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81)+番外

可是,自古以来, 君王和臣子之间的利益,特别是君王和权臣之间的利益, 怎么可能不起冲突。权利是最为诱人的,每个人都对其充满者欲望,而这种欲望却很少有人能够克制住。当君王和权臣双方都不能克制住时,双方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君王想要做到真正的主宰天下,控制最高的权利,就必然会和想要更多利益的权臣发生冲突,这便是帝王和世家这千百年来一直争斗的结果。

而现在的这个朝堂上,这个时刻,她能否不如朝堂,也是一场君王和世家,和相权之间的搏斗。

这些权臣心中想得首先不是她进入朝堂,是否符合礼教,女子是否为官这些问题,他们想得是自己进入朝堂后会给整个朝局带来怎样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会不会给各自的家族利益带来影响。

沈皎看着前方的这些个阁臣重臣全都沉默不语,而上首的天和帝亦是威严丛生地看着下方,似乎在等待着这些朝臣给出的意见结果。

其实,在她看来,在大齐这样一个时代,天和帝兵权在握,朝中更是提拔了不少寒门子弟为重臣,大齐的朝代已经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的君王权利都要大上不少。

天和帝作为君王,大权在握,这个时候世家也只能避其锋芒。但是即便这个锋芒再弱,天和帝也要顾及一二,不是畏惧世家,而是天和帝现在必须要用到世家,毕竟寒门子弟还没有世家子弟在治国上的作用更大,寒门子弟尚需要发展和培养。当然,这也是这些世家所一直依仗所在,他们依仗的不是自己这一代中出现了多少权臣,而是对子弟的教育,一代代出色的后辈才是他们传承家族的关键因素。

但是,在她看来,这场博弈最后的结果,应该会让她心想事成的。

“卫卿觉得之前元嘉所说的如何?”天和帝看着下方的卫赜,皱眉问道。如今的天色已经不早,他实在是没有心情再耗下去了,而今日就必需把这件事敲定,不然,事情越拖,越容易出现变故。

“回禀陛下,元嘉郡主之话,臣颇为赞同。”卫逊思索了良久,终是给出了答案:“君为臣纲,更没有宗法大过国法的说法,既然国法上从未规定过女子不得为官,那么元嘉郡主为官的事情便没有违反国法,张大人的举荐也是有理有据,是可行的。”

沈皎听到卫逊的话,便明白了,正如她所想,在这场争斗中,天和帝的君权以绝对的权威,取得了成功。或者说,卫逊和这些人以政客的敏感和权衡,选择了让她入朝这个结果,这个结果会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选择。

但是,同样她也主意到卫逊在刚刚说话中的暗示。卫逊只说没有女子不得为官的律法,但是也没有明确同意女子就可以为官。卫逊说得是她为官是可行的,这和“女子可以为官是可行的”不一样,这中间的区别大了去了。

卫逊这是在向天和帝隐晦地表示,他同意了自己入朝,但是不同意天和帝同意让所有女子都和她一样有站上朝堂,有和他们这些男子并肩站在一起地资格。

她倒是也不生气,她从未想过只凭着今天这一天,今天这一场朝堂上的争辩,便真的能够将女子的地位提高,让当朝的这些个士大夫同意让女子都能够和男子一样入朝为官,这显然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像卫逊这样会同意她入朝,不过是碍着天和帝的君权和她所做出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功劳的。只她一个女子入朝为官,那便只是个特例,还不能给男女之间的地位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若真的让女子都能够入朝为官,将会给这些男子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冲击,到时候很多家族里面也许就不是男子的一言堂了。作为享受着这个时代造成的高地位的男子,更会极力反对。

所以,她明白改变女子地位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成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长期的,慢慢地积累和改变才行。

但是,今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足够让她感到高兴和欣慰了。“臣赞同张大人所说,同意举荐元嘉郡主入朝为官。”卫逊躬身道。天和帝听后,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颜思道:“那颜卿觉得呢?“

“臣附议。”颜思亦是恭身道。

随后便是此起彼伏的附议声,而跪在一旁的潘昶听到这些人的附和声越来越多,心中悲凉,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打算不仅都打了水漂,还惹得一身腥。

天和帝看着附议的人越来也多,便是一旁的太子和燕王二人也都附议起来,“既然众位卿家都同意了元嘉入朝一事,那朕便应诸位卿家所请,同意张敬宗所请,让元嘉入朝,至于这官职吗?”

“臣张敬宗举荐元嘉郡主担任中书舍人一职。”

天和帝似乎沉吟了一下,道:“那便依张卿所言,元嘉担任中书舍一职。”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皎在天和帝的话落后,立时行大礼谢恩道。

第259章 卫家

卫家, 卫逊的书房中。

“父亲, 您说, 陛下此举究竟是何意思?”卫家二爷对着自己的父亲卫逊皱眉问道, 今日的早朝他也去了, 虽然位置不是特别靠前, 也没有插上嘴的地方,但是今天早朝从开始到结束,他全都看在眼里。

“你觉得呢?”卫逊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 而是反问道, 他想要听听自己这个次子的看法。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走得是武将的路子, 三子又不入仕途, 所以, 如今长子又回了边疆,次子虽然就坐在眼前,但到底不走仕途,他还是将重点放在了次子身上。

“今日, 大家都能够看出来,陛下是早就有了让元嘉郡主入朝的打算, 张敬宗只是一个办事的。”卫家老二卫澄分析道:“陛下是执意让元嘉郡主入朝的,只是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卫澄问道。

“儿子拿不准陛下的圣意,究竟是陛下想要让天下的女子都能够入朝为官, 拿元嘉郡主当试路的?”卫澄有些为难道:“还是陛下只是想要让元嘉郡主一人入朝?”

“虽然父亲和颜次辅都已经表明了不支持陛下让其他女子入朝的想法,但是难保陛下会一意孤行, 到时父亲再触怒了陛下,对父亲的处境更不好。”卫澄担心道。他父亲的这个位置,盯着的人可不再少数,特别是现在的卫家又涉及到夺嫡之争,若是一朝行错了路,到时卫家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听了自己次子的担心,卫逊没有回答,而是对着卫澄前面的幼子卫淳问道:“你觉得呢?”

“儿子不在朝堂,但是听了父亲和二哥讲得这些话,想法和二哥差不多,也是担心这个问题,拿不准陛下的主意。”卫淳回道。

卫逊看了眼前的两个儿子,心中叹了一口气,人人都羡慕自己的三个儿子学有所成,前途光明,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这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做自己的衣钵传人的,没有人能够撑得起卫家的这个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