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88)+番外

“还请母亲在闵王府那里多费心,替儿子多争取一些时间,其余的事情,儿子已经有了成算。”

淑惠长公主看着次子恳切的言辞和表情,闭了闭眼,道,“我不管你有什么成算,但你要记住,这世间的感情之事是最不可勉强的。”至于儿子会不会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淑惠长公主知道依照次子的品性,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所以也就没有嘱托。

这是她对自己儿子品行的了解信任,也是对自己和丈夫教养结果的自信。

“阿娘放心,儿子明白。”沈长映恭敬地应道。

沈皎听到这样的对话,觉得自己的一颗好奇的八卦之心,正在冉冉升起,她相信,这其中的故事一定精彩无比,她决定以后每天都要听细雨讲故事了。

淑惠长公主对于这个儿子的这句话,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她觉得无论自己还是不要寄希望于倒霉的次子身上比较好,她还是先将王婶和闽王世子妃搞定,再让沈邦靖跟闵王叔和闵王世子套套近乎,推销一下儿子比较好。

这凡是都要做两手准备不是?

对于这个话题,淑惠长公主觉得很是心累,不想再进行下去,便开始继续聊起今日的杏榜之事,“阿赜如今是会元,依照他的才学,想来会试绝对会有个极好的名次。”

“阿赜的才学向来为那些崇文馆的学士所赞扬,到时打马游街也是极有可能的。”对于最后殿试的结果,沈长映并不敢直接说死,其实依照他看,卫赜进士及第是必然的。

在大齐,殿试的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所以在沈长映看来,卫赜必然位列一甲之中,打马游街是必然的。

淑惠长公主点了点头,笑着道,“若是如此,到了那日,这京中的姑娘还不得早早起来期盼着,一睹卫郎的风采。”说完,看向身边的女儿,见她在自己提起卫赜时表情并无不同,顿时放下了心。

她的阿皎已经满了十岁,马上就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她怕其和卫赜那样的少年朝夕相处,生出什么心思。

这些年卫赜待阿皎的用心,她知道,一开始以为卫赜将阿皎当作妹妹,用心些也没什么。但随着卫赜的年纪越来越长,如今已经十五,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而他待阿皎还是和以前一样,甚至更加体贴用心,这让她心中有些不安。

她相信,作为卫家继承人被培养起来的卫赜,不可能不知道,其应该在十四岁之前,就应当同阿皎开始疏远。但现在非但没有疏远,反而更加用心,这容不得她不多想。

对于卫赜,若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长辈来说,她是欣赏的,毕竟这样出色的少年,几乎没有人会喜欢。但若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说,她并不希望自己的阿皎嫁给卫赜。

卫赜从小作为卫家的继承人被培养,容貌,才智,能力,这世间能和其相当的少年,几乎找不出第二个,但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他的心中才更加通透,也更加凉薄,心计也更加深沉,且不容易接纳外人。

这样的人,对于家族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掌权人,但对于他的妻子来说,却不会是一个好丈夫。双方能做到相敬如宾很容易,但想要做到鹣鲽情深,鸾凤和鸣却是不易。

而身为卫赜的妻子,便是卫家未来的宗妇,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她的阿皎,身体孱弱,身份高贵,她只期望她的女儿能过得安心自在,而卫赜无论是身份还是性情,都不适合她的阿皎。

两人之间相差四余岁,她觉得就算卫赜有心,卫家也等不了这么久,更何况卫家也不会允许卫赜娶一个身体孱弱的宗妇,所以她并不认为卫赜会等阿皎,对于卫赜这样的人来说,家族的永远大于儿女之情。

所以她更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将心留在卫赜身上,对其产生什么情愫毕竟卫赜的容貌和风度世间难寻,京中对其动心的姑娘实在太多,容不得她不小心,而今日的试探,显然她的阿皎还没开窍,对卫赜并无其它想法。

这样的结果,她悬着的心终是放下了一些。

想着女儿最近的劳累,关心了两句后,便让其回去休息了。

沈皎回到琼华院后,吩咐好细雨将自己提前给卫赜准备好的礼物明日送去卫府,便回到自己的书房中,安心的开始思考分析天和帝今日的话。

她的皇舅舅对于科举的现存制度有很大的不满,但依照于现存的教育水平和条件根本可能出现大的变动,所以只能在其它的地方施展拳脚,尽量亲自品评新进贡生的水平。

与国家来说,她的皇舅舅可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勤勉政事,心系百姓,能得这样的帝王教导,于她来说是一件幸事。

这些日子,由天和帝教授的她,心中有了不同的感觉,天和帝将她的眼界开阔了太多,他教她怎么御人,怎么平衡各个利益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朝政,甚至是怎么治理一个国家。

这些东西,对于她来说,除了一开始有些对自己能否胜任的担忧外,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责任。

将今日所有的事情理清后,沈皎才开始洗漱休息。

第二日照常开始每日固定的行程。

而当卫赜看着眼前的礼物时,心中高兴极了,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他的女孩真的很了解他。

一旁的阿默看着自家少爷脸上的笑容和周身洋溢地温暖欢快的气氛,便知道元嘉郡主的这份礼送到少爷心里去了。

不过,这么多年,元嘉郡主无论送什么礼给自家少爷,他都会十分高兴,但这次显然比以往更为欣喜。

第75章 游街

卫赜抚摸着手中的书籍,书面上“陈巡兵法”四个字雍容端重, 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

陈巡是前朝的武将, 其一生的战功累累, 堪称是为前朝的武安君,一代战神。其所作的兵书, 更是奥妙无穷,精遂富瞻,博大精深,可与武圣所作的兵法相媲美。

但其不为人所知,陈巡死后, 其所作的兵法便被其后人所收藏,仅供陈家人所学习,后来前陈覆灭,陈家人也全都战死,这部书为大齐的开国帝王所得,从此此书被收录于崇文馆的御书楼中。

御书楼是皇家书楼,能随意进去的除了皇帝和皇子外, 便只有一些被特旨准予的人, 如张博钧张大人这些编纂书籍的官员。

再有, 就是送此书来的人。

三年前,女孩得到帝王的允许,得以随意出入御书楼, 他当时记得女孩脸上的笑容, 很是明艳, 仿佛能驱散心中的所有的清冷和孤独,温暖明媚。

他看着眼前崭新的书籍,纸张莹白似雪,没有一丝泛黄,字迹也是自己所熟悉的端雅雍容的颜体。

他知道眼前的书籍是女孩一字一字亲笔抄录的,他记得两个月前,他看着女孩从御书楼出来后,手中拿着的抄录好的陈巡兵法,他当时以为女孩是送给梁国公的,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得到此书的会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