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麒麟儿(217)

许盈让人挖大这池塘,使之有了二十亩左右的规模,因为池塘本身就沟通了活水,此地又不缺水,蓄水倒是容易。然后就简单了,这池塘中本就有野生莲藕,许盈又让人种植了许多,再安排人下鱼苗...待到下一个夏天,这里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了!

这一处荷花池也确实是一景,在此处的东南角许盈计划修一座凌于湖面的水阁,水阁旁边再建一座小楼,接是夏日观景避暑的好所在!这座小楼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水芝楼’,水芝是荷花在古代的别称之一。

园墅之中的建筑其实不多,除了稻田菜地那边的农舍被命名为‘稻香村’外,其他就是潇湘馆、桃花坞、天一阁、水芝楼和十里画廊了。

潇湘馆是主宅,设计是周围种满竹子——此时竹子是非常受欢迎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风气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桃花坞则在园中一片丘陵地带,这里不适宜耕种,但种果树倒是很合适!许盈选种了千头木奴、两千桃树、一千株枣树,此时这些当然都是小苗苗,但只要等三年左右,便能陆陆续续迎来盛果期!桃花坞在桃树林中,到桃花盛开时节,必然是美不胜收的!

而且这一片也实在芳草萋萋,有十分可观之处,平常郊游踏青也合适。

还有天一楼,这里其实是许盈准备的藏书阁,其中还安排有室之类,可以对亲朋好友开放...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会员制图书馆吧。

除了这些,园墅之内就没什么正经建筑了——十里画廊并不是楼阁之类,而是顾名思义,真就是个‘廊’!

以水芝楼为起点,潇湘馆为终点,修建长廊相连,长廊不只是勾连了园内建筑,连好看的‘景’都考虑到了!这些‘景’有的是自然生产的,比如说有一个地方看落日会特别美,长廊就安排了过去。而有的景则是人造的,却伪装成自然之景...这在园林之中也是常事!造园本来就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

十里画廊的路线是许盈用心规划过的,真的做到了一步一景、转折皆有情!许盈还打算到时在十里画廊弄一个‘园八景’之类的东西,取好听的名字,譬如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之类。

或许别家的园林不弱于青溪庄园,但谁能比他会营销?好听的名字取来了,再增添一些说法,名气是不用愁了。说不得百年之后,这处园墅还会成为名留史册的典故呢!历史上这样的存在可不少,如金谷园之类,常常出现在诗词中,可谓是人尽皆知了!

对许盈的园林设计,罗真兴趣并不很大,只是看了看就不再说什么了。反正等到园墅修建完毕,他能常常居住...他罗大少爷是豫章罗氏的子弟,家里在江州一带不知道有多少园墅,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倒是蔡弘毅认真的多,仔仔细细看了。这可不是蔡大少爷没见过世面,而是他心中有算计,知道等到园子建成,许盈定然会去常住。老师在哪里,他这个弟子就在哪里,这就等于是他将来要住的地方了!

正在他仔仔细细盘算园中之景时,有一僮儿匆匆而来,待到门口停下脚步,在外高声道:“郎君,南昌来人了,还送了好多车东西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0-04 21:21:04~2020-10-07 00:08: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貝貝56瓶;吴婷、阿拉蕾会飞、小小书虫、nikoniko 10瓶;猫妈、sor 5瓶;无可比拟的呵呵,哒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7章

南昌送来东西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许盈如今生活在建邺,许氏许多族人也生活在建邺,虽然并不缺乏金钱,但背井离乡的,很多东西总有缺乏——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佷容易就明白,很多时候不是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南昌那边是许盈早早经营出来的,相比起建邺这边着实要宽裕不少。趁着往建邺贩运货物的机会,送这送那的很常见。特别是许盈出孝以后,这种事就越发多了。

而这次除了一些‘土特产’外,却还有些别的,也是因为这些东西是许盈早早就指名的,僮儿才会特意来通报。

“就说该到了!”许盈想起了那件事,拍了拍手,对罗真和蔡弘毅道:“自然与成仁一起来,是印书坊新刊印的《字源》、《十二平均律》到了!”

许盈在孝期的时候也不可能是整日在草庐里发呆,事实上他很好地规划了这段时间...他知道,此时正是风起云涌时,说不定这段时间就是他最后能一心一意读书的时间了!所以一边跟随裴庆读书,他也一边著书。

著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过去知道的东西的一个总结。

这段时间他有了两个成果,一个是甲骨文方面的,这也不是孝期单独的成果,事实上他好几年前就开始钻研甲骨文了!因为有许氏本身在‘字学’上的基础,又因为有他上辈子的见识,辛苦这些年,却是有了不小的成果。

这方面的成果写成书,因为甲骨文为华夏文字始祖(有更早的文字雏形,但真正的文字之始就是甲骨文),所以托书为《字源》。

“你倒是不客气...”见了刊印好的《字源》,罗真嘟嘟囔囔了一句。

以许盈的年纪来说,写个诗文,唱和一番可以称作少年风流、文采斐然。而如《战国论》,如果不看篇幅长短,只说文章本身,也是策论一流...少年郎血气方刚,发一发史论,虽说质量高了些,却也在范围内。

但《字源》这样的东西就不同了,一看就知道是故纸堆里做学问那一类,非得是学到头发花白的老学究才敢说自己有心于此的,不然反而显得轻狂了。

“既然能作出来,又有什么好客气的?”许盈莞尔一笑,然后看向蔡弘毅:“成仁多分几册走,也好送送亲友。”

许盈翻开了书,让他看内侧,原来内侧除了印刷作者之外,还添了一个校订,赫然是蔡弘毅的名字。

蔡弘毅本来是个很稳重的人,此时却像是被烫着了一样,‘啪’一声合上书:“这...这怎么好,学生不过是替老师整理了几次文稿,并无功劳...”

虽然现在印刷作坊刚刚做起来,在书页上面印个‘校订’有什么意义还不被人知道,但有些事想想就知道了...多少人看到这本书,就会有多少人注意到印在书上的名字(这可不是现代,看书的人连作者都不见得注意,别说是校订、编辑之类了,此时的人看书的机会不多,所以得到一册书之后连一个角落边缝都不会)。

此时,‘名’是非常珍贵的!对于他们这样的势族子弟更是能够变现的存在!

虽然比不上‘作者’,但蔡弘毅自忖自己本就没多少功劳!实在没有资格留名在这本书里!最关键的是,他觉得跟随在许盈身边无论是学习也好,做一些‘杂事’也好,本身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明明是他得了好处,却不仅不用付出,反而有所得...他性格有些板正,心里很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