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279)

谢珣伸手抱住她,心口微热,阿妤,相信我!

他要孤身一人进胶州果然引来麾下将领的抗议,谢珣这一次来胶州带了徐舟,陈将军,飞影等五名将军,都是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将领。陈老将军神色激动,跪下来以死相逼,希望谢珣能打消念头,他主动请缨进胶州,都被谢珣驳回。

有些事,只有谢珣能做!

徐舟大概能明白谢珣的用意,也佩服谢珣的胆识,这才是宁州铁骑主帅该有的魄力,可他也不赞同谢珣涉险。

朝廷想用舆论逼退谢珣,把谢珣塑造成一名因憎恨朝廷而屠杀胶州无辜百姓的暴君。所有人都在看着宁州铁骑要怎么做。

退居通州,麾下将士们如何甘心?行军打仗,士气最是重要,这是谢珣举兵造反后对上燕阳的第一场战役,若被朝廷舆论攻击而退避三舍,只会动摇军心。

他在宁州铁骑中的威严本就本就不如镇北侯和谢璋,出征的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谢珣背后已没有为他承担战败的父兄。

谢珣必须要拿下胶州。

可又不能出兵,一旦出兵,会动摇谢珏和谢珣吞噬十二州的计划,坐实宁州铁骑就是暴君,会屠杀城民的舆论。

江南,中州民愤沸腾,将来收服十二州后,要进军中州难如登天。

“诸位将军不必再劝,退兵通州是为了安抚胶州百姓的心,可本王对胶州志在必得。”谢珣是进攻性极强的主帅,“胶州纵使龙潭虎穴,本王也要闯一闯。”

陈将军几人劝不住谢珣,来寻凤妤,希望她能劝,凤妤温温柔柔地回绝了诸位将军,“诸位将军,胶州是十二州对中州第一道防线,是双方必争之地,不容有失。为了宁州铁骑日后的战略规划,诸位将军请相信他吧。”

陈将军说,“三姑娘,王爷孤身一人去胶州,城内定是龙潭虎穴挖好陷阱等着他,他双拳难敌四手,若有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办?”

“几万铁骑陈兵城外,胶州怎么敢杀他,真要拿全城百姓的性命去赌吗?”凤妤摇头,“不,他们不敢!”

凤妤说,“王爷不是孤身一人进胶州,我们宁州铁骑就是他的后盾,都会在城外等他。”

两日后,通州留了一名将领和一万铁骑,谢珣带着六万人往胶州地界而来,大军在胶州城五里外安营扎寨。

烈日当空,秋风飒爽。

白马轻裘,长剑在背的谢珣宛若一名翩翩而来的侠客,立于紧闭的胶州城门外,守城将士们人心惶惶,“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可天地苍茫间,只有谢珣一人。

“他就是秦王谢珣吗?”

“怎么可能是他,他怎么敢孤身一人来胶州?”

“就是秦王谢珣,就是他!”

谢珣倏然拿过弓箭,箭身绑着一张拜帖。他拉弓满弦,长箭划破长空,穿过城墙上成排的弓弩手,射进城柱上。

箭矢尾翼轻颤,守城将军大梦初醒,慌忙摘下拜帖,就听到谢珣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从城外传来,“宁州铁骑主帅谢珣,求见胶州州府。”

第318章 逆臣

烈日下的胶州城,人心浮躁,城墙上的弓弩手心惊胆战。

谢珣在城门口等了足足有一个时辰,胶州城门总算开了,城内一队轻骑分立左右,却无一人出城,轻骑胄甲在身,手持长矛,甲光在烈日下泛着光,威风凛凛。

谢珣伸手在追风头上拍了拍,“追风,陪你主子走一遭,别怕!”

追风扬蹄,谢珣策马缓缓而行,进了城门,他刚一进城,背后的城门紧紧关闭,胶州轻骑队警惕地看着谢珣策马而行。倏然几十长矛左右亮出,寒芒暴起,挡住谢珣的去路,谢珣勒紧缰绳,稳住追风。

“胶州就是这么迎客的?”谢珣冷笑。

“王爷是客,是敌,自己心里清楚。”一名青衣窄袖的男子策马立在前方,略一挥手,轻骑长矛退开。

谢珣看着眼前熟悉的脸庞,竟是锦州知州薛玉!

“是你?”谢珣淡淡问,“锦州知州怎么在胶州主事了?”

“十二州本就同气连枝,林芝大人死后,胶州州府向锦州求援,在朝廷派遣新的州府前,下官暂代胶州事务。”薛玉在马上行了礼,态度温和,“王爷敢单刀赴会,胆识过人,下官……肃然起敬,五体投地。”

电光火石间,谢珣闪过许多念头,薛玉是敌是友?凤妤和薛玉就西洲,锦州商贸一事在西洲见过数次,且相谈甚欢。凤妤对薛玉的评价是做事谨慎,脾气温和,有谋略也有手段,十二州渐渐落寞,锦州却繁华昌盛,可见薛玉治理能力出类拔萃。

凤妤一进锦州,他就宴请锦州众掌柜,礼贤下士。宁州铁骑在锦州时,薛玉要粮给粮,要钱给钱,从不阻扰。凤姝把那么多粮食囤积在锦州,薛玉也从不过问,配合苏家商行积极筹粮,凤妤在西洲需要帮扶时,薛玉也从不吝啬,在十二州各州府眼里,薛玉已倾向宁州,这段时间几州商贸更是打得火热,可林芝死后,为什么是薛玉在胶州理事?

这些文臣玩起心眼手段,真是一个比一个出色!

“王爷,林芝大人的棺木今日下葬,您要送林芝大人一程吗?”薛玉问。

“带路!”

“是!”薛玉态度恭顺,谢珣策马跟随在他身后,一队轻骑在他背后盯梢,谢珣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薛大人何时来的胶州?”

“刚到三日。”薛玉含笑答。

谢珣不再过问,薛玉到胶州后,城门又紧闭,消息没传出去,难怪他也没收到消息。城民们许是知道谢珣单枪匹马进城,全围在街上围观。

长街上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有关于谢珣的流言通州听得太多,百姓也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可他们都害怕谢珣会屠杀胶州,毕竟谢珣十天前就对胶州宣战,不想死的尽快离开胶州。

不仅是中州,京都,或江南有流言,胶州城内也是流言四起,若胶州不肯臣服,宁州铁骑便要屠尽胶州。

谢珣坐于马上看到两边百姓都投来惧怕,愤怒的目光,似乎他是一名正在游街,十恶不赦的凶徒。

被判斩立决的犯人游街,大概就是这待遇!

“谢珣,你真的会屠尽胶州所有百姓吗?”人群中,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倏然扬声问。

谢珣勒马静立,看向人群。少年衣着褴褛,脸颊脏黑,却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谢珣看着突然紧张恐惧的百姓,朗声说,“宁州铁骑从不滥杀百姓,屠尽胶州仅是流言,我谢氏满门忠烈,祖祖辈辈的刀剑只向敌人,不杀百姓,今日我进胶州,不带一兵一卒,就是告诉胶州百姓们,流言只是流言,若我宁州铁骑伤胶州一草一木,胶州就是我的埋骨之地。”

百姓们议论纷纷,谢珣敢一个人来胶州,其实就是证明自己的诚意,谢珣这一席话也说得非常真诚。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小侯爷惯会花言巧语,乱臣贼子的话怎么能信?”人群中传来了一道谢珣熟悉的声音,“小侯爷,京都那一晚流的血,你忘了吗?你刀下斩杀多少冤魂,你还数得清吗?你和宁州铁骑杀了几万人,血流成河,你夜里睡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