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麒麟儿(331)

规模大了,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很快有人上门警告了刘金刚。表面上刘金刚很听警告,后面就恢复到了原本的规模,只为自家贩竹器,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

“大兄,不如还是算了罢!咱们自家总能生活,何必这样替人家冒险?”刘金刚的三弟,也是三兄弟中手艺最好的那个。此时已经是夜深沉了,他听到大哥大嫂房里有动静,就赶忙过来劝说。

“说这样的话,可见三弟你是糊涂啊!”刘金刚瞪了一眼弟弟,穿好了衣服,又接过了妻子递过来的干粮。然后要伸手去取墙上挂的斗笠。又接着道:“别看如今家中还能‘独善其身’,可这又能安稳到几时?县中那些大户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得了好处不会适可而止,只会得寸进尺!”

相比起弟弟,心眼活泛的刘金刚要看的清楚的多!他很清楚,一旦那些大户稳定住了局面,压服了县中各个小作坊,自家这样的漏网之鱼就会被解决。然后呢,然后就是更糟糕的条件!

不要觉得他们不敢,他们有什么不敢的?也不要觉得情况不可能更糟糕了,事实上,生活在这世道里,都以为今天就是最糟糕了,但实际却是明天永远比今天更糟糕!

如果不想到时候落入那样悲惨的境地,那就要在一开始团结起一些力量来!至少要让大户们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就算是能吞下他们,大户们也非得崩下一口牙!这样掂量得失,他们才能生存!

第256章

刘金刚没什么特别大的学问,只不过是随着父亲略学了百来个字,又听父亲说过一些古往今来、半真半假的故事。但他已经以切身经验明白了绥靖、忍耐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强硬一些才是这个世道的生存之道!

就这样,已经比现在许多人强得多了!

别了兄弟和妻子,刘金刚带了一个侄子往外走。这个侄子大约十三四岁,当不得正经劳力,但在手边帮忙却是够的。之所以不带自己的大儿子,却不是偏心,而是大儿子手艺学的很好,留在家里每天都能做竹器,倒是侄子带出去‘性价比’更高。

刘金刚带着侄子匆匆忙忙去到了后山,那里已经聚了十来人,都是穿着短衣的汉子。见到刘金刚来,忙忙迎了上来:“刘大!你可来了,还当今日要失约呢!”

“我刘金刚做事向来守信,既是答应了又如何会失约?”刘金刚的话说得很敞亮。他揣着手走的近一些,总算能看清楚沿河岸边堆的是什么,都是这些人背来的竹器。少的人家也有二十来件,多的人家竟有上百!

显然都是积攒了几日的。、

河边系着一艘小船,是白日将伐来的竹子运回家之后,又偷偷背着人转到这儿来的,里面已经放好了刘家自家的竹器。现下,刘金刚和侄子帮着众汉子将他们各家的竹器都搬上船,两边交接清楚,刘金刚还特意记了账——他认得的字不多,但数字却是都会的,此时记个简单的账并不难。

回头回来,还得照这个账分钱呢!

刘金刚趁着天黑黢黢的,撑着小船、带着侄子悄悄离了长城县。大户们虽然有监视小作坊的出货情况,但这种暗地里发货的搞法,却是没有防备的。这当然没法长久,一方面时间长了,这些人家总没有竹器卖与他们,管事的人再蠢也能知道出问题了。另一方面,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谁都不知道哪里会走漏风声。

但刘金刚也没有好的办法,现下也只能见招拆招!他寄希望于在走投无路之前,大家能够真正团结起来。

天黑黢黢的时候出发,天亮的时候正好赶上人家县城开城门,刘金刚顺顺利利卖了

货,这才返回长城县。路上还不忘网些鱼,仿佛是出门打鱼的渔民一般。

这样的暗中出货每隔几日就进行一次,加入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后面一艘船也不够用了,正好有一家也有合用的船,就奉献出来了!与此同时,也有另外有胆气的人愿意像刘金刚一样行事,便自告奋勇操第二条船出货。

而且他还和刘金刚不走一条路,毕竟小商人的承接能力有限,只往一个地方发卖可能会滞销。

眼看着暗中出货这件事越来越成样子,大家心气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比那些被大户盘剥的越来越狠的小作坊,大家更是觉得自己走了正确的路!

人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有时候是对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失败是灾难的开端才更常见,一般只有一开始的成功才能带来接连不断的成功。若是暗中出货的事情遇到了什么阻碍,原来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人很快就会一哄而散,现在这样顺利反而成了气候。

在暗中出货时,刘金刚操船出行时是顺流,会长城县时就成了逆流。他觉得这很好,因为去的时候货多,虽则是相对轻巧的竹器,但东西多了总是有分量的,而顺流而下正好能减轻负担。而回来的时候船已经空了,他和侄子轮着操船也能保持比较快的速度。

回程的时候操船好一会儿,再加上早起忙碌到此时,他这样正当年的汉子也有些疲惫。便唤了侄子来替自己,自己则是一屁股坐下,拿出出门时妻子准备的干粮。

干粮也挺简单的,就是包了鱼肉的饭团子。水泽乡中,鱼是最便宜不过的食物了,而米饭,因为南方产稻米,产区到底比别处便宜,所以干饭也还在刘金刚这样人家的食谱上。只不过刘金刚这饭团着实瓷实,一个有成年男□□头那么大!妻子给装了四个,两个是他的,另两个是侄子的。

侄子虽然年纪不大,也不是主要出力的那个,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话可不是瞎说的!刘家不富贵,但在此时也算是过得下去、能吃饱饭的人家,自然不会让出门做事的孩子挨饿。

一个饭团三下五除二啃完了,刘金刚又用竹筒从船下河流中舀了一筒水。喝了几口,趁着休

息的功夫拿出了记账的草纸——如今纸虽然相较汉末时期已经便宜了不少,但依旧不能说普及,很多小民一辈子都没使用过这个。

刘金刚用的自然不可能是‘澄心堂’那样的好纸,而是最便宜的那种,上面用黑炭记着账目,各种竹器因为不会写名字,而是用各种图形表示。但对于他们这样简单、彼此之间互信程度又很高的生意,这倒也够了。

“今日竹器价好,却是比往日划算!”算完帐,搞清楚要分给每家的钱,刘金刚也很高兴。多赚钱谁不高兴呢?更何况这件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唯一不好的大概只有大户们了,他们会觉得本该自己赚的钱被别人赚了,但刘金刚可不在意这个。

刘金刚可是知道的,虽然他是第一个搞暗中出货的,但现在长城县搞暗中出货的除了他之外,也有三四处!每处都是一两条船,三五日跑一回。想来随着大户们越来越欺负人,知道有这事儿的其他小作坊户也会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