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若为妃(243)+番外

“主子,让我来吧!”拾一见状,连忙过去,想要帮罗云扶住疯子,这么个又脏又臭的人怎么可以近娘娘的身呢?

罗云朝拾一挥了挥手,并没有理会,而是伸手搭上了疯子的脉,轻声细语的哄道:“你安静些别动,我帮你瞧瞧可好?”

疯子似听懂了,又似没懂,兴奋的蹦了两下后,总算是看明白了罗云让他安静的手势,于是这才闭上了嘴,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任由罗云给他把脉。

片刻之后,罗云终于放下了搭在疯子脉上的手,她不由得一声叹息,收回定定望向他的目光,喃喃而道:“没想到,你竟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第一百零六章:筹集钱粮

“主子认识他吗?”拾一再次奇怪的朝那疯子望去,怎么也想不明白罗云会认识这样的人。

罗云并没有回答拾一的话,她继续定定的望着那疯子,片刻之后终究还是忍不住拔开了散落在那张脏乱不堪的脸上的头发。最为显眼的便是右侧脸颊那块大大的烧伤痕迹,那因为感染而化脓的皮肤格外的触目惊心。

她愣了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没遇到也就罢了,可偏偏今日却让她撞到,考虑了片刻她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拾一,你先带他去找个地方安置下来,找人照看好他,再请个郎中替他看一下脸上的伤。等一切安排妥当后再回宫复命!”罗云转头看向拾一,吩咐他先行带这人去安置。

拾一有些不太情愿的看向眼前的疯子,然后又朝罗云道:“主子,属下还是先行送您回去吧,至于他,一会再安置也不迟。”

“不必了,马上就到了,我自行回去便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罗云语气稍微硬气了一些:“你照我的吩咐做便行了!”

说罢,她转身牵起自己的坐骑,准备先行离开。谁知人还没有走出两步,那疯子便在后边大声的朝着她叫了起来,声音十分的焦急、不安。

罗云停了下来,再次走向那疯子,微笑着安抚道:“你乖乖听话,过几天我再去看你,可好?”

这回疯子似乎听懂了罗云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嘴巴里依依呀呀的嚷了几句,像是在抱怨什么。那双眼睛此时如同孩子般纯净,还有几许淡淡的委屈。

罗云想了想,伸手理了理挡住他眼睛前的头发,自顾自的说道:“你一定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了,这样吧,我帮你取个新名,就叫重生。可好?”

听到罗云朝他说话,疯子顿时安静了不少,他歪着头愣愣的看着罗云,半天过后竟点了点头,末了还冲着她笑了起来。

罗云知道,他应该是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是便也朝他笑了笑,接着说道:“重生,我现在有事要去办,如果你乖乖的话,我保证一有时间便马上去看你,好吗?”

重生听罢,好半天终于又再次点了点头,罗云见状再次交代拾一好生找人照顾好他后,便不再说什么,骑上马独立朝皇宫方向而去。

罗云并不知道,此时楚砚正率着朝廷众臣在皇宫大门口等待着她,所以,当马儿跑至宫门,见到站得满满的人群时,她这才明白了过来。

她连忙拉住缰绳,让马儿停了下来,翻身下马朝站在人群正前方面带微笑看着她的楚砚走去。

整齐而洪亮的恭迎声从不同的方向响起,那一双双不同的眼睛都带着同样的敬畏,隆重的迎接着他们的皇后凯旋。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与朝臣亲自于宫门迎接,实在是让臣妾愧不敢当!”罗云并不喜欢臣妾这词,平日里从未这般自称过,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下,她亦并不打算为这个暂时的自称而坚持什么。

楚砚快步上前,双手扶住即将行礼的罗云,自豪的说道:“皇后巾帼不让须眉,临危受命,独赴险境,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化解内忧,实在是智勇双全,功不可没!今日寡人与众臣一并前来迎接你,谢谢皇后为西楚江山,为西楚百姓所做的功绩!”

“皇后大义,西楚之福!皇后大义,西楚之福!”整齐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楚砚微笑着牵起罗云的手,拉着她穿过一阵阵欢呼声朝一旁的龙辇走去。

“砚,这个时候怎么想起搞这些来了?”罗云坐在楚砚身旁,小声的朝故做正经的楚砚道:“这可不像是你的作风。”

听到罗云的问话,楚砚不再那般故做正经,转而伸手揽住罗云的腰,将她轻轻一带让她紧挨着自己,他爽朗一笑,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的骄傲:“吾妻智英无双,不输天下人任何男儿,如今为国立下大功,自当受此殊荣,让世人传颂!”

罗云听罢,不由得笑了出来:“好了,你的用意我明白了,现在已经达到目的了,你也不必再如此咬文嚼字,一本正经了。”

楚砚也不理什么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径直将罗云搂入怀中,满脸柔情:“我的云儿并非一般妇人,自是不必拘泥世俗。以后他们都会知道,皇后愿意参与朝政方乃西楚之福!”

“那是因为砚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有夫如此,实乃我幸!”罗云认真的说着心中的话,那抱着自己的人便是这世上最爱她,亦是最懂得如何爱她的人。

皇后再次回宫,使宫中的原本紧张不已的气氛也暂时缓和了一些,然而,越来越紧张的边境矛盾使得整个朝廷陷入一片争吵之中。那明明是一触即发的战事,却又不知道到底何时真正开打,拖得人的心都慌乱得很,甚至有人竟提议干脆直接与南月议和算了。

“笑话,现在就先行提出议和,这不是不战而降吗?”楚砚一脸的气愤,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罗云:“难道他们就真不知道南月的胃口有多大?除非我们俯首称臣,否则什么样的条件也无法塞满他们的胃!”

罗云接过奏折扫了一眼,什么也没说,直接拿起沾着朱砂的笔在上面批复了一句话,然后再次递给了楚砚。

楚砚定眼一看,不由得笑着念了起来:“卿可不丢一城一人而平息两国战事,寡人自是求之不得!”

“云儿这个批复倒是有力得很,估计以后再没有人提议和之事了。”楚砚将那本奏折合上,放到了已批复的一堆里面。

罗云又帮楚砚从另一堆奏折里挑出了几本递给他道:“砚还是看看这两本吧,战事虽然重要,但民生亦不能忽略,楚北三城饥荒严重,再不想办法解决的话,只怕会逼民而反的。”

前些天,罗云吩咐那几个负责送发奏折的官员,让他们按照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情况,以及轻重缓急等等,分门别类的将奏折分类放好,这样楚砚批阅起来便一目了然得多,而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她也可以帮着看一下,若是无关紧要的事便直接批复,而如果比较重要的则会再交给楚砚过目。

楚砚看完罗云递给他的奏折后,脸上眉头皱成了一团:“楚北的饥荒早已派专人前往,也筹集了不少的钱粮,只是因为灾情实在是太过严重,所以那些钱粮也只是杯水车薪。如今各处都要用钱,国库早已入不敷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