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抢了妹妹的后位(91)+番外

说起科举,她还有些遗憾:“殷公子人物文采都不错,待人也没有酸腐书生的义气用事,可惜战乱时被划破了脸,给毁了。”

真是不无遗憾啊。

楚越也从她的叹息里想起了这么个人,当日他们赶到淮镇时,正逢殷、陆、王这三家人带头跟土匪流寇们反抗着,后,他还曾特意下旨表彰过这几家人,记忆里青年不卑不亢,做事也稳重,心里也起了爱才之心。

翌日早朝,没等朝臣们就着后宫的事开口,楚越就当先宣布了一件事。

大总管平安恭敬的打开圣旨,尖着声儿念了起来。

事毕。

百官们面面相觑,皆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惊讶和不敢置信。

有年迈的官员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竭力反对:“陛下啊,此举万万不可啊,科举选拔几朝几代都是如此,不可随意更改啊!”

“是啊是啊,那身有残缺者岂能读书考试,更阔论与我等同朝为官?”

“这不是本末倒置,倒施逆行么?”

“......”

朝堂上如一锅沸水,闹哄哄的,百官的语气也越来越剧烈,个个口沫飞舞,指着让楚帝放弃这荒谬的想法。

有这时间在这儿放宽科举选拔,让身有残缺者读书为官,咋不说说那后宫咋个安排?

楚越看在眼里,眸色逐渐转冷,手掌一下拍在御案上,“放肆!”

百官们顿时更掐住了脖子一般安静了下来,面红耳赤的。

“当这菜场呢?”他冷声说道:“几朝几代,如今早就不是几朝几代了,这儿是圣朝,他们亡了我大圣才初初绽放,你们少拿前朝旧例来说事,朕任命百官,是为我大圣谋福祉的,不是挑谁的容貌好的,只要会做事,能做事,那他就是我大圣现在需要的朝廷栋梁。”

说完,他又抛下一句:“至于那些不干正经事,整日只会东家长西家短的泼妇官员,朕心里有数,相信你们心里也有数。退朝!”

“陛下起驾。”

随着楚越大步离去,被留下来的百官们纷纷呆若木鸡。

陛下....这是啥意思?

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在百官中蔓延开来,有人当即噤了声儿,再不敢胡咧咧,也有人不以为意,继续讨伐起来。

徐、陈、夏、白四位国公爷被官员们纷纷围住,七嘴八舌的被问着陛下到底是何意思,论亲属,自然是这几位跟着陛下一路打下江山的才是亲信,但几位国公爷也是有苦说不出。

从外看,他们确实是楚帝亲信。

但他们并不是。

比起得楚越亲信,他们还不如镇守在淮河郡的郑大安呢,郑大安虽官职比不上他们,但手里头有几千士兵镇着,而他们几个虽说高官厚禄,但手头的兵权早就被架空了,在天子脚下,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

几人相视一看,纷纷找了借口溜了。

旨意被强行发下去了后,果真引得朝野上下议论不已,百官们为了抗衡,纷纷给家族子弟和弟子们下了死命令,让他们不得参加科举。

没了这些世家、大家里头培养出来的人,这科举还不是个笑话?

相比百官,老百姓们到处都是欢呼,直道楚帝心胸宽广,是个贤德明君。

百官们的动作第一时间传到了楚越耳里,他不止不忧虑,反倒对此乐见其成,让任何人都不得拦着百官们的动作。

他正想提拔寒门学子入朝,没料这些人就送了他一个大礼。

没了他们就不行?

呵!

第71章 无题

后世中曾有史书记载, 在圣朝元年, 楚帝下旨科举,并且打翻了前几朝的科举制度, 强硬的颁布了一个新的制度。

这制度刚出来时一片哗然, 朝中大臣纷纷抵抗。

但事实证明,楚帝是有先见之明的。

圣旨传到朝野外,出乎朝臣们意料的是, 准备参加科举的学子多非常多, 而被准许科举的身有残缺者学子们报名者更是多过普通学子。

而,也是靠着这一次前所未有的选拔,给圣朝注入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殷崇元也准备参加两个月后的科举,如今正安稳的关在房里冲刺着,说是悬梁刺股不为过。为了安他的心, 殷林两家把他和林娟的婚事给往后推了推,只待科举后再行大礼。

早先殷家那头殷崇元登林家门前, 就把心意同殷家当家和殷夫人说了, 后头两人思虑了些日子, 倒也默认了下来,前脚林秀刚走, 后脚两家人就坐到了一块儿商议起了婚期。

殷家也急, 毕竟殷崇元毁了容, 走不了科举之路, 前头还跟林欣定过亲, 这还是姑侄两个, 要是这茬再不成,说出去也不好听。

日子都商议了个大概,就等林康一成亲就办婚事,只是没想到科举制度给改了。

林娟被朱氏给拘在屋里绣嫁妆,因为日子给往后推了,倒也不急着备好,如今村里头的田地都租给了缺田地的打理,他们只要收些租子就是。

噙着笑,倚在窗台,林娟手头麻利的捏着针给鞋面儿绣花。

如今这般日子,可真是做梦都梦不到的了。

还是二舅舅说得对,这是祖坟冒青烟了。

她不知道的是,这一抹笑被外头的林四娘给看在眼里,只觉得刺眼极了。

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们都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而只有她,还在老林家那个泥潭里挣扎,日日操劳着跟头牛似的。

她伸出手。

那双手不过是成年人的一半大,上头却已经布满了老茧,还有数不清的裂纹,斑驳的横陈在手心上,十分突兀。

她过得这样凄惨,而她的兄姐们,却被养得白白胖胖的,一身皮肉格外细嫩,跟她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都是从一个生母肚子里爬出来的,凭什么他们就能吃香喝辣,跟少爷小姐似的在屋里躺着就有吃有喝,还不用出门做事?

而她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过得却最凄惨?

还是林娟先发现了站在院子里的林四娘,朝她招了招手:“四妹来了,快进来。”

对林四娘的到来,她还是很欣喜的。

本就是亲妹妹,又是自小带大的,哪怕先前想岔了,走了弯路,但自打林四娘不时来林家露出身上的痕迹时,林娟到底是心软了。

再怎么气她,也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吃不下苦,为的也是想过上好日子罢了。

林四娘是老林家的人,当日朱氏跟林二和离,林康、林娟、林秀几个跟着朱氏,林四娘跟着林二,这也是她自个儿愿意的,后头秀妹妹出嫁,四娘找了过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莫说她,就是她娘到底也是心软了点。

但到底不敢留她在家。

只也认下了她时不时过来走一遭,给弄些吃食补补身子,林娟最开始还忍不住给她做了身衣裳,没料林四娘一回老林家就被严氏等人给扒了穿在了林绿身上,她们也就不给那些身外之物了。

“二姐,”林四娘掩下眼底的羡慕,穿过花廊推门进去,乖巧的偎在旁边看她绣花,“二姐这花样子绣得真好看,这是竹子吧。”

上一篇:七零年代绿茶小寡妇 下一篇:荣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