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320)+番外

如此一来,能够让他们议论的事情就更少了,如今的朝堂上,有什么是好的议论之题呢,她这个女子入朝的事情就占了一席之地。

沈皎进来后,就听到有人在议论她的事情,而且语气很不客气。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由此可见,女子本就没有男子的胸襟气魄,远近皆难,如此之人,如何为官?”只见一位身着绿色衣袍的男子,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的观点。

沈皎进来后,便听到这样的观点,不过心中并没有生气,反而兴致勃勃地看着在场之人的辩论,她倒是想要知道自己在这些士子的心中究竟是什么形象。

“华兄之言,我却是不敢苟同,女子也分君子,也分小人,元嘉郡主的所做所为,皆是令我等佩服的。”

沈皎不由诧异地朝着一旁说话的人看去,她倒是没有想到还会有人站出来为她说话,只见一位浅蓝色衣袍的青年男子,反驳道:“我是山东人,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山东之前的灾难中,便是多亏了有元嘉郡主,才避免了多少难民饿死的命运,特别是章县的百姓,要不是元嘉郡主高价买粮,救助百姓,恐怕章县的已经成为一座空城了。”

“还有郡主在任安郡除巫祸,使得无辜女子不再惨死在祭祀之中,更有协助张大人治理洪灾,这些功绩请问哪里不配为官了,依照我看,元嘉郡主比大部分的官员都更尽责。”

“华兄有什么立场来指责元嘉郡主身为女子不配为官的,你若是能做到元嘉郡主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在来这里说话也不迟。”蓝袍青年说完后不屑地看了华姓的士子。

华姓的士子被蓝袍青年说完后,煞时羞红了脸,他是没有做元嘉郡主的这些功绩,可是他这也没为官不是。

“我是没有元嘉郡主的功绩,但是若是我中榜为官,你焉知我做不到这些?”华姓士子恼羞成怒地道:“还有,楚钦,你不要歪曲事实,我有说元嘉郡主不配为官了吗?我是说女子不应该为官,元嘉郡主只是一个特例,若是天下的女子都为官,那岂不是颠倒了伦常,这天下的秩序岂不是乱了套?”

对于华姓子弟的这句话,楚钦皱了皱眉,但是却是也没有找到反驳的理由。

“我觉得华兄和楚兄说得都有道理,元嘉郡主有大才可配为官,但是其余的女子若是为官,如此下去,便是乱了纲常了。”

此人的话落后,下面的人一片附和的声音。

沈皎知道这是自己的所做所为让这些人得到了认可,但是女子的地位却是没有得到认可,长此以往对她心中的想法的实施可不是什么好结果。

“在下有一言,请诸位一听。”沈皎起身道,她知道今日若自己不掰正这些人的想法,恐怕这些想法在这些举子身上会愈演愈烈,这对她可不是什么好事。

“兄台请将。”刚刚说完话的举子客气地道。

“我认为当年先圣孔子的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中的小人意思是为女子中的小人的意思。”沈皎看着自己这句话落后,所有的人都皱着没有,反正不管她这句话对还是不对,是不是曲解当年孔子的意思都没有关系,毕竟,大家都不是孔子,对于孔子的这句话,谁都不知道其的真实意思是什么,众人的理解也都是后世人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只在乎人的想法是什么。

“正所谓人有大人与小人之分,大人即所谓的君子,这是泛指男子,那为何在先圣的心中女子就不能有小人和君子之分了。”沈皎笑着道:“《诗经》中有载:‘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宜尔家室,乐尔妻孥’,可见先圣并无怠慢女子的意思,《中庸》与《大学》中,分别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与‘所谓治国者,必先齐其家’,由此可见在儒学经典中,并无轻慢女子的意思,甚至着重提到了女子对丈夫,对家庭的重要地位。”

她首先要纠正的是这些士子中对于女子地位的轻慢,其次才是女子是否能入朝的事情。沈皎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在自己的话落后,不少人开始陷入了沉思,就知道自己的话起到了作用。

“千百年来,女子只困于内宅,都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若是女子能够被从后宅中走出来,诸位焉知不能给国家带来兴旺?”

第303章 愚民

“纵观本朝, 无论是熙和军击败贼寇, 守卫着大齐的疆土立下的战功, 还是元嘉郡主对山东百姓的救治和对治国治民上所做的贡献, 都是不输于男儿的, 都为大齐的安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若是天下女子皆如此, 那么相信我大齐将会更加地昌盛。”沈皎继续道。

“兄台此话差矣。”沈皎说完后,那位华姓子弟又站出来反驳道:“兄台此言未免有些太过偏重女子。”

“兄台就是再有喜欢的姑娘,也不应该如此偏心才是。”华姓子弟嗤笑道, 此话一落, 原本还沉默地下面立时出现一片哄笑声。

对于这样的嘲讽,沈皎没有在意, 她本就是偏心女子, 这又怎么了, 不过,她倒是想要听听这位华姓子弟有什么话说。

“兄台,你可有想过,女子为官, 会颠倒纲常吗?正所谓夫为妻纲,若是女子为官, 这岂不是乱了纲常伦理,若是乱了纲常伦理,那大齐还不得乱了套, 如何会有你所说的昌盛?”

纲常伦理,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内在思想表现, 她还不能轻易地否定夫为妻纲,若是她今日否定了夫为妻纲的说法,说不定就会有人说她否定了所有的三纲五常,紧接着就会有人说她否定了君为臣纲的思想,这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夫为妻纲这句话,她其实有否定的理由,只一条,这句话不是孔孟之言,而是西汉的董仲舒给出的言论,对于这一点,她就可以大做文章。董仲舒的这些三纲五常的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君王的统治,但是这种统治是在愚昧人的思想上行进行的,很大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董仲舒的一些思想,在她看来,还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好。

但是即便是她现在不能推翻夫为妻纲这句话,也不代表她没有反驳这位华姓子弟的话:“兄台此言差矣,女子为官如何会坏了纲常,正所谓君为臣纲,这君为臣纲可是在夫为妻纲之前,按照礼法,理当先敬君王,在谈夫妻之道,若是女子为官,她的丈夫没有官职在身,那么按照礼法,就应当是民从官,这可没有乱了纲常伦理,这恰是在纲常伦理之内。

若是夫妻二人皆为官员,这便更好办了,夫为妻纲正好用得上。此二种情况,皆是不会乱了纲常,如何就像是华兄所言的乱了套?”

沈皎看着一旁的华姓子弟没有了话,微微一笑,和这些学子辩论,比跟朝堂上的那些朝臣争辩要轻松地多,因为在这里她顾及地事情要少很多,话语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忌讳,所以自然是轻松不少,想要在朝上立足,没有一个好的口才是万万不行的,这是她这些天下来总结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