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199)

谈起婚礼,气氛就轻松多了,凤妤也没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独孤靖什么都来不及做就离开京都。

他们都期待这一场婚礼!

和谈顺利,宫中举办了一场宴会,君臣同乐。

凤家都在受邀之中,宫宴给凤妤造成的阴影还在,这一次却有所不同,父母,姐姐都在,且谢珣也要进宫,凤妤倒没那么忐忑。

凤妤进宫时总是打扮得要素一些,头发梳成时下少女最流行的发髻,谢珣看到她戴着石榴花簪时,唇角不由自主地勾起笑意。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宫宴热闹,侯府的坐席和凤家坐席靠得很近,方楚宁,方玲君这一次并未随方夫人一起进宫。方玲君说她母亲进宫时,似和皇后娘娘有所争执,具体什么事方玲君也不知道。先帝在时,人人都尊称方夫人为长公主。

建明帝登基时,方夫人就不允许旁人再称呼她长公主。也甚少在宫廷走动,并不是方夫人对建明帝有不敬之心,主要是为了避嫌。

这一次不知何故顶撞皇后,连方楚宁和方玲君都不进宫了。

没有方玲君,凤妤少了许多乐趣,安安静静地坐着欣赏歌舞,谢珣时不时回头看她,也知道她无聊,酒过三巡后,谢珣明目张胆地带凤妤离席。他们有婚约在身,亲密些也无妨。

林雨燕恨得咬碎银牙,半年前,她还是赏花宴中众星捧月的贵女,心悦谢珣,也曾做过嫁给谢珣的美梦。她做梦都没想到,她会和姜杨定亲,她恨之入骨的凤妤,却被赐婚给谢珣。

她被禁足府中,听闻狩猎上谢珣主动求娶,林雨燕又嫉妒,又痛恨。她和姜杨定亲,知道今生和谢珣无缘。可偏偏是凤妤嫁给谢珣,哪怕是方玲君,她都不会如此嫉妒,凭什么?

她也忍不住埋怨华珍公主的无能,身为王朝最尊贵的公主,竟对付不了凤妤,若凤妤被封郡主,随华珍公主去北蛮,成为妾室多好。

她怨毒地看着谢珣和凤妤的背影。

为什么她没有死在西岩山!

林萧也看到谢珣带凤妤离席,黯然神伤,看到林雨燕怨恨的眼神,更是心惊,“雨燕,别太放肆了!”

华盈公主有孕,林晟在家中陪她,并未进宫。进宫前,林晟叮嘱过林萧,让他看着林雨燕,别惹事。本来林晟不想林雨燕进宫,是她求得林夫人,又在府中禁足已久,林夫人心软,带她进宫散心。

“二哥,你那么喜欢凤妤,你就甘心吗?”林雨燕嘲讽。

“够了!”林萧脸色一沉,“莫要败坏她的名声!”

他心悦凤妤,是他一厢情愿,若旁人听到林雨燕的话,无风起浪,只会败坏凤妤的名声,她在京中本就没什么好名声,林萧并不愿意凤妤陷于流言蜚语中,是他晚一步,怨不得旁人。

“她害得我名声丧尽,你却待她如珠如宝,真是我的好哥哥。”林雨燕伤心欲绝,“你本该和我同仇敌忾,而不是喜欢我的仇人!”

“你咎由自取!”林萧隐有不耐,“若不是你勾引姜杨退婚,何至于此?”

第232章 往事

“你……”林雨燕被戳到痛处,红了眼圈,“明明是她不知廉耻,勾引小侯爷,她应该感谢我,若不是我,她怎么会和小侯爷定亲。”

“颠倒黑白,你真是疯了!”林萧懒得和她争辩,林雨燕被他和大哥宠坏了,越发恶毒。

“二哥,你不想得到她吗?”

“我不是你!”林萧冷声说,“当初你勾引姜杨,起因只不过是想报复凤妤,损她名声。可骑射宴中,小侯爷青睐凤妤,你恨凤妤夺走小侯爷的目光,因爱生恨。小侯爷不喜欢你,不是凤妤的错。不是凤妤,也不会是你,你只不过痴心妄想,却把一切怪罪在凤妤身上,她何其无辜。你一步错,步步错,至今还不知反省,简直不可理喻。”

林萧字字句句都戳在林雨燕心上,她又气又恨,“我因爱生恨,你就不恨吗?几月前的宫宴,若不是你帮她,她早就进康王后院。你为了她,差点被父亲打死,她却无动于衷,你不恨吗?”

“我为什么要恨?”林萧目光微暗,“我哪里比得上小侯爷?”

那一次宫宴上,是谢珣救她于危难。

费尽心思保护她的名声。

为了她欺君。

京中雪灾时,他就看出凤妤和谢珣才是一类人,悲天悯人,有菩萨心肠,也是那一次他甘愿追随谢珣。

凤妤在他和小侯爷间,选了小侯爷,他输得心服口服。

就算没有大哥,没有雨燕,凤妤也不会弃小侯爷而选他,他只恨自己优柔寡断,没有早点看清楚心意,若早一点知道心意,化解凤妤和雨燕的仇怨,让凤妤看清楚姜杨的真面目,或许他还有一线希望。

晚了一步,错过一生。

林萧收拾心情,淡淡说,“雨燕,不要再恨谁,放过她,也放过你自己,你的人生还很长,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你怕我为难凤妤?”林雨燕心有不甘,“她父亲已是定国将军,她也攀上侯府,我还能做什么?”

“随你怎么想!”林萧轻轻摇头,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谢珣带凤妤赏荷,宫中早荷已开花,远远就闻到花香,大片荷花粉白交错,蝉鸣蛙叫绿意浓郁,荷花在宫灯下美轮美奂。

谢珣带凤妤上了船,划到湖中央,花香阵阵伴着晚风而来,一轮明月高悬于空,花和月相互辉映,湖光潋滟。

凤妤仰头望月,景色真美,宫外看不到这么美的荷花湖,听闻是谢贵妃喜欢荷花,宫中的池塘,湖泊都种了荷花。

谢珣轻笑说,“不要被传闻骗了,长姐最讨厌荷花。”

“我刚刚在宴席上还听闻贵妃喜欢荷花,皇上为讨她欢心,才会种这么多荷花。”

谢珣躺在小船上,双手枕在脑后,月光沁凉笼罩在他脸上,“长姐喜欢梅花。”

“你喜欢什么花?”凤妤笑问。

“石榴花。”谢珣意有所指,“爱屋及乌。”

“油嘴滑舌。”

“明明是真心诚意。”

凤妤很喜欢和他在湖心泛舟,静谧赏月,谢珣也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大哥成婚后,要和你姐姐一起去宁州戍边。我们成婚后,也要去宁州定居。”

谢珣从未和凤妤谈过婚后生活,一来是赐婚前,凤妤不曾答应过他,二来是苏家生意重心在江南和京都,十二州。凤姝随大哥戍边后,生意重心要移交凤妤,凤妤若也去宁州,江南和京都的生意怎么办?

且宁州苦寒,不如京都繁华,三姑娘吃穿用度样样精细,他怕委屈了她。

“侯爷和夫人们都要在京都,你们兄弟都去宁州吗?”凤妤问。

谢珣点了头,“是!”

凤妤本以为侯府只有谢璋会去戍边,没想到兄弟三人都要去宁州。那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藩王,宁州就是他们的封地,若不是特殊情况,子孙后代怕都要在宁州。

侯爷为了后代子孙也算是煞费苦心,镇北侯府远离京都,铁骑减兵,侯府和皇室也就能相安无事。虽说拥兵自重的藩王,皇帝也坐不稳,可镇北侯并无藩王封号,新政推行过后,皇上收回权力,慢慢的也会平衡君臣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