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347)

小七非常生气,他知道凤姝差点就找到凤妤,就差一点点失之交臂,所以凤妤受了许多苦,他是眼看着凤妤渐渐地变得警惕,戒备,也听凤妤抱怨过父母,却不曾听到凤妤说过姐姐半点不好。

如今快十年过去了,凤妤对她的姐姐,仍是一心为了姐姐。

为了姐姐,她连命都可以不要!

凤姝就那么重要吗?

若是有一天,他也深陷险境,命悬一线,姐姐会为了他这样三跪九叩吗?姐姐会因为他虔诚地求神明保佑吗?

他轻嘲一声,如今的姐姐,心里有太多人。

有她的姐姐,有谢珣。

早就没了他的位置,他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小七低头,眼底掠过一抹暗色。

他讨厌谢珣,何尝不是嫉妒呢,嫉妒姐姐心里有他,把他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嫉妒得发狂,却藏在心底,没有表露。

凤妤的膝盖磨出了血,总算爬上山顶,她跪在大雄宝殿里,诚心诚意地求着神明保佑凤姝。

“神明啊,凤妤这一生都不曾求过你什么,如今只求你保佑姐姐和孩子平平安安的,日后凤妤一定会日日供奉。”

凤妤磕头,上了香,又捐了香油钱。

今天风雪很大,山上没有什么香客,凤妤跪拜就在山上转了转,她站在山顶看着京都的方向,二公子亲自去了京都,应该会顺利的。

可她心中,总是觉得不安宁。

小七抱臂而立,“姐姐,你的膝盖疼不疼?”

凤妤差点忘了膝盖的疼,或许是天气太冷的缘故,疼痛都有些减缓,小七提醒后她才觉得疼,秋香和春露扶着她去上药。

凤妤的膝盖全都磨出血来,看着惨不忍睹。

小七目光一暗,心里不爽,且难受。

本就不信神佛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受苦呢?

人的命运,又怎么抵过天意呢?哪怕是真龙天子,也不例外,何况是凡夫俗子。

凤妤一步一步跪着上山时,小七想到很久远的一件事,神色更是沉默。

“小七,怎么不说话?”

小七轻笑说,“心疼姐姐。”

凤妤一怔,小七表达关心和在意很直白,总是不曾隐藏过他的心疼,担心,在小七心里,或许她比谁都重要吧!

“姐姐没事,膝盖磨破而已,过几日就好了。”凤妤轻笑着。

小七嫉妒得发狂,他不仅嫉妒谢珣能得到凤妤的偏爱,也嫉妒凤姝在凤妤心里有这么重要的位置。

“姐姐,若是有一天,我也命悬一线,你会为我三跪九叩求神佛吗?”

“会!”凤妤轻笑说,“若是求神佛真的有用,姐姐什么都愿意为你做。”

“真的?”小七眼里一亮。

“真的,姐姐骗你做什么?”

小七心里的郁闷消散了一些,也不觉得那么痛苦了,他是嫉妒到发狂,可姐姐一句话就安抚了他,没什么比姐姐更重要!

“我也愿意为了姐姐做任何事。”

两人相视一笑,就像他们幼年时的承诺一样。

暖阳暗忖,糟糕,这小子难不成对姑娘,不是姐弟之情,不会是趁着主子不在,想要追求姑娘吧?

他心中警铃大作,怪不得主子回宁州时十万分不放心,让他紧盯着小七。

“小七,你对姑娘……”暖阳差点问出来,却又非常明智地收回所有的话,不敢再说,若小七都没意识到,他自己提点,岂不是给姑娘和主子找麻烦。

姑娘那么喜欢主子,也绝对不会移情别恋。

“什么?”

暖阳摇头,没有说话,只是看小七的眼神更谨慎,心中暗暗发誓他一定要盯着小七,免得他真的有不该有的想法。

小七看他警惕的眼神,倒也不在意。

第403章 满月

凤妤三跪九叩上山的事情很快就在胶州传开,他们并不知道凤妤为了谁求什么,只道凤妤虔诚能跪着叩拜在山顶。

这座寺庙就在胶州城内,虽有这么一个习俗,除了非常虔诚的信佛之人,普通人很难做到三跪九叩上山。

胶州的氏族,贵女和贵妇人就更不会做到这种地步。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凤妤是为了十二州的百姓所求,无形中给凤妤增加许多民望,凤妤哭笑不得,却又不能反驳,总不能说她不是为了百姓所求,是为了姐姐吧!

谢珏去京都后,都是凤妤来处理胶州各种庶务,虽有薛玉,做主的确是她,她却会经常去慰问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给他们送粮食,送衣物,送药材,做得非常细致,所以深得人心。

扬州过后,谢珣和凤妤这对神仙眷侣几乎得到十二州所有人的敬佩。

这个冬天能平安度过,十二州的百姓对谢家兄弟和凤妤的信任更上一层楼。

胶州的疫情已渐渐控制住了,城外的难民都接到城内,凤妤给他们做好登记后,问他们想不想去西州和黄州生活。

西州和黄州耕地比较多,这一次涌来十二州的难民,凤妤和谢珏都有意把他们迁到西州和黄州去。

胶州耕地少,且宁州新政还没覆盖到,这群难民在胶州,只能是州府来抚养,且胶州却不缺少劳动力,若是迁到西州和黄州,不仅有遮风避雨的房屋,又能分到土地,凭借自己的双手定能安居乐业。

许多难民对西州,黄州的政策都不太理解,凤妤把西州,黄州的政策书写成册,逐一耐心解析,薛玉和谢珏共事过一段时间,也算了解政策。

他也有了私心,把凤妤制定好的册子拓印成几百份,派人传到十二州各个州郡,国策统一是必然的趋势。不可能只有西州,黄州,宁州,盐城等施行新政。迟早有一天十二州都要统一政策,各地州郡必须要做好准备。

薛玉也仔细研究过政策,谢珏制定的这些政策,保证所有的百姓都有田可耕,安居乐业,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统一调配,对氏族而言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所以各地州郡必须要给氏族打预防针,就如他在锦州早就派人和几个氏族谈过了。

逆着趋势,只会害人害己,这一点薛玉也明白。

凤妤知道薛玉的心思,所以格外感激,“薛大人深明大义,我代王爷谢过您。”

薛玉说,“三姑娘言重了,十二州苦战多年,几乎成了三不管地带,朝廷不管,中州也不管,宁州也顾不上,如今能遇明主,下官希望十二州百姓都生活安稳富足。二公子的新政若能顺利推行,十二州不出三年定能恢复生机,我们都是为了百姓。”

凤妤说,“王爷和二公子能有薛大人这样的名士辅佐,是王爷和二公子之福。”

薛玉轻笑,凤妤一句话就把薛玉划到谢家兄弟麾下,且用了辅佐二字,若将来谢家得到天下,薛玉前程一片光明,虽不是明话,却已暗示。

谢家这三人,谢珣说一不二,虽是悲天悯人,却是做得多,说的少。二公子冷峻淡漠,不与人应酬交际。依他看,这位三姑娘若是男子,比谢珣,谢珏更适合当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