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吃瓜(235)

问道那浓郁的香味, 苏小楼的口水泛滥, 等她跑到张逐日面前时, 嘴一张一滴口水就下来了。

苏维民:“……”

有那么馋么?

“哎哟我的小乖乖,这里烫呢,快跟姥姥去旁边,等会儿姥爷大鹅炖好了,给你整个大鹅腿吃。”张逐日挪了挪步子挡在了苏小楼和锅之间,生怕这孩子太激动了再趴锅上去。

张朝小时候就摔过,锅里面钝了村里送上来的兔肉,闻见肉香张嘴就啃锅延上去了, 脸颊两边都烫出棱了, 现在仔细看还能看出一条细线呢。

“小楼乖乖的, 等会儿咱就能吃大鹅了。”

范琴弯腰将苏小楼给抱起来往旁边挪了几步,既让苏小楼看清楚锅里的肉,又处于一个安全的距离, 送走了这个小祖宗,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苏维民也到了这会儿才想起来要跟张逐日两口子打招呼。

他连忙走上前去,由于张逐日还在掌勺,他也不好握手:“亲家亲家母对不住了, 早知道你们过来,我就早些回来了。”

“这有什么, 也是我们不请自来了。”张逐日熟练的用锅铲扒拉了一下锅底, 防止糊锅。

“早就想大家伙儿聚一聚了, 这不是孩子们在复习嘛。”

苏维民这句话是真心的,三个亲家里,他们老两口跟这个三儿媳的娘家处的最好,大儿媳吴梨就别说了,她自己都不乐意回去,逢年过节更是扔下东西就走,连口水都不愿意喝,早两年吴家人还经常上门想来要好处,结果这几年吴梨都没生孩子,吴家人便渐渐不上门了。

老两口对大房添不添孩子这件事无所谓,毕竟苏卫海已经有两个儿子了,甭管哪个儿媳妇生的,总归是他们的亲孙子不是?但吴家人这种生怕退货的架势,还是叫他们有些心疼吴梨。

子女碰上不是东西的父母,也是倒霉。

二儿媳郑婉珍一家来往的就更少了,毕竟一个省城一个县城,再加上郑婉珍又随军,轻易也不走动,只逢年过节娘家兄弟过来送个礼,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交集。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跟小儿媳这个同在县城,又疼爱闺女的亲家走的亲近了些。

像这样聚在一起吃饭啥的,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大家伙儿都自在的很。

苏维民不会做饭,又不想被张逐日给比下去,于是走到罗玉秀身边用胳膊肘推了推她:“你去陪亲家母,我跟亲家说说话。”

罗玉秀:“……”

没看见她在学习炖大鹅?

“去吧去吧,我替你学。”苏维民推着罗玉秀的背将她推到了堂屋里,自己则是又回来了。

于是一人掌勺,一人插兜站在旁边看着他掌勺,聊的话题是最近县城里的情况,由于快要高考了,到处都散发着躁动的气息,显然,这次参加高考的人数超乎想象。

张逐日忧心忡忡:“也不知道我家张朝能不能考上,不过,我们这当父母的,也不好拦着孩子不叫考,不然以后日子过得差了,都怨你当初没让他去考试,其实考一考也好,考一考也就死心了。”

“其实小朝的成绩还是可以的,最近老三两口子不是正给他补习么?”

比起苏卫清现在才参加高考,当年的苏维民却是正儿八经上过大学的人,只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月,他短短数年的大学时光,却辗转多地,堪称路途上的大学,所以学习十分刻苦,如今再看他们那些复习资料,竟也不觉得很难,可见当初的知识他还没有忘光。

“老三两口子水平还是有的,张朝只要认真学,认真考,说不定就考上了。”

“借你吉言了,要是真考上了,我肯定摆上两桌请你们两口子上座,我们老张家出了个大学生,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自从小团体被打倒,现在说话都比以前自由多了。

至少‘祖坟冒青烟’这样的话,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苏维民笑笑,这话他不推辞,他也希望家里三个考生都能顺顺利利考上大学,现在国家既然恢复高考,就说明国家缺人才了,而这一届大学生又跟工农兵大学生不同,各个凭真本事上去的,以后出来前途不会差。

说不定老三两口子以后也是有大造化的。

苏维民想想家里这三个儿子,心情都忍不住的飞扬,虽然他这个当爹没留在省城,但他的儿子们可都是雄鹰,都能展翅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张朝这孩子踏实呢,老弟啊,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苏维民拍拍张逐日的肩膀,一副过来人的语气,不过他也确实有嘚瑟的资本,毕竟他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等大鹅炖好了,苏卫清他们也差不多回来了。

张朝最近为了备考,基本下了班就回来复习,而小两口还要忙着厂里年终总结的事,由此就可以看出管理岗和普通岗的区别在哪里了。

最近两口子都跟自己的领导私下里说了高考的事。

秘书室那边倒还好,毕竟秘书多,各个都是笔杆子人才,苏卫清被省报挖了好几次,领导早就知道这人留不住,干脆从以前就只让他写宣传稿,发言稿之类的则留给其他秘书写,所以他说了自己要参加高考后,领导顶多拍拍他肩膀,说笑一声‘以后上去了可别忘记我’罢了。

文部长的反应就大多了。

要不是黎善是个年轻的小媳妇儿,估计都能抱着黎善的腿哭了。

自从结了又离后,文部长就变得更加不羁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十分自由自在,而文老太太自从儿子离婚后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后,现在也不敢催了,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开始催他过继侄子留着以后养老了。

文部长几个嫂子倒是都挺愿意,奈何文部长不肯,现在跟家里闹得都有些不愉快了。

之前刘大姐走之前,文部长就哭哭啼啼,现在黎善又要走……

文部长晚上就跟着黎善回来了。

“老苏啊,小黎走了,我技术部都转不动了,你说这事儿闹的。”文部长一见到苏维民面儿就拉着苏维民的手抱怨道。

“有啥转不动的,以前小黎没考进来前,你技术部还不转了?”

苏维民对着文部长翻白眼,他最看不得文部长这懒懒散散的样子,明明是有真本事的人,却浑浑噩噩的,婚也不结,孩子也不生,要不是有个工作压着,魂都不知道飘哪去了。

“那时候不是有刘大姐么?”文部长讪笑。

“你也该自己多干点儿了。”

苏维民叹气:“你年纪也不小了,你妈虽然不要你养,可到底生你一场,养你一场,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你总不能叫她到老了还要为你操心吧,你说你现在年岁也不小了,也该结婚有了孩子了。”

文部长:“……”

怎么又面临催婚啊!

“算了算了,我还是不祸害人了。”

他揉揉凑过来的苏小楼脑袋:“这不是有小楼嘛,我认小楼做干闺女不就行了?”

上一篇:医品娇娘 下一篇:种田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