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99)+番外

若是这样再接着下去,太子会不会怀疑,天和帝扶持这些人,真的就是为了拉他下台。这样的想法一旦产生,就会如同心魔一般挥之不去,在心底生根发芽,让太子原本的沉稳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对天和帝的怨恨,到时候太子便会失去判断,在这种几乎是丧失理智下的决定,会酿成什么样的恶果,不想而知。

到时候最伤心的还是天和帝,太子和勇王,晋王这些人不同,太子是天和帝一手教养长大,是他最为得意的嫡子,也是天和帝最为疼爱的儿子。在天和帝身边这么多年,她自然是明白天和帝将太子看得有多重。都说天家没有父子,但是在天和帝和太子身上却不是这样,天和帝对太子有着博大的父爱,而太子也对天和帝有着很深的孺慕之情。

一旦太子犯错,最伤心的除了卫皇后外,相信就是太子了。

“皇舅舅想要元嘉做什么?”沈皎分析完后,问道。

对于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令天和帝叹了一口气道:“果然,还是元嘉最了解朕的心思。”

“今日朕叫你来,是为了让你找个机会去提点一下太子。”

沈皎明白,天和帝这是在担心太子一不小心走上歧路,心中放心不下,这是天和帝对太子的父爱,更是其他皇子不可能有的待遇。这就是天和帝对太子的不同,只凭这一点,燕王就绝对比不上太子,也成功不了。

“皇舅舅放心,我一会儿便去拜访太子表哥。”沈皎答应,也安慰道:“您大可不必担心,太子殿胸有沟壑,绝不会被那些谣言,谗言所影响,您放心便是。”

沈皎知道,天和帝之所以这么担心,除了是因为天和帝害怕太子的耐心耗尽以外,也是因为最近外面有些谣言,说天和帝之所以三番四次的扶持其余的皇子和太子对抗,就是因为天和帝不满太子,不满卫家,想要废太子,除卫家。

这样的谣言,一看就是针对太子的,至于是谁放出来的,可能性也只有一个人。燕王动得这个主意,虽是歪门邪道,但是也是一把利刃,直击太子的心。

至于天和帝为什么现在还不遏制这样谣言,不过是因为,这未尝不可作为对太子的一种考验。而且,天和帝觉得这个考验不错,但是同时也担心太子,而天和帝自己显然不适合提点太子,所以才有了今日和她的这番谈话。

沈皎和天和帝说了一会儿话后,便率先告辞,朝着东宫而去。

第279章 实事

比起之前, 若是她想要找太子, 但是到底她和太子是表兄妹, 她也都大了, 为了避嫌, 用的都是拜访太子妃这个理由, 而现在她有了官职在身,求见太子便是理所应当。这就是她入朝之后,一些事情和规矩在潜移默化的改变。

她相信比起激烈的朝堂对峙, 这样的改变更温和, 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也是很快,东宫的人便将她请进了太子的书房之中。见过礼, 太子便让沈皎坐在了自己的下首, 温和地笑着道:“今日元嘉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之前他听到宫人回禀元嘉郡主前来拜访他的时候, 心中便很是疑惑,要知道他的这位表妹虽然和他颇为亲近,但是也保持着距离。

除了小时候,或者是有时候来拜访太子妃的时候, 大多数的时间是绝对不会踏入东宫的。这种距离,是他和元嘉之间共有的默契。元嘉身为他父皇的心腹, 一切所做所为都是依照他父皇的意思,而自是心腹,就不会傻到和皇子交往甚密, 引得帝王厌,最终被舍弃。

而他也绝不会和一个他父皇的心腹刻意交好, 若真是这么做了,岂不是在他父皇的头上悬着一柄利剑吗,他父皇绝对会立时将剑掰断,然后便会处理这位握着利剑的人,后果是什么,不用想也知道。

所以,在这种默契下,元嘉突然来拜访他,让他如何不疑惑。他了解元嘉,与其慢慢地试探,还不如直接问出更得元嘉的意。

“许久不见太子表哥,所以元嘉想要和您聊一聊。”确实如太子所想的一样,沈皎确实更喜欢开门见山的方式,所以也直接说出自己的来意。

“元嘉想聊什么,孤自是奉陪。”太子看了一眼沈皎,挑眉道。

“元嘉最近是初涉朝堂,对于朝中的一些人和事却是不太熟悉的,但是也能够感受道朝堂的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特别是最近听到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不知太子表哥可知晓?”沈皎问道。

“朝中的谣言每天都有,元嘉不必被这些谣言所扰,都是些无稽之谈,不可信的。”太子说道这,虽然养气功夫好,但是沈皎还是能够观察到太子握着茶杯的手微微用力,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心情不是很好。

“既然太子说是谣言,心中就应该不会计较的。”沈皎知道太子虽然不相信,但是到底还是受了些影响,其实想象也是,不相信谣言的人多,但是丝毫不被这些谣言影响的又有多少?

“所谓是谣言止于智者,而元嘉觉得太子表哥绝对当得起智者这二字。”沈皎道:“之前,皇舅舅考教元嘉功课时,皇舅舅便常拿太子表哥做榜样激励元嘉,可见在皇舅舅心中,太子表哥绝对是最让皇舅舅骄傲的皇子。”

“这可就折煞孤了,元嘉聪慧,父皇常常感慨恨你不能为男儿身,不然绝对会是名垂千古的名臣!”太子摆摆手,谦逊道。

沈皎看着太子的神情比之前好上了不少,紧握着茶杯的手也都松开了,接着谦逊了几句,继续道:“之前元嘉和太子表哥说过,一枝独秀,终究是不太美,它同时也需要别的花儿陪衬,才更能显示出它的美,只是不知道,现在太子表哥还认同吗?”

对于这次的问题,太子犹豫了,沉吟后却是没有正面的回答,而是对着沈皎反问道:“若是这花反被其余的花遮住了锋芒,那么别人还能看得到它吗?”

“或者说,就算是看到了这一朵,但是赏花的人却看尽了其余的花,对美的眼光有了变化,不觉得这多花美了,反而觉得它碍眼了,又该怎么办?”

沈皎知道,太子这是在以自己比作最美的花,将诸皇子比作其余的花,而将天和帝比作了赏花人,说的是,若是有一天天和帝觉得自己碍眼了,它不再是天和帝眼中最喜爱和最器重的儿子,天和帝不再喜欢他了,最终的他的结局难逃被折下,被废弃的下场,而他又该怎么办呢?

“那就争做最美的那一枝花,结出最大的果实,有了果实,谁还会选择那只能欣赏的花,赏花人也是人,是人都要生活,对于人来说,实用的价值要比观赏的价值重要的多,让自己做一个更有实用的花,在本质上得到升华,便是赏花人的眼光再怎么便,他都会喜欢这枝花。”沈皎看着眼前的太子认真分析道。

她对太子说得这番话,也是天和帝对于太子的期待。天和帝希望自己的太子是一个明军,太子在朝廷中的声望已经不错,能力也甚佳,但是却是从没有出过京,玩弄心计的事情太子已然接近成熟,但是玩弄再多的心机,都不如干一件实事有用。并不说太子没有干过实事,而是天和帝希望,太子和燕王争斗的时候,能够更多的将心思放在做实事上,这样对太子的威望才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