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49)+番外

沈皎说完这句话后,胡喜便进来禀报道:“陛下,太后娘娘那里派人来请您过去一趟,说是为了文安长公主的事情。”

“朕知道了,回禀母后,朕这就过去。”天和帝摆手道。

“跟朕一同过去吧。”天和帝对着一旁的沈皎道。

“是。”沈皎应道。

兴庆宫中,谢太后看着跪在地上的文安长公主,叹了一口气道:“罢了,起来吧,一会儿等陛下来了,你自己和他说吧。”

“谢母后。”文安长公主对着谢太后感激道,她知道谢太后这是同意了。

谢太后看着文安长公主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心中也不由送了一口气,看文安长公主的样子,应该被黄绩欺骗了,对黄绩参与进晋王谋反之事应该毫不知情。如此,她心中最大的担忧也就放下了。至于废除和黄绩之间的婚事,不过是小事一桩,这又没有下旨赐婚的,要解除也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至于礼部那边准备的事宜,也不能浪费,这韩王和燕王也都到了成婚的年纪,准备的金银玉器之类的,也不会浪费。

只要文安长公主不参与进晋王一事中,其余的都好说。

一旁的温太妃看到谢太后的态度,也不禁松了口气。她的女儿贵为公主,本应尊贵荣耀,一生无忧,但是偏偏在这婚事上不顺。本以为这次好不容易算是苦尽甘来了,但是却又是差一点识人不清,误了女儿。

这桩婚事,已经上达天听,陛下和太后仁慈,给黄绩提了官职。但是如今这又出尔反尔,婚事作废,这是将陛下的圣旨当作儿戏,随意下达?若是天和帝和谢太后猜忌多疑,恐怕是要怀疑自己拿他们当猴耍呢?但是,给她一百个胆子她和文安也是不敢的。

庆幸地是,谢太后心胸豁达,对于文安又一向疼爱,同意了这婚事作废。

不过,她最担忧的还是陛下那里,她怕天和帝到时会震怒。

正当温太妃想着的时候,外面便响起了唱喏:“陛下驾到,元嘉郡主到。”

屋中除了谢太后全都开始恭敬地行礼。

待行礼后,天和帝对着上首的谢太后问道:“不知母后叫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为了文安的事情。”谢太后点到文安长公主的名字,便见文安长公主走上前,跪在了天和帝面前。天和帝连眼都没眨一下,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谢太后见天和帝没有反应,索性直接道:“文安请求和黄绩的婚事作废。”

“为何?”天和帝这才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文安长公主身上,问道。

“之前不是还说心中甚悦吗?现在就不悦了?”

“臣妹之前确实心悦黄绩。”文安长公主也不避讳扭捏,直接道:“但是,那一是因为有救命之恩,二是我对其确实有着一二好感。”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让我接受康寿受委屈的理由。”文安长公主道:“再多的好感,也不能对一个是非不分的人产生,即便产生了,也不应该维持。”

“这些天发生了什么,让你有如此改变?”天和帝有些好奇地问道。

之后文安长公主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给天和帝讲了一边,在听到元嘉郡主时,天和帝意味深长地看了沈皎一眼。很明显,这件事背后有着沈皎的推手,估计以康寿的性子,没有沈皎的话,康寿对于这位黄三绝对是会继续忍下去的。至于目的是什么,不过是试探罢了。逼着文安长公主在短时间没做出选择,一个是进宫和黄家断绝关系,一个是继续忍气吞声,当然这立场什么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若是文安长公主今日不进宫,便意味着她真的可能和晋王一系有关系。介时,恐怕文安长公主就不会在兴庆宫分说,而是在紫宸宫中分说。

第225章 真相

被天和帝注视着的沈皎, 倒是没有诚惶诚恐的意思。若不是让她遇着个这样的好机会, 她也没有什么试探的机会, 对于文安长公主的想法也不会这么快的试探出来。

龙有逆鳞, 触之必死。而康寿县主就是文安长公主的逆鳞, 文安长公主对于黄绩抱着什么想法, 用康寿县主之事一试便知。

“是臣妹有愧陛下的好意,还请陛下恕罪。”文安长公主对着天和帝请罪道。

“你之前遇劫匪是怎么回事?”天和帝没有回答文安长公主是否同意废除婚约的话,而是问道:“你身为长公主, 出门难道没有带侍卫吗?”

“回陛下, 侍卫都是正常随行的。”文安长公主答道,虽然不知道天和帝何时知道的这件事, 为何会问这个问题, 但是却也是赶紧据实回答。

“那劫匪有多少人?黄绩带了多少人过去?”天和帝听后, 接着问道。

“劫匪的人数有多少,臣妹不太清楚,但是臣妹当时是带了五十甲士随行护卫的。”文安长公主想了想,摇了摇头, 接着道:“当时劫匪人多,将我们团团围住。但是当时的侍卫首领告诉我, 他们人数众多,他们只能冒死拼杀,让我和康寿趁机逃走。刚开始拼杀, 黄绩便带着人正好路过,很快那些劫匪就不敌逃走了。因着侍卫中无人死伤, 臣妹又碍于康寿的名声,所以便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只是派了人私下探查。最后的结果是那群人是一群流动的匪寇,已经逃窜到别处去了,无处可寻。”

“他倒是聪明,还知道给这些人编排这么个身份,倒是无处可查。”天和帝嗤笑道,虽是赞扬着黄绩聪明,但是眼中的冰冷大家都能看到。

仅从文安长公主的话中便可以看到,黄绩手中的私兵绝对不会少与五百人。要知道文安长公主的侍卫都是皇家的侍卫,虽比不上禁军,但是也不是那些乌合之众能够让其说出拼死搏杀的话,定然是其的人数绝对不低于二百人,再加上跟着黄绩一起来的,加在一起绝对不少于五百人。

五百人,可是不少了。足够干很多事了。特别这只是他们已经探查到的,这没有探查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沈皎能够感到天和帝身上的冷意比之前更重了。

文安长公主听到天和帝的话后,很是一愣,包括温太妃和淑惠长公主也是如此,只有谢太后只是稍感惊讶,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黄绩救了文安这件事,是他设计好的。”温太妃不禁颤声问道,在宫中生活这么多年,若是她现在还猜不出事情的真相,那她这么多年早就不知死在什么地方了。

天和帝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沈皎,道:“元嘉,将调查到的东西交给太妃。”对于这位从先帝时期就一直支持他长辈,他还是尊敬的。

“是。”沈皎应道。然后将之前暗彦调查的结果递给了温太妃。

温太妃这才将目光转移到沈皎的身上,她久居宫中,对于外面的事情不知道,但是这宫中的事情却也是知道的差不多的。元嘉郡主昨日回京,应是先进的宫,再回的家。这回到京中才一夜的时间,就将文安和黄绩的事情理清楚了,还调查到了真相。看天和帝的样子,这个真相绝对是元嘉郡主自己派人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