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麒麟儿(477)

等到檄文传看完毕,又进行了大军开拔前的种种仪式,终于在午前要走了。

而就在这时,有车马过来码头这边——一开始还当是什么乱子,后面有情报人员过来解释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无外乎是许盈‘众望所归’,于是天下影从...历史上的‘正义之战’(至少表面道义来说是正义的),哪个没有人来投奔和慰劳的?

来的都是地方豪强人家,或者送了自家一些子弟和部曲‘参军’,或者送来大车大车的粮草。再不然,也有一些游侠儿,他们的算计稍微少一些,出于出人头地、义愤之类的心理来的,打算同去建邺,共成大事!

真的是许盈人望到了这地步了吗?

并不见得,许盈确实有一些声望,不是无名小卒,但能弄来这样的声势,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只能说,有些人已经下场投注了!眼下只不过是出几个子弟、一点儿资财罢了,却能在许盈这里结下一个善缘,何乐而不为?

如果许盈失败了,他们可以假装这事没发生过。而如果许盈成功了,那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了!

这年头大家都在普遍撒网,只要有一个成了,那就足够弥补之前所有的付出了!

相较于这些人,一些地方民勇,成建制地来投,这就有些出乎许盈的意料了。

地方民勇的训练许盈是出钱了的,因此许盈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次要做的事,那点儿影响力就不够看了。更何况,许盈也担心以民勇的情况,无法当正规军使用,所以提都没提这件事。

事到临头了,这些人却来了...许盈不知道组织这些民勇来的地方乡老,又或者官员,在想什么。

只能说这样想的许盈是低看了自己...这年头,哪怕是杜规那样的游侠起事,也能靠着一定的人望吸引一些人来投靠

!何况是他呢!

许盈在地方上做的事可多了,其中不乏直接影响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许盈做这些,目的是多元的,既是为了自己的产业,也是为了扎根地方、回馈乡里,其中为老百姓着想的心思也掺杂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许盈并不指望有人记得他给予的善意,甚至他并不觉得那是很大的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那是能一直记得,并打算回报的!

到了这个时候,来的人,有这样回报他的;有为国事心忧、忠心羊氏,所以来投他的;有正义之人,觉得许盈是正义的一方,然后来的...甚至有投机分子,这样的还不少呢!

种下梧桐树,必有凤凰来...这年头,打出一个旗帜的人,稍微成器一点儿就有一些人望风而动。似许盈这样先天条件足够好的,那就是‘绩优股’了,打出的旗帜又很合一些人的胃口,这个时候来一些人投奔,只能说意料之中!

这还是因为时间太紧凑,接到消息的人太少!随着时间发酵,影响力扩散,只要许盈没有迎来大失败,投奔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其实失败了也不要紧,历史上一败再败,然后又拉起新队伍的人也是有的。只要名望在那里,本身又是坚韧不拔之人,总能东山再起。

许盈不好直接接手这些人,但也不能直接拒绝(也有些不想),便让人在浔阳给这些人做军训...当作预备部队就好了。

他打算走‘速战速决’的路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兵‘贵精不贵多’,多弄一些人本身不见得能增加胜率。但有后备力量本身是好事,比如说后勤用人就宽松一些了,又比如说震慑外界的时候也显得有底气。

第371章

“伪临朝袁氏者,性非仁德,暗藏奸狡......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大雷郡郡守,兼领振威将军的孙泽读着下属呈上的密报,一边以手拍着大腿:“好啊,真好!好一个《讨袁檄文》,真不愧是许若冲!”

大雷郡,在汉末七国争雄时是吴国所属,也是吴国前线。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专门设有军队屯驻,是一个完全军事化的堡垒,是为‘大雷戍’。在如今,南渡小朝廷虽然弱,疆土却还是比昔日七国争雄时的吴国开阔一些!

大雷虽依旧是军事重镇,却不能说是‘前线’了。这里只能说是一个‘预备’。若是前线不给力,让北方胡人突破了去,面对面前可以说是开阔的土地,直径南下,直抵大江,大雷就要发挥作用了。

大雷之险要,从它在历史上留下的典故就知道了——大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东南临着雷池!所谓‘不敢越雷池一步’,正是由此而来,可见这里一直是两军对峙之所!

南渡朝廷安顿下来之后,就在大雷置郡,治所在新冶。然而,虽是如此做了,大雷底子上依旧是军事重镇,这里生活的普通百姓并不多。除了屯驻在此的士兵,多的也是士兵的家属,以及和军队打交道的商人。

所以,一般大雷郡的郡守也会兼领一个将军衔,这是和一般郡守不太一样的。

如今的大雷郡郡守,兼领振威将军的孙泽,出身于吴地名门孙氏。虽然是七国争雄时期才真正兴起,但一兴起就成了吴国时期江东一带最有存在感的家族,出的将军比义兴周氏还多,位置也相当重要——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在七国争雄时期结束后,枪打出头鸟,被清算的也很厉害,如今已经比不上周氏了,更别说和三吴顾陆朱张这样老牌的、一直韬光养晦的家族相比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饶是如此,如今残留下来的孙氏一脉也不是寒门可以相比的,总能在一些领域占据一些资源,维持一个中等家族的存续

孙泽身旁有儿子孙梧,孙梧是个年轻人,和许盈同辈。只是相比起许盈的年少成名、青云直上,他就差的远了。到如今还没轮到出仕!这一方面是因为家族资源有限,还轮不到他这个小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才能还不够出色,不足以让家族为他破例,早早专门捧他。

当然,如果孙梧没什么追求,只想出仕独立,那也不是不能。天下官位多了去了,总能有地方容下一个孙氏的嫡支郎君的。但他显然不想在一些低级官职上蹉跎,若是那样,还不如先跟在父亲身边等机会呢!

对于此时的官场来说,熬资历并不吃香!抓一个好的时机显然合算的多。

孙梧听父亲孙泽如此说,撇撇嘴:“此是许若冲所书,自然该有这般模样...他那人惯会装模作样,但不得不说,内里还是有些文采的,不然也不能引得一众文人墨客吹捧他了!只是他这回算是行差踏错了,呆在豫章不好?偏要来趟建邺的浑水!”

“父亲,还等什么,出兵罢!”孙梧一向不服气许盈,这也很正常,没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出兵?”孙泽摇了摇头...眼下许盈即将过境大雷郡,大雷郡南临长江,管制着这一片江面。许盈想要走水路去到建邺,大雷郡就是必须迈过的坎儿。所以许盈遣人给孙泽送了信,希望借道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