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侯爷鉴到霸王花后(30)

徐孟戈看晋杨一脸‘虞国细作是不是傻’的表情,捏了捏额角还是没忍住踹他,“你动脑子想一想,人家若跟你一般傻,怎么能想得出一石三鸟的计谋来,那是我的人。”

“啊?那……那二哥我欠你一条人命。”晋杨愣了下,拍拍袍角,眼睛里闪烁着水光,感动道。

别以为世家子身边的死士培养的容易,每一个都耗费不小,忠心更是不易。

若非徐孟戈心疼他想要为长兄报仇却不得乱来的憋屈,肯定还有其他法子,不用牺牲掉一个死士。

徐孟戈面无表情,“你知道就好,以后你只要少冲动些我就烧高香了。”

他心安理得接受晋杨欠个情,跟真牺牲了个死士似的。

实则哪儿那么正好,满身血窟窿还能把事儿给说完才死,不过是他安排他身边功夫最好的徐为做了场戏。

说来还是那天挖坟来的灵感。

若非发现棺材里还能设置机关,坟底可提前安排通气孔,还可以挖地道,徐孟戈确实不会用这种法子。

杀人法子多得是,为此牺牲死士不值得。

“头儿,承王府的信鸽。”高隐抱着拦截的信鸽过来。

晋杨高兴地挥挥手,“放了,让它早点进京。”

他那天晚上和周子忠偷偷蹲附近楼上,听胤三郎吱哇乱叫气晕,血流得他心里好舒服,这会儿简直迫不及待想要看狗咬狗了。

若是能把大千岁那老匹夫气晕头,露出什么马脚,那就更锦上添花,乐哉乐哉!

再赶路时,晋杨上马前,高兴去拍徐孟戈肩膀,“谨同,回去我就请我家娘子为你张罗,保管给你选个体贴又善解人意的新妇!”

徐孟戈面无表情避开,“我不求你以德报怨,但求你别以怨报德。”

晋杨:“……”

因徐孟戈算计精准,他们回到宣京时,正好是五月初五端午这一日。

进城门时已经过了晌午,完美避开圣人为端午设的酒宴。

他打算回府换身衣裳,若陶乐郡主去了端午宴,就卡着时辰去接母亲回府,到时候远远与母亲选好的小娘子相看一眼便是。

娶谁于他其实无所谓,他没耐心像货物似的,由着众人品头论足。

只要母亲看中的,让徐为查一下家世教养没问题,嫁进来新妇还是陪陶乐郡主更多些,即便有什么不足,慢慢教就是了。

谁知他刚走到半路,就被人塞了封密信,约他一个时辰后,在东城外坊一家茶坊见面。

信中言‘事急从权,极为紧要,性命攸关,盼君一叙’,总之怎么唬人怎么来。

徐孟戈捏着信纸摩挲了下,凑近细闻,纸上有拒霜花的味道,他略思忖了下,大概知道是谁要见他。

他略挑了下眉,调转马头,“你们先回府,若母亲寻我,只说我晚些回府便是。”

徐为都来不及拦,喊得撕心裂肺,“世子!属下陪——”

要是陶乐郡主问起,得知世子回来后不知所踪,也得撕了他啊!

“不必,我去去就回。”徐孟戈冷冽拒绝。

徐为欲哭无泪。

与此同时,梁庆伯府下人出入的角门上,眉清目秀的采买小厮给婆子看了出入的对牌,赶着府里采买的骡车出门,往西市去。

等到西市卖菜的坊市边,小厮停下车进门去采买。

过了好一会儿,才提着银钱袋子出来,让人将新做的豆腐、素肉并着好些蔬果送上车。

因为骡车在坊市是斜着停放,暗中盯梢的人没发现,车停下时有同样装扮,长相都差不离只差着身高的小厮从窗口跳出来。

而那小厮驾车回府时,坊市后门走出个着了破旧学子杉的文弱书生,提着一筐鸡子,矜持着读书人姿态,似慢实快地往东城外坊走。

作者有话说:

呜呜~三千+真的不够发挥~~呜呜,没写到最精彩的地方,还有两更就开始日万啦,明天见!

上章忘了解释——

奉裕郎:禁卫里面头领有称作将军,也有称作指挥使,手底下有十二个奉裕郎,唐朝时候又叫做左右备身,分别掌管十二只队伍,每个队伍配备备身、主仗和宿卫郎/骑曹若干。

拒霜花:芙蓉的别称,有贞烈、坚定的意思,这里是借以自表性别,并且表达势必要见上一见的意思。

第19章 (修文)

鸡子被书生送入东城外坊一户清贫人家便再没出来,很快有朗朗读书声响起。

倒是隔壁人家很快被人送出来个体面娘子,襦裙是半新不旧的石榴红缎面,瞧得出有些身家却不是大富大贵。

再加上这娘子略显刻薄的面容带着些市侩,唇角点黑痣,帕子甩起来香风乱飘,不认识的也知道这是媒婆,见了她都要笑上一笑。

谁敢得罪媒婆呢?媒婆一张嘴,天上有地下无的,黑白都在她们舌根子上呢。

媒婆蒋扭着屁股摇曳了半程,再也没感觉到被盯梢之感,这才扯了扯唇角,揉揉腰往约好的茶坊去。

“哟,伐柯娘子安,您可约了相熟之人来小店?”茶博士站门口,瞧见人立刻就迎上来笑了。

媒婆招待人相看,亦或是有人谢媒时,偶有家宅不便的,大都会往茶坊来,谁也不会带着小娘子去酒楼吃酒去不是?

媒婆本婆,也就是蒋云若探出帕子去,咯咯咯地笑,肆意得很,“哎哟哟,谁叫我张娘子有张巧嘴,又说成了一桩体面亲事,人家与婆子我介绍了新活计,是你们这儿的常客,姓廖。”

茶博士恍然大悟,更热情了些,“张娘子快里面请,廖五郎已经等您好一会儿了,您小心台阶。”

茶博士好声好气在前头带路,上了楼还没走到雅间呢,突然有个熟悉的声音拖住了蒋云若的脚步。

“女郎君请我来,所为何事?”

蒋云若挑眉,徐大宝贝来外城的茶坊,唔……她闻到了幽会的味道,八卦让她放慢了脚步。

一道如银铃般悦耳清脆的女声开门见山,“阿娘与我说了侯府结亲之愿,我父亲对此颇为满意,门当户对我也并无意见,只是外头传言不少,若世子觉得我堪为新妇,那我要试婚。”

蒋云若:“……”

徐孟戈也没想到,这位礼部尚书家的陈二娘开门就好大一座山。

未出阁的小娘子找到还没相看的郎君,说要试婚?

徐孟戈被滚烫茶水噎得顿了下,过得片刻才沉住气问,“什么传言?”

陈二娘咬了咬唇,她长得颇为明艳,自小在剑南道益州府长大,也确实不像京城女郎,颇有些巴蜀之地小娘子们的泼辣和胆气。

她鼓足勇气,抬起黑白分明的杏眸,“传言世子面若好女,性子更如好女。”

行至雅间门口,蒋云若听见这句话,跨进去的脚步顿了顿,差点没忍住一声口哨吹出来。

这小娘子够勇啊!

莹纤喜欢出去瞎转悠,当然有听说,最近宣京有传言,谨威候府小侯爷二十了还不成亲,是因为有隐疾,大概是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