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作精大 小 姐,带糙汉发家致富(266)

陈安安想了一想。

“你让我考虑一下。”

虽然同样是生产队,可是生产队和生产队是不一样的。

有了刘敏华的关照,自己应该在那个生产队相对来说好一点儿。

她不是不想去城里,想去城里。

她是不想接受这个工作,是付美华帮自己安排的。

不想自己也是作为一种交换,放弃傅淮安。

可以出于自己的本心和道义放弃傅淮安,给傅淮安自由,但是绝对不是因为利益交换,自己放弃傅淮安。

陈安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了上级领导这件事只能上级领导来做主。

陈安安已经下定决心,即使自己给傅淮安自由,也绝对不是迫于付美华的压力,所以她不希望和付美华有任何的牵连。

上级领导听到陈安安的意思,眼神里有些同情。

这种事情经常会遇到。

陈安安目前的身份很尴尬,的确会连累傅淮安,如果陈安安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他们还是很乐意帮他们完成这个手续。

离婚的手续办的很快,不需要傅淮安本人在。

领导已经做了决定,只要签字盖章,他们俩的手续很快就办完。

陈安安拿到了自己的离婚证,这会儿的离婚证其实就是一张纸。

不过她的身份已经成了单身。

陈安安又去联系了刘敏华,很快就把小院儿里的自己的行李收拾了一下。

看了看这自己生活了几年的小院子,在这里留了自己深厚的感情,可是她要离开了。

翠芬嫂子把陈安安送上了火车,翠芬嫂子落了泪。

这个年头儿好人不一定有好结果。

虽然不知道原委,可是翠芬嫂子知道傅淮安和陈安都是好人,可是两个好人却不能在一起过日子。

陈安安随着刘敏华下了火车,又转了好几趟火车,才来到了这个小村子。

看到这个小村子的时候,她不由的松了口气,其实说是村子,但是这是一个城市的郊区。

准确的说这是北方的一座小城市的郊区,所以郊区有很多村子,相对来说这里离市区很近。

条件虽然也很恶劣,这里很冷,但是比起当初的大西北来说已经算是很好,起码人家这里看到的房子都是泥胚房,并不像原来他们当初看到的那些地窝子一样。

刘敏华直接把他带到了村里的大队部生产队长一看就是刘敏华的哥哥,两人的长相居然有七八分像。

刘炳华听了弟弟的话,给陈安安办好手续只是叹了口气。

好好的一个城里姑娘跑到他们村里来当农民。

这年头人家知青都回城回的差不多了。

这姑娘在村里很难安排,说住到知青点儿吧。

知青点儿就现在一共只剩下俩知青,而且还都是男的,一个女同志住在那里也不方便。

一个单身女青年住在村子里,谁家也不会乐意让这么一个姑娘住在他家,因为一看对方就知道这是干不了活儿的。

刘炳华叹了口气,把陈安安安排到了自己家。

这是弟弟的人情,当然是自己来还。

第286章

刘敏华已经离开,陈安安跟着队长来到了他家小院儿。

一看到这个院子,陈安安就想起了她和傅淮安的那个小院子。

这两个院子其实差别还挺大,生产队长这个院子虽然也是砖瓦房,但是都是用的旧砖瓦,也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

院子里一共是五间房。

院子挺大,一半儿的院子种着菜,另外一半儿院子养着两只鸡。

院子里拉着绳子,绳子上晾晒着衣服。

陈安安跟着队长一走,进来一个年轻媳妇儿正在院子里洗衣裳,看到他们急忙站起身。

“爹,您回来了。”

刘炳华有45岁。

按照这个年龄来说,在村儿里的确是儿媳妇儿已经有了。

普遍村里人结婚早,16岁结婚,如果生了孩子的话,儿子在16岁结婚的确不光是可以有儿媳妇儿,还可以有孙子。

刘炳华看到女人介绍道。

“这是我家老大媳妇儿,叫荷叶,这个是陈安安,是来咱们生产队落户的人员。

现在还没有住的地方,暂时在咱家住的。

等一段时间,我找到给她找到合适的地方就搬走。”

荷叶一听这话愣了一下神儿,脸上带着几分不情愿地说道。

“爹,咱家这么多人,让她住到哪儿呀?”

“我和大生一个屋,还有俩孩子,二生和三生挤在那个小间里,另外一间是大春儿和二春儿。

您和我娘还住着一间,您说让她和谁住啊?

大春二春儿倒是可以,可是大春,二春那个屋子本来就小。

那一张床俩人本来就挤,如果再加上一个人,那不得挤到地上。”

看了一眼厨房。

“实在不行就只能在厨房里给她搭一张木板。”

显而易见,陈安安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也不受欢迎,人家没人喜欢自己来打扰别人的平静生活。

刘敏华是应哥哥的要求照顾自己,而刘炳华完全是因为弟弟的关系照顾自己,她不应该给别人添麻烦。

村里的情况一眼就能看到,自然知道这种情况之下,家家户户周的都不宽裕,自己去了谁家都一样。

况且她这种情况想要独居也没那个可能,村里不会为了她一个人专门给她分一间房子,村里也没这个条件。

“刘队长,要不然这样家里住不开,我还是出去住吧!

您看咱村儿里有没有那种孤寡老人?

老太太一个人住的五保户,家里没有亲戚朋友,这样我跟老人一块儿做伴儿。

也能顺带着有个住的地方,也能顺带照顾老人。您看怎么样?”

刘炳华自然知道自家的情况,他把陈安安领回来也的确是有点儿为难。

难怪儿媳妇儿不高兴,放自己也没法子,估计自己媳妇儿都不会高兴,家里实在是挤不开。

“你说的村里还真有这么一户人家。”

“这位老人我们都叫她刘大娘,其实原本也有家有丈夫,有孩子,可是丈夫和儿子都上了战场,最后全都没了。

娘家和婆家的人本来就人少,再加上这几年死亡的亡,基本上就剩下她一个人。”

“老太太年岁大了,今年有83,不过精神还挺好,能自己做饭,自己自理。

平常就是村儿里按照五保户的标准给分粮食也不用上工,县里每年都有补贴。

家里倒是房子还行,有两间能住的开。”

刘炳华话说到这里,却没往下继续,陈安安立刻就明白,估计这老太太恐怕脾气不好。

有这种好事儿,村里人怎么可能不惦记老太太的这份家产。

老太太至今一个人住,就证明这老太太不好相处。

“就是老太太吧,脾气不好,有点儿古怪,而且是那种直脾气,有啥话立马就开骂。

而且你别看老太太80多了,老太太有劲儿着呢。

打人也没问题,你村儿里年轻小伙子都不一定是老太太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