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274)

现在她明白了为母则强这个词的意义,哪怕忙得辛苦,却比任何时候都充实。

所以她脸上的笑越来越灿烂,对瞧热闹的人来说感染力越来越大,大家听着她说那些货物的好处,还有各种几乎等于白送的优惠,不自觉都过去排队了。

至于为何要去西宁镇,苗婉特地解释了一番——

“西宁镇被烧毁后,新上任的守备青天大老爷他将西宁镇重建啦!圣人老儿给的钱哩!如今人人都吃得起烤鸭,住的都是青砖瓦房,还有商业街,你想买的东西那里都有,反正不要钱,大家要不要去看看?”

大人还好说,凑在前头被苗婉投喂了好多好吃的孩子们齐声嚷嚷:“要!”

虽然都是童声,但声音多了也似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在半空中盘旋,炸开,引得大家心生动摇,忍不住跟着往商超里面走。

等进到装修好的商超里,大家又被震撼了一瞬。

巴音给的这个铺子位置算不得特别好,但是够大,有两层,原先是用来做粮油店的。

北蒙粮油不丰,所以买进比较多,不挣钱,才把铺子给了她。

苗婉直接让人重新装修,一进门就是一整排严丝合缝的柜台。

柜台前面站着的小娘子们,也就是唱唱跳跳的那些小娘子,个个都带着灿烂的笑,让人看着就特别舒服。

而柜台后面则更让人震撼,一排排高大的货架排列整齐,罐子、袋子和系带收拾好的货物都整齐摆放在货架上。

小娘子一次只让十个人进去,一个人发一个带着木头轮子的小车,可以自己挑选货物,每个货物下面都标注着价格,

若是有不识字的,还会有小娘子上前解释。

有面上带着伤或者腿脚有毛病的退伍将士在角落里巡逻,也有护卫在柜台前守卫,没人敢偷抢东西。

也用不着偷抢,苗婉只拿出来三样东西开张——白砂糖、辣椒酱和百花精油。

外头卖的白糖,在镇子上一斗是六贯钱,郡城贵一点要六贯三百钱。

时下一斗基本上是十五斤,在聚福商超全都按斤装,也按斤算,只要二百文一斤,比郡城市价的一半还便宜。

这哪怕质量不那么好,大家也愿意买一些回去,一斤糖可是能吃好久呢。

有钱的一斗一斗卖,没钱的也咬牙买上一斤。

商超前头的小黑板说了,只要买东西就送烤鸭,哪怕烤鸭发完了,也可以拿着烤鸭券去西宁镇领,郡城一只烤鸭可是要至少三两银子才能买到哩!

只要买够一贯钱,白送一贯钱的东西,或者能得一张一两五里银子的西宁镇消费券。

这相当于花一两银子,就能得最多二两五钱银子的东西,这谁会不愿意?

至于家里有棉花或者菜干、粮食的人家,拿东西去西宁镇换,同样是一两银子可以换一两五里银子。

不但如此,百花精油还特地设置了单独的活动。

聚福商超每个月会上新三款精油,只要集齐三款精油,就送烤鸭一只,水晶玛瑙肉一坛,拨霞供一两银子体验券一张。

若是能集齐十款精油,则送烤鸭十只,聚福客栈五两银子消费券,西宁商业街五两银子消费券。

若是能集齐二十款精油,福利翻倍,以此类推,若能集齐百花精油,则能成为乔家终身贵宾,聚福客栈免费吃住,享受所有采购只需一成价格的优惠。

也也就说,集齐百花精油去西宁镇,想在客栈吃住一辈子都行,旁人花二百文买一斤糖,贵宾能买十斤,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而且百花精油也不算贵,虽然比不得黄金露,可也差不多,里面还能看到各种花瓣呢,只要一两银子一瓶。

寻常人家当芳香水用,珍惜点能用两三个月,基本上家中有小娘子的都舍得买一瓶,比乌氏胭脂铺的金丝缕便宜多了。

只要一个月三两银子买全了,水晶玛瑙肉郡城要一两银子一坛,拨霞供每回最少也得吃五钱银子,等于白送的东西得四两五钱银子,比花的钱还多!

但凡是个会算账的,都不可能舍着百花精油不用,去买那十两银子一瓶的金丝缕。

烤鸭很快就发完了,但是还有烤鸭券,大家只要报名,每天西宁镇接待二百人,到了就能领烤鸭,保证人人都有,决不食言。

有人信了,而且家里也有粮食和棉花要换,特地去城门口看了眼。

在西宁镇当值的将士,不是沐休不能进郡城,都在郡城外等着,一人牵着一匹驼马等着,看起来非常有架势。

旁边还有人举着聚福商超招待处的牌子,可见不是说谎话。

动心的不少,好些都相约着一起,带着家里能卖的东西往城门口去了。

与此同时,兀良哈氏府中宴席正酣,苏日娜虽然跟阿古拉冷战了一阵子,但阿古拉过来道歉,她也不想便宜了府里的贱妾,两个人还是重归于好。

今天苏日娜帮着招呼许多权贵家中的夫人们,自己收拾的特别漂亮,而且还用上了乌氏胭脂铺的货物,想着走一波夫人带货。

夫人们确实感兴趣,只是没想到,刚起了个头,宴席都还没吃完呢,好些人家就来了婢子。

都凑到各家的夫人们耳边说了些什么。

只见好几位夫人瞬间眼神就是一亮。

“当真?”

“在郡城吗?”

“今天开张?”

有人坐不住,地位高些的起身就走,有些不好拂了兀良哈氏的面子,但也派了身边的婢子赶紧去办差事。

不知为何,苏日娜心窝子突然一沉,下意识就觉得,此事一定跟苗婉有关。

作者有话说:

注:歌词来自《最炫民族风》,魔改了下。

第114章

苗婉上辈子小时候,听村里大喇叭总在唱《驼铃》,她就一直很盼着能见到骆驼,听一听驼铃声,毕竟她的家乡听说就有人养骆驼。

可直到她穿越,也没见过驼铃,只在电视里听过。

送给军营的驼马自然是不能这么招摇的,但是在郡城和西宁镇之间往返的队伍倒是能用上。

苗婉毫不犹豫就让杨阿达给打了两百个驼铃系在骆驼上,走动起来,一连串的驼铃声能响出去很远。

一开始学着赶驼马的百夫长有些质疑,“铃铛若是引起贼寇的注意,引了人来却是不美了吧?”

做生意又不是打仗,真要伤着人,死上一两个,这买卖差不多就毁了。

苗婉不这么觉得。

她掰着手之手数,“你们吃得好,穿得好,武器也比贼寇好,功夫也不比他们差吧?”

等打贼寇打出了名,所有贼寇都闻驼铃而逃,旁人听见驼铃就想到西宁镇商业街,也算是个名声效应了。

百夫长有些迟疑,话是这么说,万一寡不敌众呢?

前头乔瑞臣调集两营军马都轻而易举,实则是骑都尉和宁远将军见过乔瑞臣手持过圣人印信,给他面子。

守备身为六品官,调动兵马绝不可超过当地驻守十出其一,也就是五百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