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92)+番外

沈皎将手中自己觉得最不错的三篇诗词,挑了出来,递给一旁的卫皇后。

“这三篇确实不错,堪为本场最佳。”卫皇后看着眼前的三篇诗文,将其递给了一旁的淑妃等人,见其余的人并无意义,才令一旁的女官宣读。

这其中一共二男一女,两位男子分别是卫家的三公子卫颐,卫颐是卫家二老爷卫澄的嫡次子,因着卫赜的母亲在生产卫赜的时候难产,不能再有孕,卫家长房夫妻夫妻情深,所以长房就只有卫赜一人。卫颐的上面还有一个同胞的兄长,比他大三岁,如今已经娶妻生子,在翰林院任职。

卫颐虽比不上卫赜少年天才,但是也已经相当不错了,尚不及冠的年龄今年便要下场参加秋闱了,因她老师和卫逊相熟,对她讲过卫颐现在的情况,秋闱大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春闱怕是要再等上三年。不过,这已然算得上是十分不错了,毕竟进士难中,五十岁能中的都是年轻的,便是三年后,卫颐也只是一个及冠没多久的青年,依旧是青年才俊。

所以,卫颐能够写出本场最佳的诗作,没有任何问题。

今日的这场宴会中,卫家有卫颐夺得头筹,和其旗鼓相当的颜家也紧随起后,不过,卫家的是位青年,而颜家的却是位姑娘。

比起卫颐诗词中的奔放自然,颜家这位姑娘的诗词更加婉约和谐,圆润清丽,两者的诗词都堪为佳作。

一卫一颜,再次体现了大齐现在最高的教育和文化水平,这样的比赛基本上只要是有卫家和颜家的人参加,前三甲基本上都是被其包揽的。毕竟,比起这两族,其他家族的文化底蕴差了很多。

但是就她来说,她希望自己通过努力,让大齐的教育达到一个高峰,能够看到更多的才子才女出现。一枝独秀,哪里有百花争鸣更好看。

这是她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树立的目标,她只愿这样目标能够在她有生之年实现。

但是第三名诗词的作者,却是令她诧异的,不是别人,正是燕王。

第271章 抢风头

大齐皇子的课程中, 多是以儒家经典, 治国之道和各类的史书讲解为主, 对于诗文并不是很侧重。现在的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中, 除却太子是有专门太子三师和各位大儒教导外, 其余的几个皇子, 都是在崇文馆接受的一样的教育。

这几个皇子中,若真的是论才学的话,燕王确实是最为出挑的。单看其拉拢的多是青年才子就可看出。所谓才子, 多数都有着以才傲人的脾性, 而燕王能得到这些人的拥戴,除了燕王八面玲珑的手段外, 燕王更要有些才学才行, 不然怎么能和这些才子谈天说地呢, 不相谈一番,又怎么能彼此“交心”,然后得到拥护呢?

但是燕王的才学虽然比赵王好些,也只能算得上是偏上而已, 她不是没有在天和帝那里见过燕王做得诗,燕王的诗过于匠气了些, 缺少灵气。而今日在坐的这些人青年才俊中,但是卫家和颜家的子弟就不知一个,还有不少书香门第的青年, 她老师的长孙也在其中,她没见过其余人之前做得诗词, 不知是什么水平,但是她老师的这个张烁她是知道的,这是她老师最得意的张家子弟,虽然不过比她大两岁,但是无论是在诗词上,还是在文赋上,都颇有造诣了,远比燕王要好上不少。

她今日不是没有看到张烁的诗,明显有藏拙的意味。她却也知道为什么,她老师似乎已经再给张铄相看了,并没有要娶一个公主孙媳的想法,今日过来更多的是见见世面和交际。

和这些人不问是不是事先准备,但是最起码是自己的诗词比起来,燕王的这首诗更像是找人操刀之作,只是为了抢人风头。她为何这样说,不是她个人的偏见,而是燕王的这首诗的风格和他以往的相差太远。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文风若不是遇到人生的重大变故,基本上是不会变得。而燕王最近也没有遇到什么重大改变,就算是改变,也不会一时间从死板的匠气变为清韵的灵气吧。

显而易见,燕王今日的这首诗,便是为了抢风头。

前面的二甲,卫颐和颜家的姑娘是为了家族而战,他们都知道天和帝不可能让卫颐娶五公主,卫家已经出了一个皇后,正是鲜花着锦之盛,若是再出一个驸马,便是烈火烹油了。

而颜家,而天和帝也不可能让颜家的姑娘嫁给任何一个皇子,除非天和帝有废太子除卫家的意图,不然这不是逼着颜家站队,让朝堂慌乱起来吗?

但是燕王却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这个时候抢风头。原本这前三甲的人中,除去卫颜两家较量废去的两个名额,剩下的一个名额应该是留给五公主的未来驸马的。之前,天和帝和卫皇后已经看中了户部尚书的嫡次子魏启尚五公主的,这次就是为了再次相看,并给魏启一个表现的机会,但是没想到却是被燕王抢了风头。

她知道太子和燕王的虽然表面上还算是友好,但是大家都知道,两人之间的斗争已经开始了。这个时候,身为太子亲母,燕王嫡母的卫皇后若是在大庭广众下压着燕王,未免会落人口舌,与卫皇后名声有损,给燕王留下把柄,所以卫皇后只能将头三名中加上燕王的名字。而卫皇后也不能将卫颐和颜家姑娘中的一人前去,乱了这场暗斗。

所以只能在品评完前三甲的诗后,一个一个叫上来赞誉了一番,给了赏赐,然后再单单拿出第四名魏启的诗词,道:“前面头三名的诗确实是再好不过,但是本宫觉得这首赏菊诗更符合本宫的心意。”

“通篇文章不言一个菊字,却是能让人一读,就知道这是赏菊诗,‘园中独爱凌霜花,清香沁润秋风中’,确实能让人感觉到花园中晚菊的清幽之香。”卫皇后夸赞道,随后看向下方的众人问道:“此诗是谁做的?”

只间一位身姿俊秀的青年从男宾的席位上走了出来,对着卫皇后行礼道:“回皇后娘娘,此诗是在下的拙作。”因着身上有着秀才的功名,按照大齐的礼法,倒是不用称草民,而是可以自称在下,或者自称名字。

“你便是魏启,本宫记得你应当是和小十的伴读?”卫皇后问道,卫皇后口中的小十指的是十皇子,十皇子刚满十五,还尚未离开崇文馆,还未入朝,也并未封爵,又不便称呼皇子的姓名,所以在众人面前,天和帝和卫皇后一般都称呼其为十皇子或者是小十。比起十皇子,小十更显得亲近几分。

而魏启身为十皇子的伴读,因着十皇子的生母德妃担心十皇子,所以伴读中选了一个比十皇子年纪大上两岁的魏启,为得便让其照顾一下十皇子,另一个才是和十皇子年纪相当的,可以玩在一起的。

天和帝和卫皇后看中魏启,除了家世人品外,也是因为魏启虽然身为嫡次子,但是却因着照顾十皇子的缘故,十分稳重,配上五公主那个活泼的性子,正好既能互补,五公主也能被照顾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