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38)+番外

文安长公主第一段姻缘虽然所托非人,但是第二段婚姻却是夫妻琴瑟和鸣,恩爱非常,不过也许是上天嫉妒,第二任驸马因疾病而终,文安长公主悲痛不已,多年来独自抚养独女长大,不再出嫁。

不过,文安长公主的性情却是没有变的,依旧开朗,因着和淑惠长公主的关系好,所以经常出入府中,平日里也爱出席和举办些宴会,用她的话说,府中只有她和女儿两个人,寂寞清冷,所以要多往人群中凑,才会感到热闹。

“今天文安姨母来了吗?”沈皎对着一旁的大嫂乔氏问道。

“来了。”乔氏虽然奇怪小姑子会问这个问题,但是也没有多问,而是直接答道:“文安姨母此时应该正和母亲在一起。”

沈皎对着乔氏道了谢,然后又说了两句话,马车便停了下来,两人下了车后,便看到三太太带着几个姑娘在门外迎着,见到沈皎进门后,忙见礼后,将沈皎请了过去。

沈皎进门后,看到除了老太太,淑惠长公主,与文安长公主,其余的人全都站了起来,对着她行礼。

“参见元嘉郡主,郡主寿康长乐。”自打元嘉郡主几次救驾身体不好后,应着天和帝的圣意,所有人给元嘉郡主的请安语都换成了这类祝福元嘉郡主康健的吉语。

“诸位请起,不必多礼。”沈皎叫起后,有一些身份低的人又对着她身后的永安郡主侧身请安。

随后沈皎才来到老太太,和淑惠长公主面前,请安行礼道:“给母亲,祖母请安,这些日子让母亲和祖母担心了。”

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明显瘦了的样子,很是心疼,但是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和老太太一起叫了起。

沈皎起身后,又对着淑惠长公主下方的一位穿着华丽,眉眼开朗的妇人道:“元嘉给文安姨母请安。”

第214章 女子

“快起来。”文安长公主连忙起身扶起沈皎, 她虽是长公主, 但终究不是嫡长公主, 只是和郡王品级相同, 和亲王相比却是要差上一层。因着辈分的问题, 倒是不用请安什么的, 但是若是被元嘉这个位比亲王的人行礼,却也是不能托大,受了全礼。

“今日你回来了, 你康寿表妹刚才听到时可是高兴坏了, 她可是整天念叨你。”文安长公主指着一旁的小姑娘,笑着道:“怎么你元嘉姐姐来了, 你还不好意思了不成?”

“元嘉姐姐。”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十分娇俏, 走到沈皎面前行礼道。

沈皎看着眼前的女孩,不同于文安长公主的洒脱明艳,康寿县主是十分文静的性子,这一点上, 据一些人说,和其父亲有些像。据说文安长公主的第二个驸马是一个当年的新科进士, 文质彬彬,康寿县主和其颇像。

“康寿妹妹好。”沈皎笑着回道。

“好了,想必在这里呆在陪我们说话, 也是无趣。“淑惠长公主对着两人道:“前头你六姐姐那里正举行诗会呢,你们也一起去热闹热闹。”

“是。”

“是。”

沈皎和康寿县主应是后, 便一同走了出去。临走前,她还特意注意了一下屋内的众人,虽然她和内宅的妇人不太相熟,但是和沈家亲近的几家还是清楚的,这其中仅有的几位还坐在一起,一看就是一家人。如此,她心中也算是有了数了。

不过,在她和康寿县主一同走出时,她发现康寿郡主身后还跟着一人,一开始她以为是康寿郡主的侍女,但是看了一眼其身上的衣服料子后,沈皎才发现这人绝对不肯能是侍女。

但是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她身份高,不需要在意这些,既然对方不愿意自报家门,她便不会去问,对方愿意跟个侍女似的呆在后面,她又何必多此一举。最重要的是,文安长公主和康寿县主也不和她介绍,她又何必过问,当作不存在就好了。

“元嘉姐姐,找到神医了吗?你身体调理好了吗?”康寿县主关心地问道,一片真诚地看向沈皎。

沈皎安抚地拉着小姑娘的手,回道:“并没有找到,但也许是出去一趟,心境开阔了些,身体也好上不少。”沈皎按照和天和帝一早就准备好的说法说了后,看到小姑娘十分心疼她的样子,心中一暖,但也觉得自己有一种欺骗小孩子和关心自己的人的罪恶感,随即转移话题道:“这次出去,带回来不少东西,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到底胜在有特色,花样多,回头便将妹妹的那份给你送去。”她哪里有什么神医去寻,不过是她离京的借口罢了。见到小姑娘这个样子,只能转移话题。

“谢谢元嘉姐姐。”康寿县主高兴地道谢道。

“元嘉姐姐这次出去都去了哪里?”康寿县主一听到这个话题,果然来了兴趣,一双眼睛亮晶晶地问道:“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元嘉姐姐跟我说说好吗?”

“好。”沈皎看着小姑娘兴致勃勃地样子,笑着应道。她虽然没有特意游览山东,但是跟着张敬宗到处勘察,也是走过很多地方,再加上些语言润色,便将小姑娘完全吸引了过去,听得津津有味的。

“外面就是比京城有意思的多。”康寿县主听完沈皎讲完一个故事后向往地说道,说完后又一脸失落地道:“我也想要出去看看,可是阿娘不会允的。”

文安长公主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看得比眼珠子还重,虽然自己性子洒脱,但是这洒脱可带不到对待女儿的事情上。对待康寿县主,文安长公主可谓是万般呵护小心,只因康寿郡主早产,这身子有些虚弱,康寿康寿,这意思不言而喻。这些年精心调理已经好了不少,但是永安长公主也不会同意自己女儿出远门游玩,再者以康寿县主和身体显然也不适合这样舟车劳顿的日子。

沈皎正要安慰几句,便听到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长公主这么做是为了县主好,您可不要错怪了长公主的一片慈母之心啊。”

沈皎听到后,眉毛一挑,朝着声音的来源处看去,打量着这位一直跟在她们身后,敢在她和康寿说话时插嘴的姑娘。而且,这话中的意思当真是极为有意思的很啊。若说不是故意这么说的,她可是不信的。

“我只是在说事实,何时怪阿娘了?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康寿县主显然也听懂了女子话中的歧义,皱眉道。

沈皎知道康寿虽然性子文静,但到底是县主,文安长公主的独女,但也绝不是可以随意糊弄的。小孩子哀怨自己不能出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也绝对没有怪罪父母的意思,要是这女子的话被传出去,康寿定然会被指责不孝,怨怪母亲。不孝的罪名多大,大家都清楚。若说这个女子不是故意的,她的绝对不相信的。

沈皎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女子,发现其在康寿话落后,居然有些委屈的红了眼眶,一副委屈的要哭泣的样子。

“县主误会我了。”女子带着哭声道:“我不过是想要给您讲明白长公主的苦心,何曾有别得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