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68)+番外

沈皎听后,放心的点了点头,一边向吃着桌上的饭菜,一边向身后的那群灾民看去,随后皱了皱眉,走了过去:“怎么不吃?都捧在手里作什么?不是都说了管饱了吗?”

第145章 粮食

沈皎看着眼前的这些灾民, 似乎一人吃完了一个馒头还有一些菜,喝了几口汤, 就不再吃了, 这还是吃得多的, 有的根本就不吃,然后每个人开始往自己怀中塞馒头, 让禁军们很不满意, 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这样又吃又拿的, 便是他们粮食再多, 也无济于事。

“你们不吃,只拿着它们干什么?”沈皎看见禁军们欲上前将那些灾民怀中抱着的不吃的馒头夺回来,摆了摆手阻止了他们的行为, 皱眉问道。

“我们主子好心,不仅留下你们的性命, 还管你们饱饭, 你们这是做什么, 还是嫌弃我们准备的饭菜?”一旁在分饭的禁军在吴琼的示意下,厉声问道。

“公子,您的大恩大德,小的们感激不尽,这辈子都不会忘。”村正听着沈皎和禁军的问话, 连忙将手中的馒头递给身旁的李三, 起身对着沈皎告罪道:“这个年头, 能喝上一碗粥就是天大的幸事了,能得一顿饱饭在今天之前小的们是想都不敢想的,更何况您宽宏大量,没将我们送交官府,没要我们的命,给了我们活命的机会,这已是天大的恩德,还给了我们一想都不敢想的饱饭,我们怎敢嫌弃呢?高兴还来不急呢?”

“那你们这么做是为何?”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沈皎的眉毛依旧轻皱。

“公子,家里不只是我们一个人,我们还有家人呢,上有老下有小,她们还指着粮食救命呢。”说道这,村正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悲色,“出来做这见不得人的勾当,不就是为了自己和家里的老小能活下去吗?现在公子大德,赏我们一顿饱饭,可我们吃上了,却也不能让家里的老小活不下去不是?”

“却是我的疏忽了。”沈皎听到村正提到家里,叹了口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和这些人的做法。她确实忘了这件事。

“这岂能是公子的疏忽?”村正听到沈皎的话,诚惶诚恐地连忙道:“公子留我们一条命,赏我们一顿饭,这是天大的恩德,怎么能让您再在小的们身上再浪费粮食呢,小的们也不能贪心不足。”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位公子便是再富有,能拿出供他们这么多人的粮食已经是极限,前面依旧是灾城,若是没有粮食是走不下去的。

他们能吃上一顿饭,已是心满意足了,再想别得,便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只想恳求公子,让小的们少吃一些或者不吃,能带回一些给家里,求公子了。”说完便跪了下来,对着沈皎拜下,哀声道:“求公子了。”随后,又对着沈皎叩了一头。

村正跪下哀求后,其身后和身旁的村民,便也跟着拜下,嘴中不停地跟着哀求。

“求公子开恩。”

“求公子了。”

……

沈皎对于眼前的景象,心中一叹,“起来吧,此事确实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事情,原是我的错,你们想要给家里带回些吃食,是世间至情之事,本是应该的,我之前确实没有考虑这的问题。”随后,沈皎有吩咐着禁军,让他们一同将身旁的这些灾民扶起。

然后对着身旁的暗彦问道:“彦先生,我们的粮食还有多少?”

暗彦听后,便知道沈皎的意思,默默算了一下随行的粮食数量和禁军补给送来的日子,道:“回郡主,此事不可,若是如此下去,我们恐怕等不到补给到来的日子。”

沈皎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她也不可能现在断了随行禁军的饭食,但是看着眼前这些灾民,终究不是办法。

“这附近可还有能买到粮食的地方?”沈皎对着村正问道。

“回公子,现下各地都受灾,百姓的手中是没有一点存粮了,估计是买不到粮食的。”

对于村正的话,沈皎点头,却也明白其话中的意思,这百姓手中没有,不代表其余的人手中也没有,比如那些乡绅大户。

“不过,小老儿听说这章县中还有一家再卖粮食,听说有不少存货,现在县里的大户人家都在那里买粮食。”正如沈皎所料,村正紧接着说道。

“哪家?”沈皎问道:“既然有地方在卖粮食,你们怎么不去买?”

“公子不是本地人,可能不知,这卖粮食的不是别人,正是这县太爷的小舅子。”村正哀声道:“不是我们不愿买,而是实在是买不起啊,那粮食的要价是平时粮食的十五倍至二十倍之多啊,这还是半个月钱的价格,现在恐怕是更高了,岂是小的们能买的起的?”他们若是能买得起粮食,怎么会去做这勾当?但凡有一分能活下去的可能,他们也不至于去做这明知道掉脑袋的是啊。

“十五到二十倍?”虽然知道在天灾和战争时期,物价和粮食一定会飞涨,特别是在这个没有任何物价调节的时代,但她真的是没有想到会贵到这个地步。

“章县的县令是谁?”她只记得这山东的重要官员,至于这一县的县令却不再她的所知范围之内。

“回公子,这章县的县令名叫周仁,天和三年同进士出身,六年前,被调往章县任县令。”暗彦道。

“章县地处要塞,章县的县令与别处不同。”沈皎似乎只是在陈述事实。

“章县的县令周仁似乎和布政使杨叔达有师生关系。”暗彦听完沈皎的话,赶紧将周仁能在章县这个处于大齐运河要塞的地方任职多年的原因说出。

“据说,当初周仁成为章县县令,乃是杨叔达向吏部举荐的。”

“他到真是胆大妄为,不仅贪墨护河款,还敢在这个时候大发横财。”沈皎想到周仁的所作所为,努力压抑心中的怒火,问道:“我到想要知道他是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拥有这么多粮食的。”能供给这么多人的粮食数量,肯定不少,且维持了这么长时间,便是之前的存粮再多,也经不起这么大的消耗。

第146章 周仁

章县县衙的后院, 一位三十多岁, 身着官服的中年人,正坐在正位上, 对着下方一个看似十分富贵, 穿金带银, 身材富态的男子厉声道:“你怎么能拿那里的粮食去卖?”

“姐夫, 那里的粮食怎么了?”身材富态的男子,丝毫不以为意, 看着身着官服的中年人似乎很是气愤的样子,亲自奉了茶, 陪笑道:“姐夫是章县的县令, 又是布政使大人的得意门生,掌管这章县数年, 这章县的地方还不都是自家的地盘, 再说那里的粮食,现在国泰民安的, 朝廷去年才结束了对北元的战争, 现在肯定是休养生息,短时间内一定不会打仗的。动了那里的粮食又有什么打紧的,这粮仓的钥匙在姐夫手里,谁又能知道?至于这缺的粮食, 待来年补上就是, 姐夫莫要生气。”

“可你也不该动这么多?这么多的粮食, 苗文伟, 你要知道,一旦被发现,就是赔上性命都不一定能了了。”周仁想到粮仓中剩下的,几乎不到三分之一的粮食,眉头轻皱。虽然就像他这个小舅子说得那样,现在朝廷应该不会打仗,那里的粮食应该不会被查到,可是他就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粮食少的数目实在是太大了,而这罪责也不是他能负担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