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心眼儿小(104)+番外

“殿下,您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只是我家夫君不见客,害殿下白跑一趟。”

李陵姮放下茶杯,朝身后的五枝使了个眼色。五枝从袖口中掏出一只深褐色木匣,双手托举到关夫人面前。

“还请殿下拿回去。”

李陵姮眼中含笑,“我今日来是以李氏四娘的身份,关夫人将我当做后辈即可,无需客气。不管能不能见到岷隐先生,这件礼物都算晚辈孝敬夫人的。关夫人不如打开瞧瞧,看看是否合心意。”

李陵姮这样说了,关夫人只能抬手将盒子打开。

盒子一开,一股浅淡又神秘的香气传出来。关夫人闻到气味,神色忽地一变,“这是什么香?”

早在来之前,李陵姮就打探过,关夫人有个不为人知的爱好——收集各种名香。此刻,见到关夫人的神情,她顿时对见岷隐先生又多了几分信心。

“昔年,我与穆娘子打赌,我的赌注是一盒沉榆香。这一盒,正是我当初做注的那盒香。”

关夫人伸手接过木盒,用指尖挑了一点香料,轻轻捻了捻,又举到鼻尖闻了闻,眼睛顿时亮起来。

“夫人若是喜欢,我那里还有许多其他香料。”李陵姮不动声色,继续放下鱼饵。

李陵姮说话的同时,关夫人也想起来,李氏四娘当年也是极其喜爱调香的。如今她成了皇后,陛下又独宠她一人,她手中奇香的数量,旁人估计难以想象。

想到这,她毫不犹豫说道:“府中最近新买了一批鱼,样子有些奇特,不知道四娘子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李陵姮忍住心里的喜意,努力保持平静道:“荣幸之至。”

跟在婢女身后,李陵姮走出正院,没一会儿就到了水池边。池边上,坐着一个已到不惑之年的男子,正握着一根钓竿在钓鱼。

婢女走上前去,“郎主,夫人让我领李四娘子过来看鱼。”

中年男子转过脸来,双鬓染了白霜,但仪貌雅丽,让人难以忘记,“李四娘子?”他重复了一声,看向李陵姮。

“李氏四娘拜见崔先生。”李陵姮毫不犹豫,俯身行礼。

崔令纬避开李陵姮的礼,“殿下折煞在下了。”

李陵姮将之前对关夫人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我今日来,只是以李氏四娘的身份。崔先生把我当做普通后辈即可。”

崔令纬笑起来,“普通后辈可不会来寻我谈出仕之事。”李陵姮尚未开口,崔令纬就已猜中她的来意。

“您不妨听听我的话再说。我确实是来劝您出仕,当今局势,实则,已经到您不得不出仕的地步。”

崔令纬心里有些失望,没想到素有才名的李氏四娘居然是个只会危言耸听之徒,但面上,他还是平静道:“此话怎讲?”

“距世家出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到东齐前期,世家势力越发强盛,尤其是琅琊王氏,最盛之时,曾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然而,经历多次打击后,如今的琅琊王氏偏居江左,守着南方小朝廷,徒有名望而无与之相匹配的实力。

清河崔氏最早可追溯到春秋齐国公卿,东汉时成为当地豪强,北梁初年,逐渐进入官场,清河崔氏也慢慢转盛。

隔河三宰相,父子两尚书,这样的盛景在崔氏曾经司空见惯。”

李陵姮嘴角浮起笑意,“但如今呢?”

“整个清河崔氏,最高官居三品,只有一人,其余皆是五品六品。而位居三品者,如今也以至知天命之年。整个清河崔氏后继无力,再这样下去,迟早会步琅琊王氏后尘。反观范阳裴氏,如今却蒸蒸日上,这几日更因裴渡裴先生拒绝陛下出仕的邀请,名声更盛。”

听完李陵姮的话,崔令纬并未露出焦急之色,他眉目平和舒展,脸上甚至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四娘子也说,裴渡拒绝陛下邀请而名声大振,我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仕,岂不是显得——”

崔令纬没有说下去,但他相信李陵姮能够懂他未尽之意。裴渡看不上魏昭,他却出仕,一来显得他无法抵抗权势诱惑,二来显得他眼光不如裴渡,看上他看不上的。

李陵姮笑起来,“崔先生,以您在文人中的威望,以陛下对国家的掌控,您难道还担心不敌裴先生吗?”

崔令纬笑声爽朗,“不愧是李景玄的女儿。四娘子颇有乃父之风。”

就在李陵姮想要谦虚一下时,却听到崔令纬继续说道:“既然四娘子这样说了,那我也不妨和四娘子说说。崔氏的情况,你能看透,我难道就看不透吗?”

李陵姮藏在衣袖中的手指动了动。从崔令纬这一句话中,她立刻明白,原来崔令纬是她想的第二种情况——待价而沽。

对她而言,崔令纬待价而沽比淡泊名利更有利。

李陵姮神色从容自信,朝崔令纬再度道:“崔先生不妨再听我说几句。”

第74章 莲花

崔令纬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四娘子请说。”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崔先生既然清楚清河崔氏现在面临的困境,一直在等一个能够改变这个局面的时机, 那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裴先生拒绝陛下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陛下一时间面子上过不去,崔先生现在出仕,既能圆陛下的面子,让陛下念着先生以及崔氏的好,同时也能趁机压过裴氏。

“反之, 崔先生不出仕,任由裴氏壮大,也许尚未等到下一个如此合适的机会,清河崔氏第一世家之名就要拱手让人了。”

崔令纬脸上若隐若现的笑意逐渐收起来,李陵姮的话正好击中他内心担忧之处。崔氏就像是一艘外表华丽, 内里却开始衰败的大船,拖得越久,衰败程度越重,能够“卖”出的价钱就越不好说。

从上一次魏昭来请他就可以看出,魏昭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他这个天下第一名士。否则也不会在他第一次拒绝薛央后, 就不再派人来。

眼见崔令纬已经有了些迟疑,李陵姮立刻趁热打铁,再接再厉说道:“崔先生若是愿意出仕,我可以说服陛下亲自前来请先生出山。”

李陵姮的话, 可以说打消了崔令纬一半的顾虑,剩下的那一半,就是魏昭愿意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官职,他若是当真入朝为官,这个肯定还需要和魏昭好好谈。

“不知崔先生意下如何?”

崔令纬抬眼,看着执晚辈礼,态度谦和平缓的李陵姮,忽然笑起来,“前朝卢三娘能言善辩,半苇堂中一场清谈,时至今日仍令后人神往。我看四娘子比之卢三娘,也是丝毫不差。”

李陵姮心中一阵大喜,但她面上却保持着沉稳,朝崔令纬告辞道:“承蒙先生看得起。打扰先生垂钓许久,还请先生见谅。我该去向关夫人请辞了。”

“四娘子请。”

李陵姮朝崔令纬行礼告辞,转身之后,她顿时控制不住地翘起嘴角,眼睛亮得惊人。崔令纬同意了!前朝卢三娘在半苇堂中设青布幔与诸多文人谈议,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赢过在场数十名大名鼎鼎的清谈文士。崔令纬既将她比作卢三娘,又提到半苇堂,那就是指自己这番话成功说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