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国货群(205)+番外

冯大姐的心里也提起果树的情况,现在她俩从村里光是青壮劳动力就雇了五六个,去年又开辟了一片果树园,和城里的罐头厂签了合同,每年大部分的果子都有了着落。

村里羡慕嫉妒的不少,她家儿子才多大?就有媒人上门要定娃娃亲的。

冯大姐自然全都回绝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定娃娃亲呢,还不是看上了他们家这两年过的红火?要是哪天不挣钱了,先变淡的就是这群人,冯大姐也八卦,大家都是一个村住着,每家的情况都了解,她告诉唐兰,顾家现在也打算做小生意呢。

靠着每家每户地里的粮食发不了财,现在村里人脑子也活分起来,有跑去镇上买馒头的,手艺好的有做木匠卖家具的,还有人采蘑菇拿去城里卖的。

各家都有各家的办法,尤其是在冯大姐家果园的冲击下,南坪村的年轻人都坐不住了,想当初冯大姐夫妻俩说要承包荒山时,整个村的人都看她俩笑话,说什么荒山白给钱都没人种,他们还花钱承包?

可是现在呢?果树挣钱了,冯大姐家里买了电冰箱、洗衣机,还有大屏幕的彩电,别人只从电视里见过的电器,人家都搬进了自己家。

话说回来,赵玉珍还跑来找冯大姐借过钱,说什么都是同村的,有困难希望能帮帮忙,冯大姐就算把钱扔到水里也不会把钱给顾家人。冯大姐说,幸亏他们一家搬走了,不然肯定会骚扰不止。

顾家人现在在村里的名声也不好,多年前做的丑事全村人都知道了,纵然赵玉珍脸皮厚,路上村里人指指点点的也难受,就算是迁怒唐兰,现在人不在丹阳市,她也寻不到。

唐兰眼不见心不烦,离开了那群麻烦,日子才过的滋润呢。

冯大姐说,挣的钱后来又都投了进去,所以分成不多,等明年果树卖钱了再分她。

一千块钱,在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唐兰当初不过是投了一点点钱进去,真正果树的栽培和管理自己都没伸过手,都是靠着冯大姐夫妻俩一点点的做起来的。

唐兰把钱存进了银行,前几天胡同里的邻居聊天说,有一个老太太,所有的钱都不放进银行,说觉得不靠谱,全部的存款用软布包起来放在了房梁上,结果过了几个月去看,钱都被耗子咬成小块了。这件事也成了反面例子,告诫人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存钱。

黄爱国一家只待了三天就回了丹阳市,连北京有名的景点都没转完,只去了□□和故宫,本来以为时间来得及,唐兰也就没把行程安排的太满,没想到回去的这么突然。

黄爱国单位有事,好像是有什么大的变动,电话里也说不清楚,第二天黄家人就匆匆的回去了。

现在通讯不方便,还是黄爱国留了顾茂晖办公室的电话号,不然去了外地,连人影都找不到。

黄爱国从丹阳市带来了一些是熏肉,唐兰给隔壁的邻居每家少分了一点,分完之后,家里还剩下三斤。

罗桂芝送的心疼,不过她又道:“大家都是邻居住着,咱们刚来也没少帮忙,这次有点特产,分点就分点,咱们自己家少吃一点。”

现在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不少,额外隐形的收入很多,其实顾茂晖每个月的工资就足够生活了,罗桂芝在食堂工作,时不时的能带回来一点饭菜,基本上一顿足够吃,外面有悄悄卖鱼卖肉的,买上三五斤够吃好几天。

唐兰喜欢喝汤,猪大骨并不受欢迎,罗桂芝三毛钱能买到好几根,大骨棒加上土豆、玉米用砂锅炖,熬出来的骨汤香香的,飘满整个院子。

现在富强粉供应多了一斤,每星期都会少包一点饺子,全用精面也舍不得,罗桂芝往里面掺上一点玉米面和荞麦面,富强粉少放点,只为了改善口感。

什么年代都有过的富裕的人,唐兰看房去过一家,也不知道人家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全都有,要知道这会儿的空调主要靠进口,价格贵的咂舌,很少有人用,有句话说的好,冰箱空调洗衣机,买得起用不起,就算是花钱买了,但是每个月的高额的电费也令人苦恼,这会儿可没有什么省电的技术,这几样电器都烧电的要命。

唐兰是中午去的,主人留了一顿饭,她看得出来,饭菜并不是精心准备的,也就是人家平时饭桌上的水平,五个人,六菜一汤,四个硬菜,汤是排骨山药汤,饭后还有甜点咖啡喝。

唐兰恍惚间,还以为自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呢,这个条件,唐兰再用几年也追赶补上。那顿饭吃完,唐兰晚上回家再吃自己家的,味同嚼蜡,就算罗桂芝厨艺再好,也比不上人家食材调料的丰富啊。

唐兰以前一直觉得,这个年代都是穷人普通人,但她自从做了中介的生意,去过一些房主的家里,她开始意识到,不管什么年代,有钱人都不少,只是圈子未到,没发现而已。

唐兰也想做超级有钱人。

第157章 《少林寺》

当然, 唐兰也只是想想而已,她喝了一碗小米粥,打算骑自行车去店里看看。

唐兰来北京之后, 也没找工作, 每天就是店里和家里两头跑,在这一个朋友也没有, 她忍不住怀念起了丹阳市, 在那里, 还有几个好朋友呢。

除了自己家人,唐兰接触最多的就是那些客户,到了下半年卖房买房的人渐渐多了,每家的理由各有不同, 想卖房的大部分都是手里需要钱的。

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自然是眼馋那些做生意赚了大钱的, 也想下海经商,都是普通人家也没有太多的存款,只好把目光放到了上辈儿留下的房产上。

一间房子转手卖最少能赚几千块,这个时候可就是天价了, 做个小生意起步钱足够用了,还能剩下不少。

唐兰每当做这种生意时都会觉得惋惜,这会儿没人把房子当成是多珍稀的东西,就是住的地方嘛,有地方住就行了,留太多也没啥大用。

公家分房的理念深入大家的想法里,也不用给儿子留房子, 等以后自己上班了,单位自然会给分房的,一分钱不用掏。

首都毕竟是个大城市,人多机遇也多,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有本事都能赚到钱。

就说唐兰最近联系的这家房主,家里两个院子,一个一进一个二进的,北二环边儿上,只留下一个一进的自己住,大的准备卖了换钱。

唐兰觉得肉疼,虽说按照现在的价格,这个房子卖的不亏,可是再多个二三十年,保存这样完好的一个四合院,那可是难得一遇啊,得升值好多倍,有一套房子,几辈人都够花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虽说时代有局限性,但身处当下,做的也是对于自己而言,最好的一种选择而已,唐兰带着买家来看房,双方商量了三四天总算敲定了,卖房是大买卖,动辄数万元的进出,肯定要谨慎一些。

唐兰拿到了一笔不菲的中介费,唐兰发现,买房子的人群有一大部分都是归国的华侨,国外现在的生活水平比国内高很多,外币兑换之后,国外挣的钱足够在国内过的很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