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305)+番外

有了粮食,才能活下去啊,才有资格去谈及其它。

"所以,我希望朝廷能够颁布政令激起百姓的对改良良种和农具的热情。"沈皎却是不忙,从容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从古至今,各种的粮食都是一直处于增产的进程中,这是百姓对于粮种的不断引进和改进,对农具的创新与改善,对比春秋战国,现在的产量无疑高出一大截,甚至是比前陈,大齐的粮食产量也要高出很多,这其中皇舅舅和大齐历代先皇休养生息,体恤百姓的政策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也和百姓的自己的创造分不开。”

“所以,只要皇舅舅颁布大力嘉奖鼓励百姓对粮种和农具的改革,相信百姓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惊喜。”

“而且大齐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是根本,也是最符合国策的,元嘉私以为这样做,并没有影响到大齐的政策和根基。”

对于不动摇国本的政策,只要是对得,在她看来施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天和帝沉吟了许久,对着沈皎道:“你这是要鼓励发展农事,民乃立国之本,却是需要重视和发展。关于此事,你拟一个奏章上来。”

“是,元嘉领命。”沈皎高兴地领命道。她知道,天和帝同意了让她拟奏章,就是基本上同意了她的建议,剩下的具体的实行就是天和帝和内阁以及六部商讨的结果了。

之后,沈皎和天和帝接着对此事的奖励措施细聊后,又叙了会儿话,便告退了。

回府后,沈皎首先将天和帝赦免施二等人的消息,派人告诉了他们。她知道对于官奴之身的人,没有什么是比脱去奴籍身份更令他们感到高兴的。对于这些人来说,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无福消受,自由之身才是他们一生的奢想。

所以,她才会向天和帝求恩典时,选择这个恩典。和她所料相同,施二等人知道后,再一次来了她这里道谢,她能够感受到这是他们的真心道谢。

说起来,她对他们是感激的。除了他们带回了土芋这个高产的粮食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即便是遇到巨大的困难,在另外的大陆上修养生活这么长的时间,能够选择回来,选择将土芋带回来,这不仅是出于个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多多少少都有着对大齐,对天和帝,以及对她的忠心。无论多少,有就是够了,已经足令她欣慰了。

“试种土芋之事还请诸位要尽力,此事元嘉在此就拜托诸位了。”沈皎对着眼前的施二等人温和道。

“郡主真是折煞属下等人了,此事属下已经不负郡主所托,将这土芋试种出来。”施二等人充满信心地保证道。

之后,沈皎又安排了皇庄试种的事情,交代好后,才送众人离开。两日后,又见到了工部主事华正。三十出头的样子,很是严谨规矩,也许是因为她也有改革粮种,以及农具的想法,和华正的志向差不多,这位看着明显是沉默寡言性子的人,居然在她这里性子有些活泼,和她交流了好多自己对农事的想法,沈皎不得不佩服,每个时代都是人才辈出的,特别是这个人才在被重视后,他发出的光芒定然是耀眼的。而华正,正是这样一个人。

如此,她将土芋之事交给华正,心中也是更放心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闱放榜的日子,果然不出她所料,冯宇的名字赫然在列。而表姑娘吴雅安的婚期也到来了,成婚的当日,她也是出席了,看着一向沉稳的吴雅安满脸都是新嫁娘的娇羞,心中一片温馨。

看着吴雅安一身嫁衣的样子,将她衬得更加美艳如画,看着吴雅安拜别三姑母,和新郎冯宇走出吴家的院子。

她,觉得自己有些想念卫赜了。

这种想念还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措手不及的事情打断了。

她刚回到家没有多久,就听见外面有人通禀,一位道士求见于她。

沈皎看着眼前走过来的道士,头戴道冠,身着蓝白相间的道袍,道袍质地极佳,乃是上等的丝绸所制,一看就不是普通的道士能够穿得起的。

普天之下,能有这副打扮的道士,也只有一个地方。

“郡主,冒昧打扰,失礼之处还望海涵。”道士从道袍中拿出一张请帖,对着沈皎再度一礼道:“国师想要与明日辰时请郡主前往国师府一叙,国师府恭迎郡主大驾。”

第286章 国师府

琼华院的书房中

沈皎一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 陷入了沉思。若说这世上她最看不透的人, 最看不透地方是哪里, 那便是国师府了。

她从来到这个世上, 就和这个世界最神秘国师牵扯上关系, 让她从一个普通房的女婴, 变成帝王眼中福星,让她享受了这么多平成贵女不可能有的地位和教育,说实话, 教育真的改变了她太多, 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想要变成时代参与者和改革者。

说实话, 若是没有国师府的批言, 她可能会一直是一个平凡的贵女, 快快乐乐地长大,在父母的庇护下,幸福却又平淡地过完这一生。国师给了她机会,天和帝给了她成长的空间和教育的指导, 这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她是感激国师的, 但是她对着国师也有着莫名的恐惧。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穿越前,她是一个标准的无神论者,即便是现在, 她也不相信有神的存在,但是一场穿越, 和国师府的存在,却让她对于神,或者说是未知的事物有着敬畏感。

她对于国师府的感情很复杂,她既感谢国师当年的这句批命,给了她不一样的人生,有又恐惧国师府。她不知道这位神秘的国师,究竟知道多少她的秘密。她的来历,她特殊的体质,国师府究竟知道多少?当年国师的批命又是从何而来?这些,她都不清楚。没有人喜欢别人洞悉自己的秘密,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

不过,幸运的是,看那道士的样子,国师对她并无恶意,这让她心中的担忧少了不少。

正在这时,只听得轻风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郡主,宫中来人,说陛下请您即刻前往紫宸宫。”

“我知道了,进来替我更衣。”沈皎知道天和帝这是知道了国师府来人的事情,所以也不耽误,换好了衣服后,边便前往紫宸宫而去。

紫宸宫

“听说国师请你过府?”天和帝问道。

“正是。”沈皎没有任何避讳,直接承认道,随后微微皱眉不解地问道:“我与国师从未讲过面,实在是不知国师有何事要找我?”

“无碍,国师府当年与□□有过约定,国师府不参与朝政,只问星象占卜,追求道法自然。”天和帝看出了沈皎的担心和不解,便和沈皎说着一些关于国师府的一些不为外人所知道秘闻。

“历代国师精通占卜之道,占卜不是巫祸,而是对星象对自然的勘测推理。”天和帝解释道:“国师居于摘星楼中,每日于观星台观测星象,推演天下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