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350)

苗婉就,她善良啊,她拒绝不了啊,真的……香啊咦呜呜……

要不是她还艰难挣扎着坚持,这些人恨不能饭都给她喂到嘴里。

现在她也堕落了。

被收拾好扶到炕上做好,她很自然就歪到了软枕上,然后才僵了一瞬,赶紧接过嬷嬷手中的银耳羹。

“我自己来,自己来。”

可恶,她一定得坚持最后的底线,起码不能让人喂饭。

这么想着,苗婉一个没注意,银耳羹溢到唇角一点点,还没反应过来,嬷嬷就上前温柔替她擦掉了,掉了,了……

淘淘下课后,拉着姑姑的手回来找娘亲,正好看到这一幕,她被乔蕊艰难地提着过门槛的时候,还不忘把小胖手往脸上刮。

“娘亲,不会吃饭,丢丢!”

说实话,苗婉一般都不那么要脸,但嬷嬷这跟伺候婴儿一样的架势,被淘淘喊出来以后,真叫她有点臊得慌了。

她红着脸瞪过去,“你腚好全了是吧?年还没过去呢。”

淘淘立马老实了,被嬷嬷抱上炕,软乎乎的小身子乖乖靠在苗婉胳膊上,小奶音可甜可甜了,“娘,淘淘错啦,不敢惹~~”

苗婉被闺女这甜腻的小动静喊得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失笑捏了捏她的小肉脸,“你又想干什么?”

淘淘双手捂着脸,给自己挤出个小鸭子嘴,可爱到嬷嬷都有点顶不住,脸上露出了笑容。

“人家乖嘛,淘淘,棉袄袄。”

苗婉也有点顶不住,谁能顶得住三头身卖萌呢?

尤其是怀着孕的女人,母性空前强大,更顶不住啊。

她怀着满腔母爱,亲在淘淘光滑的笑脑门上,“淘淘是小棉袄,不乖也是。”

淘淘眼神立马亮了,跟姑姑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得意,立马就露了原型。

“娘,棉袄袄,想看花花。”

苗婉眼神怜爱,但心窝子贼硬,语气轻柔,“可以啊。”

不等乔蕊和淘淘高兴,她轻飘飘接了一句,“等除夕,再过六天就可以看啦。”

连乔蕊都有点失落,爬到炕上抱住嫂子另外一只胳膊,“嫂子最好了,嫂子你就让我们提前看看嘛,我们只要看最小的就好啦。”

苗婉对小姑子要比对淘淘话多点,不是偏心,而是说多了以淘三岁她还听不懂。

“这是我对阿姆的孝心,提前叫你们先看了,那我的孝心岂不打了折扣吗?不孝顺可是会被天打雷劈的。”

苗婉想了想,感觉这个有点虚,补充了点实际的,“起码你们是会被揍屁股的。”

乔蕊想起那个鬼哭狼嚎的下午,淘淘想起腚腚贼疼的下午,都不说话了。

可能是张娘子那天说的话太恐怖,苗婉还有了那么点鸡娃的心思,熊不要紧,起码礼义廉耻孝这些美好品德,孩子们得有。

她一手揽着乔蕊,一手揽着淘淘,三个人都仰躺在用驼绒做的大靠枕上,舒舒服服闲磕牙。

“你们想啊,我为什么能有烟花呢?”

俩人想,为啥呢?

苗婉道:“因为我有钱呀!”

俩小家伙点头,对,得有钱。

苗婉又问,“可我为啥有了钱能有烟花呢?这个一般人可是买不到的。”

俩人抬头看她。

苗婉语重心长,“那是因为我孝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最传统的美德。”

所以,苗婉下了结论,“孝顺,就能有烟花,还能有更好玩更哇哇的东西,你们说,你们要不要孝顺孝顺你们的娘亲?”

两个小家伙已经蒙圈了,烟花等于有钱等于孝顺,所以想要烟花得孝顺,好的,没毛病。

乔蕊是离开娘亲一年多,如今正是最亲近耿氏的时候,对孝顺毫无抵抗。

淘淘还不懂孝顺到底是要做什么,但见姑姑点头,她也点头。

等俩小东西被苗婉顺利忽悠出门,淘淘才问,“孝顺是啥?”

乔蕊想了想,抿唇笑着解释,“就是要对娘亲好,送娘亲好东西。”

淘淘懵懂地点头,可她们都还只是孩子呀,连零花钱都是叮当作响的铜板。

为啥响?因为空,因为少。

所以她们也买不到什么,那她们能送什么好东西给娘亲呢?

到了下午,姑侄俩把这个问题给带到了她们的小课堂上。

因为小年,上完今天的课,就可以放假了,本来今天就该放假,可家里人都忙,还是把这群熊孩子拘在一个地方更安全。

耿氏见小家伙们都很兴奋,也没讲故事,只让她们在西院自由玩耍。

所以耿氏错过了知道的机会,婢子们也不没听到孩子们在聊什么。

但对这个问题,即便没人听着,孩子们也普遍没啥好想法。

张铁蛋挠了挠脑门,“送阿姆喜欢的东西吧?”

可他阿姆现在就喜欢赚钱,他下意识捂住了的小荷包,真的剩下不多了。

他亲弟弟张卤蛋反倒比哥哥镇定,“不花钱的,好看的。”

巧丫年纪稍微大点,虽然脑子也不咋好使,但办法比更小的萝卜头多,她仰头看天,“要是下雪就好了,可以送雪人呀,好看,不花钱。”

可惜的是,虽然天很冷,但是雪已经在中午太阳好的时候化干净了。

乔蕊倒是有心送娘亲一方绣好的帕子,在被针戳到嗷一声叫出来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都想不出来,小孩子是不会自己为难自己的,他们想不出来,可以去问别人呀。

“不能问阿达,他们藏不住话!”巧丫鼓着小肉脸哼哼,显然是吃过她阿达张大壮的亏。

张铁蛋也吃过自家阿达的亏,还不止呢,他点头补充,“也不能问阿奶和阿爷。”

淘淘左看右看,她无所谓,问谁都行,但她和卤蛋说话是最不利索的,其他人也不指望俩三岁的同伙。

乔蕊更聪明些,“还有驴蛋哥哥和狗蛋哥哥啊,还有长寿哥哥呢,他们该沐休了吧?”

学堂小年前就放假了,只不过现在那三个人大了,不大喜欢跟小女孩和小小孩玩儿,才没过来。

甚至巧丫的亲姐姐翠丫都不跟她们一起玩儿了,天天跟着于氏学习掌家和算账那一套,忙得每天都看不见人影儿。

几个人觉得行,于是耿叔身上很快就挂满了萝卜头,非得让他带着去找驴蛋和狗蛋。

驴蛋和狗蛋还有长寿都在聚福客栈,跟着张三壮干活儿,赚零花钱呢。

“狗蛋哥哥!”到了客栈,淘淘眼尖,最先看到了给客人跑腿的张狗蛋。

她一喊出声,旁边一个高一点的小伙子忍不住就噗嗤笑了。

狗蛋跺脚脸红,“我有大名了,叫我二福哥哥!”

张家和于家并着当地其他几家起名字都比较随便,可到了狗蛋他们这一代,好一点的字比如强啊壮啊,志啊都用了。

剩下的勇武、昌盛啥的,都被几家的堂亲表亲给用了。

孩子上学堂就得有大名,有乔盛文和乔瑞臣这种文化人在,他们才不操这个心,直接求上门,只要好寓意的单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