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24)

还好有鸡杂和鸭杂,这个也特别好吃。

等食材都收拾好,差不多也快午时,苗婉让乔瑞臣将猪骨汤分别倒在两个空置瓦罐里。

家里瓦罐少,除了熬药那个全占上了,回头做肥皂也不够用。

苗婉忍不住又给乔瑞臣安排了活儿,“相公你明天去瓦市采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卖瓦罐的好不好?最好是能买几个大瓦罐回来,粗瓷盆也要。”

“好。”乔瑞臣没二话应下。

今天出去一趟,地窖还是空着,他走之前怎么也得把地窖填满些才行。

苗婉对乔瑞臣听指挥这点特别满意。

外头天冷,甜菜糖已经开始发硬了,她给婆婆和乔蕊都喂了甜菜糖,反手也塞给乔瑞臣一块——乖乖的,跟着苗世仁干,有糖吃。

乔瑞臣愣了下,含着糖抬起头。

苗婉甜甜的笑出两个小酒窝,弯起的杏眸里像是有星光在闪动。

这还是乔瑞臣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妻子有多美,他莫名耳根子有些发烫。

一旁耿氏发现了,跟着笑弯了眉眼。

原先她还怕苗婉和儿子跟以前似的亲近不起来,现在看来,离开京城反倒是好事儿。

儿媳妇放开性子后格外招人疼,儿子也不错,虽然瘦了许多,可也是温润如玉的清隽郎君,两口子真是不能更般配了。

苗婉不知在婆婆心里,她一个崽崽还没生出来,后头一连串崽崽都已经有影儿了,只顾兴致勃勃取出用精油换的香料炒麻辣料。

乔家有病人,张家还有小孩子,不能都做麻辣口,今天也没有签子,就当麻辣烫和关东煮吃好了。

婆婆买的香料里有八角、桂皮和香叶,又从药堂买来甘草和陈皮,她买了丁香、小茴香、孜然和肉豆蔻,加上刚做好的甜菜糖,足以做出丰富的麻辣料汤。

家里没有茱萸油,但茱萸本来味道就重,用油爆炒出辛辣味道来,对没吃过麻辣串的人来说已经足够。

麻辣串用辣椒和麻椒做是最地道的,辣椒现在还不见影子,麻椒长在南方,北方花椒比较多。

但这两样都属于花椒科,用处理茱萸的法子,将花椒的麻味儿给熬出来也可以。

花椒没有那么麻,可比起青色麻椒,会更香一些。

在处理这两样的时候,耿氏和乔蕊就在厨房待不住了,一个劲儿的打喷嚏,眼泪汪汪跑出厨房。

连乔瑞臣也受不住刺激,见苗婉也眼眶发红,赶紧起身让耿氏找了帕子给苗婉,把厨房门给打开,这才好一些。

苗婉也没想到会这么刺激,她自己做过好多回麻辣串都没事。

但口水横流也挡不住原身没经历过这种刺激,戴了棉帕子她也不敢关厨房门。

于是张家人一窝蜂都跑过来了,小孩子们受不了这个味儿,但大人离远点还好,尤其是孙氏。

等香料都放进去炒的时候,旁人呛得进不了门,只有孙氏眼神放光进厨房帮苗婉干活儿。

一帮人只能眼巴巴看着俩大肚婆在灶台前挥斥方遒。

麻辣料炒好后,淋上猪油,用大火熬得上方微微冒烟,苗婉将瓦罐的猪骨汤倒进铁釜。

“滋啦啦——”汤与油接触,发出激烈的声响后厨房瞬间安静下来,可所有人都瞪大了眼。

浓浓的骨头汤与滚烫麻辣料油粗暴碰撞,激发出了这锅料汤所有的鲜香味道。

刺激的辛辣焦麻被骨头汤温柔覆盖,消弭了呛人味道,余香绵长。

两股香气掺杂在一起,叫本来就饿的众人肚子都开始打鼓。

“阿姆,咱上午担心啥来着?”张大壮下意识擦了擦唇角,没摸到口水,还是忍不住空吞咽几下,才恍惚着问。

有这个还用怕卤肉不好卖?干啥非跟卤肉过不去,学一回熊不行吗?

这比卤肉味儿还勾人!

瞧他阿达,已经大跨步进了厨房,脑袋都快贴灶上了。

张娘子缓过神,看苗婉和孙氏分别往瓦罐和铁釜中放各种食材,狠狠松了口气。

不理会傻乎乎的儿子,她冲大儿媳笑开了花,“我感觉,咱家得尽早换个大点的钱匣子了。”

于氏猛点头,婆婆说得对,这种女人的直觉,她也有。

作者有话说:

小苗董:坚决不熊,卤货做麻辣串串更香!

为什么不做麻辣烫要做串串是有原因哒,很快就会讲啦~

甜菜糖和麻辣汤料制作方法查询自百度。

咦呜呜求评论求白花花的液液,宝贝们给枸杞点存稿爆更的动力叭QAQ

第17章

没有签子的麻辣串串做好时,从前天凌晨就开始下的大雪终于停了。

乔瑞臣抽空扫了屋顶,又清出一条道,其他地方全都白皑皑一片,冷是冷,但被遮住了老旧痕迹的宅子看起来格外干净明亮。

大家也不讲究了,主要是人太多,乔家小宅院也讲究不开。

为了照顾孕妇,让过女人和孩子坐在桌前吃,男人们都端着碗蹲在堂屋灶头旁。

门口的雪光衬得他们粗瓷碗里的汤汁和食材更加色香味俱全,都唏哩呼噜吃得起劲。

被乔瑞臣剁碎后又大力捶打过的肉丸子,咬开还有点弹牙。

筋道的肉香和蔬菜的清甜滚入口中,让人鼓动着腮帮子使劲儿造的时候,还忍不住唇齿生津,恨不能多生一张嘴吃更快些。

寒冬时节,滚烫又刺激的辛香麻辣食物,配上浓浓肉香味儿的骨汤,吃下去让人浑身发烫,似乎能暖进心窝子里。

西北人大都能吃茱萸,大人们吃的嘴唇又红又亮,配上张屠夫拿来的烈酒,谁不想拍大腿喊一声爽呢。

孩子们连带被香味馋醒的乔盛文虽然不能吃麻辣味儿,但骨汤添了肉豆蔻和甜菜糖,煮出来的肉丸子和蔬菜糕也是清甜鲜香,让人越吃越想吃。

若不是耿氏记着相公要喝药拦住,连乔盛文都得吃撑,这让前户部侍郎特别不好意思。

这样张家人反而自在了许多。

本来张家觉得,乔盛文父子这当过大官的跟他们老百姓不一样,总有些敬畏心在。

现在看来,都是干起饭来不抬头,吃完一抹一嘴油的同道中人,那就甭拘束了。

张二壮负责瓦市的摊子,也不知是喝多了烈酒还是激动,红彤着脸开口,“阿婉,咱后头出摊子就卖麻辣串吧?这个冬里比卤肉可好卖多了。”

张三壮想的更妥帖些,“我们酒楼还要卤货,大不了咱每天少做些,反正提前一天将麻辣串都备好,第二日少做些卤货应该能忙得过来。”

说到这儿,张三壮问出了大家伙的疑问,“今日这样既好吃又方便,到时麻辣汤和骨汤分开热乎乎煮着食材,谁要吃咱直接捞出来就是,为啥要叫串串?”

串在哪儿呢?

苗婉也想过做麻辣烫,不过思来想去还是串串更合适。

“用签子穿起来卖,按串收钱多方便,一来客人可以选择自己想吃的东西,二来放在锅里的签子不免有些油污,咱们可以准备香胰子和肥皂香皂在现场,供客人们清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