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倾世风华:洪荒女主要逆袭(267)

作者: 大小枕头 阅读记录

第二次大劫乃是巫妖大劫,巫妖两族争霸,双方首领尽皆陨落,尸横遍地,冤魂累累,可谓是惨不忍睹,

如今巫妖大劫过去上万年,洪荒众生休养生息,还没彻底恢复元气,第三次天地大劫就来了,这怎么能叫女娲不震惊呢?

女娲忙问道:“师姐,你真的感应到了吗?”

后土点了点头道:“是,三皇五帝结束之后,第三次天地大劫便会来临,此劫乃是封神大劫,东方玄门之大劫,却与西方无关。”

“如今西方竟敢插手东方之事,与我结下因果,等到第三次天地大劫来临,我就有理由算计佛教,了结圣人因果,定要叫他道统尽绝,亿万年苦功一朝丧。”

女娲听了,眉头舒展,笑道:“师姐高明!”

后土眼底滑过一丝狠色,幽冷道:“敢在本宫虎口夺食,本宫便要让你消化不良!”

由于准提道人施法干扰,碧霄最终没能辅佐虞舜成道,但也并不丧气。

早在三皇五帝开始之前,后土预知一切,知道西方二圣会抢夺五帝之师,便把计划变一变。

原本后土是这样打算,五帝之师功德远远比不上三皇之师,至少要两个才能斩尸进阶,因此碧霄和金灵圣母各自分得两个。

碧霄是二弟子,金灵圣母是五弟子,按照长幼之序,应该是碧霄辅佐帝喾和大尧,金灵圣母辅佐虞舜和大禹。

计划一变,两个做了对调,因为碧霄之前帮轩辕定下度量衡有功,修为突破大罗金仙大圆满,距离准圣之境仅有一步之遥。

而最后一个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功德无量,乃是五帝之中功德最大的,足以媲美三皇,碧霄辅佐他成道,功德足以斩尸。

而金灵圣母修为不及碧霄,只要大罗金仙后期,因此必须要两个五帝之师的功德才能够斩尸。

因此,后土早对碧霄说过,虞舜与她没有师徒之缘,若是有人阻挠,那就不要强求。

却是释迦牟尼来到人族,很快就找到了人族之主虞舜,说要收他为徒,辅佐他成道。

虞舜知道,自从天皇伏羲治世人族以来,每一位人族之主都要圣人弟子辅佐,建立一番功业,但是心中很不情愿。

因为佛教在人族籍籍无名,无人知晓其教义,只在西方地界传播,因此虞舜并没有听说过佛教。

虞舜最希望通天教主或后土娘娘的弟子来辅佐他成道,君不见天皇和地皇在这两位圣人弟子的辅佐下,各自成就一番大业,流芳百世,人人敬仰。

正文 第683章 释迦牟尼(6)

虞舜最希望通天教主或后土娘娘的弟子来辅佐他成道,君不见天皇和地皇在这两位圣人弟子的辅佐下,各自成就一番大业,流芳百世,人人敬仰。

他最不喜欢的当然是阐教,人皇轩辕在阐教的弟子辅佐下,人心尽失,差点成不了道,颛顼更惨,直接身死魂灭。

尽管很不情愿,但是虞舜知道释迦牟尼是代表圣人而来,若是拒绝了,便等于得罪了圣人,哪还有好果子吃?

在他想来,拜佛教的释迦牟尼为师,至少好过拜坑爹的阐教弟子为师,还是乖乖成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

释迦牟尼辅佐虞舜成道,但他和广成子一样,只知道修炼,对于人族民事生产一窍不通,因此帮不了多少忙。

不过,释迦牟尼很聪明,知道不谙此道就不作死,只是教虞舜修炼之道,对于人族只是从不干涉。

虞舜乃是命定的五帝之一,生来就有治世大才,释迦牟尼不作死,自然不会像广成子那样。

虞舜也乐得如此,他不求释迦牟尼能帮他什么忙,只求他不要帮倒忙就行了,此举正符合他的心意。

于是,虞舜便放手开始治理人族,做出了好几件对人族发展有益的大事。

第一是修善法律以法治天下。

虞舜登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善法律,向全国颁布统一法规,命令皋陶统一制定法律,让天下之人依法行事。

虞舜把常用的刑罚用图案镌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向百姓进行宣传,以流放来宽大应受五刑的罪犯,以鞭打作为官刑,板打作为教学用刑,犯罪可以赎罪。

虞舜颁布法律后,四海之内有了统一法度,天下百姓,心悦诚服,纷纷称赞虞舜治天下之道。

第二是选贤任能确立官职。

虞舜打破尧帝所不启用的旧制约,举八恺,用八元,流四凶,明事理,把禹、皋陶、契、后樱、伯夷、夔、龙、垂、益、彭祖尽皆启用,因人任用。

虞舜任用禹为司空;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教化;皋陶主管司法;垂主管百工技艺;益为虞官;伯夷主持典礼、祭祀活动;夔主管器乐制作;龙主管监听议政。

第三是体恤民情,执政为民。

虞舜登帝位之后,能躬身自明,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开诚议政,精心治天下,以善施政,开创了明君善谋的先例,使四方诸侯心悦诚服,四海之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大团结。

虞舜命令主持政事的各方酋长,要对四方百姓提高政务的透明度,要让百姓们明察四方政务措施得当与否,详细倾听四方百姓意见。

第四是统一时序发展农业。

虞舜制定统一的时序历法,农业生产遵从历法行事,为当时天下进入大规模的农业社会,从事有序的耕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是发展音乐推动艺术。

虞舜命夔主管器乐。孔子说:“听了由虞舜时流传下来的音乐,陶醉得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味道。”

由此可见虞舜在文化艺术发展上的伟大贡献。

正文 第684章 大禹治水(1)

第六是德服天下友善诸族。

虞舜以德治理天下,定期巡行,沟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封爵晋官,使诸侯臣服,中华民族日益团结,发展壮大,华夏各民族由松散的部落逐渐凝聚为统一的伟大民族。

第七是推行礼仪教化。

虞舜注重道德规范和修养,向子民宣扬父义,母慈,子孝,弟恭的人生道德观念,虞舜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标准。

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赢,真而遏,简而廉,刎而塞,强而义。”使天下明德向善,从而使社会朝着文明的方向循序渐进。

虞舜在位期间,修善律法,确立官职,制定仪礼,体恤民情,教化万民,友善诸部,治理水患,发展农业,开疆扩土。

在他的英明统治下,政治清明,选贤用能,四海咸服,府库充盈,人们欣欣向荣,国家高速发展,人口不断扩充,为接下来的部落制向奴隶制社会转变奠定了基础。

然而,就在虞舜功德圆满即将退位证道之时,一场水灾席卷而来。

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之下,虞舜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

虞舜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虞舜觉得鲧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便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鲧死之时,天际陡然一道亮如白昼的闪电一闪即逝,旋即一声惊天雷鸣炸响,天地随之一暗,旋即倾盆大雨滂沱而下,遍布整个北部之地。

这时,只见整个大地抖动,突然,一个细小的身影从中飞了出来,落在鲧的尸身之上,乃是一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