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08)+番外

而前些年的晋王,虽有野心,可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能与太子一较高下。

所以,这些年太子走得太过顺风顺水,如此安逸的环境,难免会让人心生放松。还有,没有了困难和阻碍,如何练就能力和手腕。

太子,确实如天和帝所说,需要磨练。‘

而九皇子的成长,正是这场磨练的助力。

天和帝听到外甥女的这句话,不可置否,最起码太子至今基本上没让他失望过,“期望太子如你所说吧。”

说完这句话,天和帝便换了一个话题,“今日这治水的银子批了下去,这朝堂上可算清静了几分。”

最近户部和工部因着这大笔的治水银子闹个不停,每日这朝堂上就像闹市一般,太过吵闹,让天和帝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

“今年工部要的确实比以往几年多一些,潘大人的那个性子,闹点也是正常的。”工部今年要求下发的银子比以往多一百万两,但也是都是一一列举出来,有理可循。

而户部尚书潘昌历经两朝,是一位为国库护钱至极的人,十分尽忠职守,对每一次从国库拨出的钱粮,都要核实准确才行。每一份钱,都要有理有据才行。

并且极为反对帝王奢靡无度,大肆建造宫殿,先帝时期他屡次弹劾先帝的奢侈之风。但正因为其的存在,国库的银钱才得以保留几分,天和帝上任后,对其颇为敬重,其也一如既往,看紧国库的很。

“想必潘大人已经让户部的人核实完工部的需求,这之后必会加快很多。”潘昌虽然守紧国库,但只要是该拨的银钱,待其核实完后,会非常痛快地交付。

“他那个性子,也就朕受得了他。”天和帝听完外甥女的话,点了点头,笑骂着潘昌,俨然对其颇为赞赏。

潘昌在先帝时期被贬数次,还有一次差点丢了性命,而在天和帝在位期间,一直稳居户部尚书之位,从未动摇。

“皇舅舅和潘大人君臣相得,可为佳话。”沈皎笑着道。

听到这句话,天和帝的嘴角微微勾起,俨然心情很是不错。

之后,天和帝有何沈皎说了些话,便道,“对了,你外祖母和皇舅母让朕告诉你,最近得空,可要去看看她们,据说已经半个月不曾见你。”

“是元嘉不孝,没有前去请安。”沈皎赶紧认错。

“怨不得你。”天和帝摇了摇头,“是最近事情太多,朕每日留你的时间太长,正巧今日的事情不多,你去后宫请个安,免得你外祖母和皇舅母记挂。”

“是。元嘉一会儿就过去请安。”想起两位真心待自己的长辈,沈皎的嘴角挂起了舒心明媚的笑容。

和天和帝告退后,沈皎便前往兴庆宫而去,在谢太后嘘寒问暖下,安抚着外祖母担忧的心,和谢太后分享着自己近日的一些开心的经历后,逗得谢太后眉眼欢笑,承欢膝下后,才离开兴庆宫,往凤仪宫而去。

沈皎离开后,谢太后对着身边的冬芷道,“你说这与元嘉来说,究竟好吗?哀家当初是不是应该阻止元嘉进入崇文馆学习?”

“太后宽心,奴婢瞧着郡主似乎很是乐意。”冬芷为谢太后揉着头部的穴道,宽慰道,“当初阻止郡主进入崇文馆的朝中大臣这么多,都没能改变陛下的主意,可见陛下的决心。”

“太后当初想要郡主进入崇文馆学习,也是为了郡主的将来打算。现在的郡主,比当初太后期待的样子还要好。郡主又是您看着长大的,您只管安心就是。”

谢太后却叹息了一声,“正是因为元嘉是哀家看着长大的,所以哀家才清楚她的性子,所以才担心。她被皇帝养大了心,已经收不回来了,哀家已经老了,也不知能护她到几时?”皇帝的心思,她多少能猜出几分,这条被皇帝制定好给元嘉的路,于元嘉来说,充满了艰辛。

“你说,若让元嘉如平常女孩一般,受尽宠爱,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于她来说是不是更好?”

“太后您自己也知道,郡主生来就和平常的女孩不同。”

谢太后知道冬芷说得是国师的批命,幽幽道,“你说得对。是哀家没有认清事实,心存奢望了。”

“太后是太过担忧郡主了。”冬芷继续为谢太后舒缓着穴道,“不过,奴婢看郡主似乎十分喜欢现在的日子,您不必太过担忧。”

许久,谢太后才叹息一口气,语气飘渺似无的答道,“也罢,元嘉自有她的路要走。”

此时,被谢太后担忧的沈皎刚刚踏进凤仪宫的殿门,便听到其中的欢声笑语。

进门后,发现太子和太子妃夫妇都在凤仪宫中,皇后怀里还搂着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大的有七八岁的样子,小的有五六岁的样子,正陪着皇后说话。

见过礼后,皇后身边那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胖乎乎,圆滚滚的直奔沈皎跑来,用手抱住沈皎的腿,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沈皎,“元嘉姑姑好久都不来看阿铄了,是不是有了阿导就忘记阿烁了?”

沈皎看着眼前的胖团子,眼看着委屈地就要哭起来的样子,赶紧哄到,“元嘉姑姑怎么会忘记我们的阿铄呢?”说完,沈皎准备将眼前的胖团子抱起来哄一哄。

集全身的力气于手上,深吸一口气,提起抱着自己腿的胖团子……

看着胖团子纹丝未动的样子,沈皎觉得这一刻自己的英武形象坍塌了。

第90章 提醒

看着胖团子没有被抱起来,委屈的马上要哭出来的样子, 沈皎觉得这英武的形象已经维持不住了, 可是胖团子的心情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眼前的胖团子, 比上次自己见到时,似乎又圆了几分, 这不怨自己太没用,只怨胖团子的伙食太好了啊。

这抱不起来,也拖不动的,真的要进入绝境了。

沈皎学者胖团子,将可怜的, 需要帮助的目光投向周围的几位,都在兴致勃勃的看着自己,俨然看热闹的样子,毫无要对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意思。

可怜了一下自己现在的处境,正当沈皎准备再对着胖团子奋力一搏时,突然发现一道亮晶晶的,暗含期待的目光正看着自己。

“阿铭。”沈皎对着站在皇后身边的小少年招了招手。

萧铭听到后, 走到沈皎的身边, “元嘉姑姑。”

沈皎看着来到自己身边的萧铭, 小小的年纪便显出了一些不同于年龄的老练,与抱着自己的这个胖团子完全不同。

萧铭与和眼前的胖团子萧铄同为太子妃所出的东宫嫡子,两人之间相差只有一岁, 但性格却大不相同。

萧铭身为太子的嫡长子, 从小便是万众瞩目般的存在, 身上更肩负着无数的期望,太子的,天和帝的,还有朝中的臣子的。所以,在其懂事后,便接受着最严格的教导,性子也越发沉闷严肃起来。

特别是在崇文馆进学后,一举一动便更加沉稳起来,更符合他这个太子嫡长子的身份。

沈皎对于眼前的孩子是心疼的,和她这个伪儿童不同,萧铭是真正的孩子,因为其的身份,他没有任性的权力,也没有和平常孩子一般肆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