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152)

牡丹之二乔胭脂,红光满面,富瑞当头,价五两一盒,二十赠一。

牡丹只二乔口脂,鲜艳如火,庄重大气,价五两一盒,二十赠一。

苏日娜也来了,本来还坐在马车里,这会儿也坐不住了。

她比旁人知道的都多,也见过于氏她们原先什么样儿。

西北妇人脸上大都有晒斑,于氏和孙氏她们也不例外,可现在虽然没有上白妆,脸上干净得跟瓷器一样无瑕,那眉眼,那嘴唇,都不一样了!

她现在是真信了,苗婉说的能做出比她价值百金的货物更好的东西,而且苏日娜自己也能用!

她带着婢子匆匆进门,直接找上阮嘉麟。

“有多少货我全要了!”

旁边有行商听见不乐意了,“嘿……先来后到懂不懂?咱还跟这儿等着呢。”

苏日娜扭头解释,“我是千金楼的东家之……”

“恁是东家恁还跟咱抢货,那就更不该了,没恁这么做生意的呀!”前头订货最多的登州商人也不干了。

阮嘉麟见苏日娜梗着脖子有想要替千金楼招黑的意思,赶紧上前打圆场。

“贵客别急,两位都是咱千金楼会员,拥有比旁人先买的权利,您先上楼喝茶,我这就叫人给您介绍新上的货,保证有货。”

等俩人跟着孙氏上了楼,阮嘉麟这才擦了下额角的冷汗,转头看苏日娜,“兀良哈夫人,咱开门迎客,您若是把自个儿当东家,可不敢这样跟客人顶着来。”

这点人情世故苏日娜还是懂的,只是她觉得自己没必要低头。

“咱说好的,有货要先供给我乌氏胭脂铺,我也是实话实说而已。”

阮嘉麟笑容淡了些,“敢问兀良哈夫人,您跟谁说好的?我怎么没听我们东家说呢?”

苏日娜:“……”上回先给她供货了啊。

“您先楼上请,让大嫂给您介绍些新品,甭管要什么,跟上回一样。”阮嘉麟也没跟苏日娜多计较,这女人看着就不好惹,点几句,回头还是交给妹夫来。

“上回也是您跟其他贵客一起出货,当初乔家定下千金楼的名字,可不是冲赚钱来的,而是一诺千金,说好了会员优先,咱不能给人落下口舌。”

苏日娜没意见,左右行商也不是为了跟她抢生意。

上回她就发现,除了零星几个走街串巷的,其他人都入关了。

后来她也想明白了,千金楼卖的东西都不便宜,能买货郎东西的人家,少有舍得花这份钱的。

只要她不被排在后头就行,苏日娜冲阮嘉麟点点头,骄矜地跟着于氏上了楼。

因为妆粉和胭脂价格比较低,而且只针对女子,行商都是大老爷们儿,即便知道这东西商机不错,但也没前头抢货那么热络,当天流水只有五千两上下。

晚上阮嘉麟说完后,自己都愣了,“我都没想过,有一天我能对着五千两银子说‘只有’……”

他看起来感触颇深,自阮嘉麟懂事后,家里其实就已经开始败落了,他没像大伯和他爹那样经历过阮家万贯家财的时候。

百般感叹,眼眶都红了。

苗婉虽然不是原身,但知道阮家败落的原因有原身母女俩的缘故,有心想要提提奖金的事情,安抚表哥一下。

谁知阮嘉麟红着眼眶‘啪’一声拍在大腿上,“这感觉真特娘的舒坦!”

苗婉:“……”

她面无表情,“表哥再大点声儿,我闺女都叫你吓醒了。”

既然舒坦,那奖金就等月底再说吧。

阮嘉麟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可是苏日娜那副强硬要货的姿态,他还是提了一嘴。

“我倒不是说不乐意卖给她,可她明明知道是两家合作的生意,在客人面前还那般肆无忌惮,我在江南也见过这号人物,人家高高在上,没将咱看在眼里呢。”

苗婉算了算时日,大气地挥挥手,“没关系,让她高高在上,毕竟她能高兴的时日也不多了。”

阮嘉麟:“嗯……嗯?啥意思?”

苗婉嘿嘿笑,“过阵子你就知道了。”

阮嘉麟见表妹神秘兮兮的,也不多问,反正早晚会知道,他高兴地提起另外一件事。

“今天兀良哈二爷也过来了,倒是带了个好消息过来,找到大伯和我爹他们了!他们脚程还挺快,追上人时,他们已到了京畿一带,看了咱们俩留的信,跟着商队往西北来,算着时日大概再有半个月就能到。”

果然是个好消息,苗婉高兴极了。

她今年陆陆续续让公爹和相公跟巴音定了许多的羊毛。

从乔瑞臣那里得知兀良哈在北蒙的部落,旁边就有个大水泡子,她心里一动,还请巴音能者多劳,连鸭子也给养了。

反正养多少她要多少,聚福食肆冬天可以上烤鸭,跟拨霞供轮换着让客人尝鲜,全都不用他们拔毛。

等阮家人来了……羽绒服羽绒被也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好事是一件接一件,地里的收成出来后,张伯当场就激动地晕了过去,缓了一日才跟所有人押送粮食进西宁镇。

吴伯他们也激动地够呛。

“东家您知道,上等田的亩产有多少吗?竟然足足有五百二十斤!!!”

吴伯几乎是喊出来的,这会儿说起来,脸色还激动的涨红一片。

虽然前头他就猜亩产得有三五百斤,可那是往好了想,而且五放在后头,是觉得能占个中间数儿就顶天了。

要知道这些小麦可是买地之前种下的,要是种地之前就施肥,岂不是能有更多?

苗婉经历过后世普通亩产就能千斤的事情,比旁人都要淡定些,但是也高兴。

这时候的粮种不行,江南一带亩产五百斤有可能,西北的地大多是三·四百斤就算好的。

如今每亩地多出来一百斤,十亩地就是一千斤,要是分出去,够一个村子的人过冬了。

苗婉问:“其他的地呢?”

张伯闻言裂开了嘴,“我高兴就高兴在这儿,东家大喜啊!中等田里的甜菜亩产一千五百斤!大豆亩产也有三百斤,丘陵普遍产出都挺好,杂粮亩产有三百斤的样子,这放在以前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甜菜分量重,过去亩产能有一千斤左右,大豆过去能有二百斤亩产就不得了。

来送粮的所有人都是一脸激动看着苗婉,甚至都想着,就算乔家地租比别的地主高,他们也要给乔家种地。

哪怕收一大半,剩下的也比原先的一半儿多啊。

苗婉算了下,三斤甜菜能出一斤糖,去掉叶子和多余的部分,只能剩下七成的重量,十亩地也能出七千多斤糖,差不离能有六百斗。

三贯钱一斗糖,这就是一千八百两银子。

这么算起来,苗婉都忍不住深吸了口气,若不是现在粮食都还不够吃,她真想把所有买下来的地都种甜菜。

如此一来,苗婉突然灵机一动,“你们先等一下,等会儿让我爹把章程给你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