,虽是架空宇文氏族,却从来不想夺宇文氏的江山。

如今谢珣推翻旧朝后,新政第一把刀就砍向氏族,若是氏族的权力被削,皇权独大,百年氏族毁于一旦,他们想要再建立起来难上加难,谢珣绝对不允许氏族再死灰复燃,林家会顺从,是因为谢珣是他们的亲人,血脉情深。

张家会屈服,是因为张伯居和林和礼形成了林张两家下一代的家主联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已有默契,早早联手,那些不愿意屈服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张老太傅是真的有心无力,嫡长孙已长大成人,品行端正,手腕能力不逊于他年轻时,由他带领张家继续往前走,总比他垂暮老人来得好。

金銮殿后,张伯居与太傅也有过一场谈话,老太傅虽不愿认新君,却真的不想他一意孤行,毁了张家百年基业。

“老李啊,我们都年过古稀,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还能活多久呢?新帝年富力强,宁州铁骑纵横无敌,他多的是时间慢慢站稳脚跟,这一次御驾亲征若是大获全胜,北宁境内……全数归降,你我都阻挡不了,给孩子们留条后路吧。”张老太傅疲倦地劝说着,没了那股心气,他也苍老许多,“我们无能……也可以说运气不好,遇上了……”

遇上了宇文家最疯的皇帝。

断送了江山。

老太傅也不甘心,但实在是没办法了。

“你有没有想过,皇上这么一搞,日后谁还能制衡他,所有氏族的兴盛,覆灭,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子孙后代都要仰人鼻息,你真的愿意吗?”李阁老心中沉重,“若他一家独大,将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若一朝踏错就成了暴君,连一个拉他回头的办法都没有。”

“若真有那时,你我两眼一闭,什么都看不见,子孙有子孙的路要走,我们老了,就不要操心这么多了。”

“你不操心子孙,我操心,你看凤家三姑娘的做派,联合商户与我们打擂台,这作风和皇上如出一辙,难道将来唯一牵制谢珣的,就成了后族吗?到时候外戚干政,后果更不堪设想。”

“没有发生的事,你就不要愁那么多啦,好好享受剩下不多的日子吧。”

张老太傅已不想理会李阁老了,他以前也是李阁老这样的心态,如今倒是平和一些,年轻们的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吧。

李阁老恨铁不成钢,拂袖而去。

张伯居觉得祖父总算聪明了一回,不去搅和这些事,他们后辈会慢慢把这些事处理好的,只是李阁老说得对,凤三姑娘如今的京中的行事作风,的确霸道了一些,她把商户全部拢在手里,氏族怎么会答应?

林和礼说,“这位三姑娘我所知不多,我是外男也不好去找她,这事容我想一想。”

“若她能真的让氏族忌惮,新政顺利推行,霸道一些倒也无妨,皇上应该能牵制她,一个女子行事就算出格,应该也不会太离谱。”

第592章 粮价

商会重新洗牌后,凤妤拥有话语权,且她基本上能垄断京中某一些核心产业,林和礼和张伯居等人对此非常担心。这就意味着凤妤拥有定价权,怎么样定价全在她一念之间,有一些民生物资,定价权非常重要,是很忌讳一人独大。

若是凤妤是奸商,提高物价,定然会民不聊生,可凤妤一直都控制着京城的物价,江南和中州都有战事,最近各行各业的物品价格飙升得厉害,凤妤那么快重整商户,就是断绝了那群想要发战争财的豪族,他们每一次都利用天灾人祸和战事来发财,粮食价格和布匹价格在特殊时期都会上涨到格外恐怖的地步,且持续影响两三年,凤妤在谢珣出征后重心就是稳定民生物价,尽量让百姓的生活能维持在战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