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41)+番外

此后又有几个人出来附和,言顾均先生的字帖如何珍贵,又说让郡主破费了等等的话,对于刚才之事绝口不提。一个女子,就算是惹人怜爱,又怎么比得上圣宠在身的元嘉郡主呢?

只有一个站在沈家五少爷沈长丰旁边的男子,看着黄三姑娘被迫离去的样子闪过心疼,但是却是不敢说话,又被沈长丰拉到了园子里作诗-。

沈皎看到园中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仿佛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便让六姑娘带着人先离开了,然后又和旁边的康寿县主一边说话,一边跟上众人。

“好了,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咱们小康寿就不要不开心了。”沈皎拉着一旁还有些不高兴的康寿县主道,然后沈皎又说了一些话,将小姑娘逗笑了。

随后才道:“对了,说起来,你和黄三姑娘怎么会在一起?文安姨母怎么会带着黄家过来?”仿佛不经意地问着。

第217章 英雄救美

“我看她似乎对你有些敌意, 今日之事似乎是刻意为之?”沈皎问道。

康寿县主听到沈皎的这句话, 娇俏的小脸气得鼓了起来, 气愤道:“本来就是她故意为之, 这些天她处处对我防备, 给我找麻烦, 若不是我不想要破坏阿娘和黄大人……”小姑娘说道这,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不敢继续说下去。

沈皎却是没有假装没有听到, 而是直接指出:“听外祖母讲, 文安姨母似乎和京城副指挥使黄绩黄大人好事将近,如此可要恭喜姨母了。”

康寿县主见沈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反而松了一口气, 想起沈皎刚刚又帮了自己, 心中更为亲近,对着沈皎道:“这事已经提上日程,所以阿娘才会带着黄老太太和黄三姑娘一同过来,混个脸熟, 省得日后不认得罢了。”

“原本阿娘并不想带黄老太太过来,可是无奈黄大人再三恳求, 阿娘才答应了。”康寿县主说道,随后抱怨道:“说是那位黄三姑娘已经到了年纪,但母亲早逝, 但性子怯弱,黄大人觉得这是常年不出去交际的缘故, 便请求阿娘多带其出来长长见识。”

“阿娘耐不住黄大人的再三请求,便同意了。就说是我和其交好,将黄三姑娘作为我的玩伴儿一同带出去,也算是是名正言顺。”

“可是这位黄三姑娘不知是怎么想得,每日挑我的错处,说一些让人误会的话,你说她一句,她就开始哭,搞得向我欺负了似的。”说道这,康寿县主脸上极为厌恶和气愤,接着道:“今日的事情也不是只发生了一次了,若不是元嘉姐姐在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都这样了,你怎么不告诉姨母?”沈皎安抚地拍了怕小姑娘的手,问道。以她对文安长公主的了解,她对自己的独女爱若珍宝,怎么可能看到独女受委屈。

“我不想要让阿娘因为我和黄大人的事进行不下去。”康寿说道这,眼中一暗,私下头,声音有些晦涩,“阿娘这些年因为我的缘故,没有再嫁,一个人孤零零的,她为了我牺牲了太多,如今我已经不小了,不能再拖累阿娘了。阿娘好不容易有了再嫁的想法,我不能破坏了。”

“黄大人是个好人,对阿娘很好,对我也很好,虽然他女儿有错,但是黄大人人很好,对阿娘好就行了。”

沈皎看着眼前的康寿县主,懂事的小姑娘总是让人心疼,谁又能够想到被文安长公主和温太妃千娇百宠长大的小姑娘,一点也不骄纵任性,反而懂事得令人心疼。

不过,有时候小姑娘虽然懂事,但也太单纯了,想法有些简单,也不一定是对得。

“你怎么就知道黄大人是个好人?”沈皎仿佛好奇得问道。

“因为黄大人救了我和阿娘,对我和阿娘有救命之恩。”康寿县主对于沈皎的反驳不加思索得回道,随后凑到沈皎耳边,压低声音对着沈皎道:“那日我和阿娘礼佛,路上遇到贼匪,身边的护卫根本不敌,若不是遇到黄大人,我和阿娘就危险了。”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一般人她也不会说,但是元嘉姐姐今日帮了自己,康寿县主现在已经将自己完全依托于沈皎了,她觉得现在元嘉姐姐是最值得自己信任,最能帮助自己的人。

英雄救美的故事,沈皎这才能明白,她这位文安姨母究竟是怎么和黄绩扯上的关系,这个答案当真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是想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黄大人当时为救母亲还受了伤,后来……”康寿县主没有接着往下说,但是这往后的剧情大家都能猜的出来。

这英雄救美,还为美人受了伤,,便是当时没有意思,这后来一来二去,美人心怀愧疚,英雄在温柔体贴会说些,便是这当朝的长公主都招架不住,自然这“英雄救美”的下一句,“以身相许”便出现了。二人一个丧妻,一个丧夫,更是没有任何阻碍,顺理成章。

更何况文安长公主一直一来姻缘不顺,对美满的姻缘应还是抱有想法,所以遇到黄绩,这种向往又出现了,所以才有了现在想要三嫁的意愿。

“康寿,姨母最在意的是你。”沈皎对着康寿县主的耐心劝道,想要摆正小姑娘的想法:“姨母若是知道你因为她的事而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心中会更为难过的。”

以她对文安长公主的了解,康寿就是文安长公主的命根子,那一点对婚姻的想法怎么比得上自己的命根子。

“可是……”

沈皎不待康寿县主再纠结什么,接着道:“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是为姨母好了?”

“先不说黄大人的问题,只说他的这个女儿,若是文安姨母真的下嫁到黄家,他的这个女儿对待姨母,就像对今日的你一样,到处败坏姨母的名声,惹得姨母生气,便是对姨母好吗?”有这么一个难缠的继女,与文安长公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黄大人都为了自己这个女儿求姨母了,可见是爱重这个女儿的。到时姨母和黄三姑娘发生冲突时,黄大人会如何选择?”沈皎和小姑娘分析道:“不管他如何选择,长此以往,他和姨母之间还会剩下什么情分。”

“这还只是黄三姑娘一个人,好不知道黄家其他人是什么样子。”其实,她最想说的话是黄绩是什么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场英雄救美,究竟是真的,还是刻意而为?文安长公主带着康寿出去礼佛,走得定然是官道,前往京城的官道上可从没听说过会有什么贼人出没,若不然这京兆府下面的几个县令早就不用干了。

沈皎看着康寿县主再自己说完后,一脸无措的样子,楞楞得道:“元嘉姐姐,我是不是做错了。”

“无碍,你也是为了姨母好,孝心可嘉,但是你还小,想得事情难免简单些,回去和姨母说清楚就好了。”沈皎拍了怕小姑娘的头,安慰道。

自古以来,婚姻结的都是两姓之好,从不是简单的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小姑娘还小,想得事情太简单,自然不明白这婚姻背后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