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22)

杨淑芬叫着孩子,可那两孩子正玩得高兴,根本没搭理。

杨淑芬暗恼,提高嗓门吼道:“赵家强、赵晓燕快过来!”

两个孩子看自己亲妈要暴怒了,这才不情不愿地过来了。

赵家强嘟囔着嘴:“妈,我正玩着呢。”

“你们快过来跟立夏姨打招呼,她现在住在咱们家隔壁。”

赵家强今年六岁,正是猫狗嫌的时候,朝着石立夏哼哼一声。

大他一岁多的姐姐赵晓燕比较懂事,又看石立夏长得好看,甜甜开口:“立夏阿姨好。”

石立夏朝着她笑了笑,从装着水果糖的袋子里抓了一把糖递给赵晓燕:

“你就是晓燕啊?我家里有三个弟弟,以后你带着他们一块玩啊。”

赵晓燕看着手里的糖,至少能有五六颗,开心得差点没蹦起来,她过年才能一下拿到这么多糖。

“夏姨姨,你人好好啊!又美心又好!”

“嘴可真甜。”石立夏又抓了一把给她。

赵晓燕这下可要乐歪了,看到弟弟就要伸手抢,迅速跑出几米远,一边嚷着:

“谢谢夏姨姨,我以后肯定会带弟弟们一块玩儿!”

杨淑芬见状气得不行:“你拿那么多糖干什么,快分点给弟弟。”

赵晓燕可不理会她,早就跑远了。

赵家强急得眼睛都红了,想要扑过来抢石立夏手里的袋子,石立夏闪身让他扑了个空。

杨淑芬干笑着:“小夏,你看这……”

石立夏笑道:“谁叫我我就给谁糖吃。”

赵家强原本还有些别扭,不想妥协。他在家里都是最受宠的,什么都先紧着他,没想到今天竟然是他姐姐先拿到糖,他却什么都没有,这让他很生气。

可当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听到这么一句话,全都涌了过来,将他怼到一边,赵家强顿时急了,脆生生地叫着:“夏姨、夏姨!”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一旁纳凉的大人们都被挤到一边了。

“都排好队,不排好队的我可不会发糖。”石立夏高声道。

一声令下,孩子们很快自行排队,有的孩子霸道想要插队,被石立夏看了一眼又老实了。

石立夏给孩子们分了糖,又开始分发瓜子给在这里纳凉的人。

这年头物资紧缺,谁也不会跟吃的过不去,尤其是这瓜子,聊天的时候最缺不了它。

吃人嘴短,本来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大家伙儿也就扭捏地接受了她。

大家磕着瓜子,聊天的兴致也更加浓郁了。

不可避免的,大家伙就提起他们家领养的三个孩子。

“啥?有人竟然这么说我?我啥时候不同意不养他们了,他们亲爸是我对象救命恩人,我是这样不懂事的人吗。谁说的,我找他对质去!竟然这么污蔑我的名声,我非撕烂他们的皮!”

石立夏猛地吐掉嘴里的瓜子皮,挽起袖子就要跟人干架。

在场的人干笑着。

“我们就是听了一耳朵,不记得谁说的。”

“以前是不认识你,现在认识了肯定就不会误会了。”

石立夏气吼吼道:“那人最好别让我逮到,什么人啊,造谣也不怕烂了舌头!”

大家伙儿看她这样连忙扯了其他话题,瓜子吃完时,石立夏已经差不多将邻居的情况摸清楚。

回到家已经八点多,邢锋不仅带着孩子们洗完澡,还把衣服都给洗了晾了,这让石立夏很是满意。

“我给你也打了热水,一会你用浴桶在屋里洗吧,我带孩子出门逛一圈。”

“谢了。”石立夏诚恳道,这男人是个手里有活的。

邢锋准备叫孩子,被石立夏拦住了:“你下次什么时候出门啊?”

邢锋:“至少半个月后吧,厂里体谅咱们家的情况,等我们这边安置好再派我出车。”

“我想在咱们家天井搭个洗澡房,你看行吗?能不能找到材料?”

“行,我去找找材料。实在不行就用木板搭建,然后用席子挂里面挡风。”

“你说咱们能不能在墙外头挖个粪池?在里面搭建个厕所,洗澡水以后可以留着冲厕所。”

邢锋微微皱眉:“这个估计不好办,得找砖头水泥,还得小心别人说闲话。”

被人念叨几句不要紧,要紧的是被人上纲上线说他们享乐主义就麻烦了。

他们刚搬过来,而且是以这样的原因,正是被人盯着的时候。

石立夏也不敢顶风作案,只能遗憾放弃。

“那就先弄个简易的洗澡房吧,晚上的时候就弄个尿桶在里面,屋子里就不会有味了。”

石立夏在这里别的都容易适应,就是那厕所简直是她一生之敌。

公共厕所真是又臭又脏,她小时候也上过这样的厕所,长大后还经常梦到,属于噩梦范畴。

邢锋不忍看她失望,道:“先顶过这一阵,到时候我会想办法。”

石立夏点点头,又道:“我想在天井养两只鸡,孩子需要营养,我也爱吃蛋,咱们的肉票和鸡蛋票肯定不够,要是能自己养鸡,隔三差五也能吃到鸡蛋。”

这年头自家养家禽是有限制的,但是只要不超过两只就没事。

“还有,这边墙根我想弄个花圃出来,里面可以种点菜,平常做饭用的葱啊蒜的就不用买了。”

“行,明天我去挑土回来,再找些碎砖头。鸡的话我得找找,看能不能找到现在就开始下蛋的母鸡,否则现在开始养,没多久就过冬了,天冷鸡就不爱下蛋了。”

石立夏又提了孩子们上学的事:“我想把孩子都送去上学,虎头去小学,两个小的上幼儿园和学前班。”

机械厂不仅有小学初中,还有幼儿园,女工人休完五十六天产假后,就能把两个月的孩子送到里面去。

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其他开销,都是由厂里付的,因此职工把孩子送进去并不需要花什么钱。

很多没有长辈带孩子的双职工,就是靠厂里的这些福利,在生完孩子后早早回到工作岗位的,比后来的大部分工厂福利要好得多,这也是大家向往当工人的原因之一。

“行,回头我去联系学校。”

“这个我去就行,我还能带孩子们去熟悉熟悉环境。”

邢锋不发车的时候,也是要上班的,石立夏不可能什么事都丢给他来做。

“好,我明天把徐大妈带过来跟你认识,以后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会过来帮忙,只要管她和两个孙女当天一顿饭就行。”

“徐大妈?她是谁啊?”

“她儿子之前也是运输队的,我当时就是顶他的班,他当时病了没法跑长途,要退到二线。我刚来的时候,他教了我不少东西,可以说是我的领路师傅,现在已经病逝,留下一家老小。我跟他们家经常来往,徐大妈过来帮忙,谁也说不了什么。”

徐大妈的儿媳妇顶替了徐大妈儿子工作,但是没法像徐大妈儿子一样拿高工资。因为她没有学历也没有技术,只能在厂里做打扫工作,工资也就不高,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