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307)+番外

沈皎知道国师说的十六年前的这颗异星就是她了。不过,比起这个她是福星的消息,更让她惊讶的是,国师居然能看出她的异世之星来,这让她心中一颤。

“郡主应该知道,这颗异世之星便是您自己。星象上显示,您的到来会推动大齐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事实证明,星象上没错,这些年您做得的事情确实是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特别是这些日子,紫微星的光芒更盛,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郡主所代表的这颗新星,相信郡主在最近又有不少收获吧。”

沈皎知道,若是她猜的不错,紫微星光芒地增强,应该主要是因为土芋的原因,如今土芋已经在华正和施二等人的带领下初见成效,而粮种和农具的改革奖励措施也都已经颁布,这个应该也是原因之一。

“国师占卜星象之术精湛,不出门而知天下事,重光佩服。”沈皎赞道。

“郡主说笑了,我只能看出福祸兴衰,但是对于具体的事情却是算不出来的。“国师摆摆手道,不过说完后,却是转移了话题:“但是,异世之星却不止郡主一个。”

沈皎知道,这另一位异世之星应该是她的表姐吴雅安了。

“比起郡主从一开始就能显示主兴的星象来,这个却是隐而不显,算不出是福是祸,不过,唯一能看出的是,这颗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影响不到紫微星和辅星的光芒,也无关天下祸福,所以我便没有上禀。”国师接着道:“但是,到底是异星,需要时常关注,但是昨日之后,这颗星便消失了。郡主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沈皎点了点头道:“说明此星已经融入大齐之中,成为大齐的一民,为天象所容。”昨日吴雅安出嫁,她也前去送嫁了,可以看出吴雅安是真心地嫁给冯宇,幸福甜蜜,此后结婚生子,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孩子,算是真正地融入大齐,成为大齐的一民了。

“郡主果然聪慧,一点就通。”国师赞许完,话语便一转折道:“您应该明白,这位异星一旦做出祸事来,定然会被大齐的天道所不容,不被天象所接受的结果,相信郡主应该明白。”

不被天道所接受,便是被驱离的下场,星被驱离,人就只能一死了。

沈皎皱眉地看着眼前的国师,她知道国师看似在说吴雅安,其实是在提点她。

“国师究竟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元嘉感激不尽。”沈皎起身对着国师一礼道。

第288章 论道

沈皎看着眼前的国师明显话中有话的样子, 但是她并不明白这位国师究竟想要说些什么, 只能请教道。

“郡主和这位异星不同, 郡主在进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 就被天道所荣, 不然也不会成为紫微星的辅星, 福泽大齐。”国师对于沈皎的问题,倒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言道:“但是, 郡主到底的是异星, 能为天道所容,而不是自己容于天道, 这中间的区别, 郡主可明白?”

“为天道所容, 是天道适应与我,是天道对我的包容,而容于天道,则是说明我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一”本性, 去完全的容于大齐,被大齐现有的思想所同化。”沈皎说完后, 对着国师问道:“敢问国师,重光理解地可对”

“郡主说得不错。”国师点头肯定道:“郡主不用担心为这个世界排斥,也不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内心深处的思想被同化, 在这点上郡主尽可放心。”

沈皎听后心中舒了一口气,她是不愿意自己的思想和对世界的认知被这个世界和时代所同化的。若是她必须被同化, 那她还指望着什么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些报复,很多都是依托于上一世的经历。只有真正地经历过,才敢想,才敢做。

“但是,郡主也要明白,您之所以被大齐的天道所容,是因为您对大齐带来的福运,带来的兴旺。所以,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三思而后行。”国师一改之前温和的神色,颇为严肃地道:“若是有朝一日,郡主做了不为天道所容的事情……”

国师没有说完最后的话,但是最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不为天道所容,便会被天道所弃。”沈皎十分冷静地分析着,似乎在和国师谈论的不是她自己的生死似的。

“敢问国师,何种作为不会被天道所容?”沈皎镇定地问道。

“天道初衍,降本流末,固有万物应运而生。人为万物之灵,得上天垂爱。天道主宰万物,万物遵照其规律方的始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也不例外。所以,郡主应该明白,除了要对百姓,对大齐,对天下做出贡献来,更应该遵循天道规则而行,太过打破规则所带来的后果可不好。”

眼前国师话中的意思,沈皎再明白不过,对于其中让她对百姓带来贡献,让大齐昌盛的话,她不反对,因为这本来就是她自己的理想。但是对于后面那句,却是让她心中不喜。

国师言,天道是为万物的主宰,天主宰万物,其中的意思便是告诉她不要逆天而行。但是何为逆天而行?她问了,国师也答了。但是国师的答案让她不甚满意。

“对于国师的话,请恕重光有不同的见解。”沈皎对着眼前的国师皱眉道。

“郡主请讲。”国师对于沈家的话,露出诧异的表情,他似乎没有想到沈皎会反驳他,但是却也没有动怒,温和地表示自己要愿闻其详的态度。

“重光私以为天道好生而恶杀,治尚清净而无为。《道德经》中有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可见,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就是因为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任由万物自然生长。所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从未想过要主宰世界,道生成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德蓄养万物,却自恃功高,自以为是万物的主宰,这才是天道之德值得世人遵从的品格。所以,道的仁慈就在于它从不会对万物的生长,自然的变更,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发展加以主导和干涉。”

沈皎看着国师在她话落后陷入沉思,便知道她的话国师听进去了,随后继续道:“就如同我一般,既然天道已经认同了我的存在,只要我不做出危害万物的万恶之事,我要发生什么变革,天道是不会加以阻拦的。”

“规则又是亘古不变的吗?每一个时代都有大破规则的人,昔年商鞅变法,废弃之前以礼治国的规则,改为以法治国,秦国逐渐走向强盛,之后秦始皇一改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而历史证明,他们都没有错。所以可见,这些打破规则的人,未必不为天道所不容的。”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可见在不变的规则下,还有着变数,不然天何不衍五十呢?这是天道的仁慈,也是天道给予自己的改变和机会。”

“天道给自己的机会?”国师重复了一遍沈皎说得话,不解地问道:“敢问郡主,此为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