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274)

凤妤看得忍俊不禁,日常小事都被谢珣说得趣味横生,他的家书每次都是厚厚一叠,恨不得把她不在身边时任何趣事都和他分享,又抱怨凤妤为什么不摘了镇魂珠与他见面。最后说他和谢珏偷得浮生半日闲,二哥终于和他一起爬山。谢珣说,二哥又夸她,真是一座金山,希望凤妤再接再厉,再赚一座金山。

厚厚的一叠书信,虽在说日常小事,凤妤却能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他的思念。

洋洋洒洒写了四页纸,最后一句话才吐露心声。

山上桂花开,红豆挂满枝。

采撷一枝赠与君,遥寄相思。

檀木盒子最底层有一枝宁州采撷的红豆果,硕果累累,色泽虽黯淡无光,却仍能闻到香气,凤妤似能想到谢珣写信和采撷红豆时的神色,脸色微微滚烫。

他的爱意永远如此炙热而澎湃,令人心动。

知许……

凤妤贪婪地看著书信中描述的趣事,平淡温馨,仿佛她就是谢珣的眼睛,陪着他一起看尽生活,赏遍河山。

他和她都生在桂花飘香的季节里,本来答应月底回宁州陪他过生辰,如今他在胶州,也不知道月底能不能见上一面。

凤妤看着这枝红豆,心脏悸动又酸涩,他们定会见面的,不管他在哪儿,她都会与他相聚。凤妤并不害怕离别。

离别后的每一次见面,都是重逢。

那是世间最浪漫的事。

他写这封家书时,朝廷尚未打算对十二州用兵,谢珣也没想到自己会去胶州,凤妤心想,再过十日,若他在胶州,她就去胶州陪他过生辰。

凤妤捧着金枝玉叶,爱不释手,心中不免有些酸涩,数月不见,相思入骨,“知许,好想你啊。”

就在凤妤着手安排西洲庶务,打算空出十日假期时,胶州出事了。

胶州知州林芝在谢珣大军压境时紧闭城门,不愿出城相迎,且公告天下胶州属于燕阳土地,绝不认叛军为主,胶州城内陆陆续续已增兵至两万,林芝出城和谢珣交涉失败,自知胶州城内仅有两万驻军,不是谢珣对手,他突然自绝于两军阵前,求谢珣放过城中百姓。谢珣连拦都没拦住,谁也没想到会突发意外。

林芝死于三军阵前,引来胶州十几万城民和将士的怒火,胶州城内民愤四起,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纷纷站上城墙,愿与胶州共存亡!

胶州上空,彤云密布,暴雨将至。

北河的秋季本是多雨季节,这一场突变和大雨把宁州铁骑阻挡在胶州城外,谢珣白马银甲立于城外,目光阴沉,他没想到林芝会自绝于两军阵前。

他来胶州前和林芝通过书信,铁骑进胶州驻防,不伤及城内一草一木,也不会动用胶州粮仓,林芝本已答应,为何阵前自绝?

“王爷,退兵吧!”徐舟将军脸色极是难看,几位将军都看过林芝的来信,是胶州州府同意铁骑进驻,他们才会来胶州,怎么来了胶州,林芝却死于阵前,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宁州铁骑横行霸道,抢占城池,逼死林芝。

几万铁骑驻扎城外,林芝的尸体就在城门口,鲜血在山雨欲来的城门前显得格外的刺眼,是献祭,也是示威。

谢珣目光沉沉地看着暮色中的胶州城,是谁在做局?打得他措手不及,只能被迫退兵,若是退兵了,中州会进军吗?

如今也顾不上中州的反应,林芝在胶州深得人心,被迫自绝于阵前。

他和宁州铁骑会被天下笔墨口诛笔伐,宁州不费一兵一卒夺取十二州的计划,宣告失败。

第312章 见你

谢珣不能带着几万人驻扎城外,一来几万兵马驻扎城外,军心不稳。二来,若民愤汹涌而起,城中再出什么事情,所有的人命都会算在宁州铁骑头上。若他们藉机闹事,十二州会彻底陷入两派,整个十二州都被割裂。

谢珣也不能退兵回宁州,若退回宁州,十二州更是有恃无恐,且林芝也给十二州的州府做了示范,若不想背叛朝廷,又不想宁州铁骑攻占城池,最好的办法就是舍生取义,谢珣不可能踩过林芝的尸体攻占胶州。

若是围城强攻,胶州定不是宁州铁骑的对手。

可攻下这座城池,失的是十二州所有的民心,这是下下策,林芝大义赴死把谢珣和宁州铁骑架在火上烤。

进退两难!

“十日后,宁州铁骑必攻胶州,不想殒命者,皆可撤离!”谢珣的声音穿透浓云,响彻墙头,他看了一眼林芝冰冷的尸体,掉头离开,“去通州!”

胶州往北就是通州,消息还未在十二州传开,且谢珣剿匪时和通州交好,并不会出现如此困境!

几万兵马如潮水往北退,卷起漫天尘土,城墙上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纷纷瘫软在地,恐惧颤抖。

谢珣在十二州第一次吃到败仗,被迫防守。

林芝是建明七年的探花郎,生得茂林修竹,是林氏旁支的子孙,性格耿直,在建明九年贪腐案被牵连外放到胶州。他和谢璋相交甚好,谢珣幼时在侯府中见过他,他修书给林芝时,只想探听他的态度,林芝回信中言辞真切,愿洒扫以待,以诚相待,谁知道会血溅三尺,逼得他狼狈退兵。

究竟发生什么?

是林芝本就打算以死殉城,保住名节,还是中途出了什么差错?

“派人去胶州城内打听州府情况,是谁在主事,州府究竟发生过什么变故,朝廷近日是否派人到胶州,林芝的家人如何安置,一五一十来报。”谢珣冷声说。

“是!”

徐舟领命,下去安排。

锦州,云州都同意和西洲建立商贸,胶州却踌躇不定时,他就该有所防备,可当时他和谢珏都觉得胶州是忌惮朝廷出兵,不敢明着和西洲交好,毕竟中州大军渡河就到胶州,林芝为人谨慎,情有可原。

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结局。

事成定局,多思无益,谢珣在想怎么挽回局面。他就算退兵到通州,中州也不敢出兵,胶州的北面是通州,东面是丹州,西边是锦州。

锦州态度暧昧,偏向宁州铁骑,州府是聪明人,只想保民生,丹州更是墙头草,谁强谁是主,通州背后就是新建的粮马道,朝廷若敢出兵,胶州就是一座孤岛。

凤妤收到消息时,已是中旬,她已着手安排好西洲事务,要离开西洲半旬,南宫衡已能全面接管西洲的事务,又有张家兄弟的帮衬,如虎添翼。

凤妤把陈江东和四千多铁骑留下来驻守西洲,她带暖阳,张大,秋香和春露等五百人离开西洲,往通州而来。

知许,我来见你了!

第313章 暴君

日落时分,凤妤的队伍在小河边安营休整。

西洲到通州途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重镇,有一部分迁移到西洲城内,有许多人眷恋故土,舍不得离开,仍在镇上生活。没有匪寇作乱,城外大大小小的村落,城镇靠山吃山,靠河吃河,日子倒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