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37)

“真是太感谢你!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非常有用。”石立夏眼睛亮亮的,满眼都是欢喜

邢锋摸了摸鼻子:“有用就好,这几天你好好看资料,我会把孩子放到徐大妈家,也让哥仨跟那边熟悉熟悉,就是不知道心心会不会习惯。”

“心心现在跟哥仨混熟了,有他们带着就不用担心。”

心心现在更喜欢跟哥仨黏在一起,对石立夏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深了。

她当初黏着石立夏是觉得她像自己的妈妈,可糊涂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清醒了。

虽然关系依然很好,甚至比从前亲昵,却不会缠着不放,更喜欢跟三兄弟玩。

之前的嫌弃完全抛在脑后,跟她提起还会眼神飘来飘去地装傻充愣。

“那就行。”

“邢锋,谢谢你啊。”石立夏认真道。

她平常也会说夸赞的话,可不像现在这么认真,还正经叫了他的名字。邢锋抿唇,朝着她微微颔首就离开了。

石立夏的目光投向那堆资料,并没有看到邢锋耳根微红。

拿到资料三天后,石立夏一大早就被邢锋叫起来,让她赶紧去宣传科去应聘。

“这么早?”石立夏看了看表,现在才刚过七点。

这段时间石立夏都会早起,生怕错过了招聘。

“说是八点钟正式开始,但是越早过去越好。”

石立夏连忙收拾,火急火燎往宣传科赶。

她到那的时候,已经有七八个人站在那等着了,有男有女年纪基本都是十八到二十出头。

看到石立夏过来,几人明显脸色不大好看。

他们现在是竞争对手,多一个人就多一点风险。

石立夏到了之后,又陆续来了几个人。

七点四十左右,胸前兜里插着一支笔的干事,就直接招呼大家进入一个会议室准备考试。

后来又来了几个人,却是不让进了。

那几个人还想闹,被那个干事给赶走了,理由也很充分。

“掐着点来上班说明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努力,急匆匆地进办公室是不可能立刻开始工作,还得收拾桌面,打扫地板等等。这样一来,就不是从八点钟开始工作了。”

那几个人不服气,可也毫无办法,只能黯然离去。

坐在会议室里的人,明显都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一大早就赶过来,要不然就失去这次机会了。

八点整,有个大概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开始分发考卷。

考试内容只有一个,让在场的人都写一篇关于新升级产品的宣传单。

“大家务必写出特点,写出新意,与其他产品区分开,让需要了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升级后的产品有哪些特点特色,知道我们周城机械厂的优良作风和过硬技术。时间是一个小时。”

大家听到时间,脸色都不大好看,这个时间也太紧张了!

石立夏发现在场只有一个人表情很平静,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其他人都一脸愁苦。

石立夏拿到考卷,在草稿纸上大概列了一下大纲,就开始动笔书写。

她这几天看的资料对她很有帮助,很快就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入手。

一个小时后,不少人哀嚎。

“时间也太紧了,我都没有写完。”

“是啊,应该多一点时间的。”

可他们的抱怨没有用,发卷的中年男子态度冷漠:

“规则就是这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极限时间才能更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你们做不到就早点退出吧。”

抱怨的人顿时不敢吭声,垂头丧气离开了。

石立夏并不急着出门,而是慢悠悠地收拾东西,等着那个表现特别不一样的青年走出办公室。

她走到门口的时候,发现有把扫帚躺在地上,刚才很多人走过去的时候,都直接跨了过去,全都当没看见,包括那个特殊青年。

石立夏站在扫帚面前,还没动作有个女孩突然从后面窜过来,将扫帚给扶了起来,然后一脸庆幸地离开了。

石立夏明显感受到她走的时候,脚上带风,走到拐弯处的时候,还偷偷瞟了石立夏一眼。

石立夏:……

哦豁,这不是巧了吗。

难道经典的桥段,也要在这个年代上演了?!

第24章

试卷收上来后,统一拿到宣传科办公室进行批阅。

为了公平公正,防止有人徇私舞弊,审核考卷的人有负责人事的卫副厂长,宣传科的朱科长,工会的姜主任以及厂办派来的范秘书。

现在一个工作机会非常难得,谁都想掺和一脚,把自己的关系户给顶上去。

宣传部干事给在场的人都倒了水,卫厂长拿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茶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开始了长篇大论,用了半个小时去述说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这次招聘对厂里发展的重要性。

全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废话,可在场的人全都听得很认真,每说一句话都点头示意认同。

卫厂长发表完讲话,所有人都积极鼓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朱科长一脸感慨道,仿佛听了刚才的话整个人都升华了。

“卫厂长的讲话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同志们,我们今天要以公正的角度看待每一份考卷,为我们机械厂挑选出优秀青年,注入新鲜血脉,为工厂的发展发光发热!”

在场的人又开始鼓掌,卫厂长打了个手势,大家都停了下来。

“在大家准备审核之前,我再强调一句,咱们工厂的工人不仅能力要过关,思想更是要过硬,否则再有能力招进来也是害群之马。”

姜主任:“卫厂长这话我非常同意,咱们必须要综合考虑一个人的素质,而不是片面地单一地审核。比如我今天就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考场门口有一把扫帚倒了,很多考生完全无视就跨了过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同志太过自我,各扫门前雪,没有用主人公的思维对待集体。工厂是个大家庭,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互相帮助。”

朱科长听到这句话,脸色有些不好看。

考试前,科里的干事就已经收拾和打扫过会议室,扫帚也是有专门的地方摆放,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出现在考场门口。

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放在那,用以测试考生们,否则不可能会特意提起。

他想到侄子在家里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性子,连忙补救道:

“这话确实不假,不过当时刚考完试,考生们当时心里都想着考试的事,没注意看地上的东西也是正常。”

姜主任却不买账:“话是这么说,可是同志们,宣传科的工作需要极高的敏感性,很多工作都是从细节展现的,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果因为一时的紧张就大意,就不去在意周围事物,那么我认为是不够合格的。”

卫厂长点点头:“正所谓以小见大,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当时的情况记录下来了吗?我认为考生们当时的表现也应该作为参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