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抢了妹妹的后位(63)+番外

楚越轻轻一笑:“一条人命,怎是小事儿。”

林康无奈,人家非得报恩,他也阻止不了,只得出去跟林秀商量了一番,回来后,倒也不推迟了,“既然公子过意不去,便舍些银钱,当这恩情两消便是。”

他们倒不贪这东西,只是也不耐这推来推去的,别人一片好心,他们要是啥也不要,反倒让人为难,说不得还让人疑他们所图甚大呢。

舍银钱,消恩情,银货两讫,互不相欠。

楚越含笑应下,很快就告辞了。

第49章 大方的楚越

林秀以为“报恩”这事儿已经翻篇了。

谁料楚越又第二次上门了。

脸上淡淡的没啥表情,他身边那严大严二两个笑嘻嘻的,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林秀只得把人放了进来。

严大、严二相视一笑,抬抬手, 招呼着身后的人跟上。

林秀站在院子中央, 见他们抬着数个箱子进了院子,眉头一下蹙成了个川字, 指了指问道:“这是啥?”

楚越道:“银两。”

林秀想回说过的银货两讫的话, 点了点头:“行。”人家既然真的送了银子来,她收着就是,左右这银子不烫手, 她拿着也心安。

等箱子都抬进来后, 一行人也挤了进来, 打头的严大和严二见林秀双手抱胸看着他们, 心里哀叹一声。

也是个心狠的,见他们忙来忙去的,都不说请他们进屋去喝口水, 不都说姑娘家心底善良, 心肠柔软的吗?

他们不知,要是按照往常来说, 林秀咋也会笑脸迎人, 请人进去喝喝水, 再好生把人送走。但楚越是谁啊, 他是大圣朝的开国皇帝。

她可不指望着跟对待别人一般, 你来我往,说不得借着这事儿还能走动走动。跟皇帝走动,她可不敢。

这一世,她是压根不想跟这些站在权柄之上的人沾上任何关系,既然楚越隐姓埋名的只为了报恩,那她就与他报恩,此后两不相欠,她也只装作不知,只当他是个普通的富家公子罢了。

要说她更奇怪才是。

因为前一世楚越确实不曾亲自来,他只是下了一道圣旨就够让人疯狂的了,足足让一个农家成了皇都的新贵,让人艳羡不已,这一回,他人却来了,既没表明身份也没有强硬的发下圣旨,说银货两讫就真的送了银两来。

到底是啥原因,让这两世“报恩”的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

被一群人给看着,林秀干巴巴的说了两个字:“多谢。”

“......”这就完了?

严大、严二抬眼朝楚越看去,只见楚越脸色都没变一下,反倒点点头:“不用。”

他们看了看这个,又偷偷看了看那个。

真是无言以对。

“三妹,请这位公子进屋来喝口水吧。”林康在里屋出了声儿。

林秀正要点头,楚越已经先她一步说道:“不用,今日过来是特意送银两的,既然已经送到了,那我们就告辞了。”

他朝林秀扯了扯嘴角,轻轻一笑便带着人走了。

林秀几步跟上,送他们出了门,等人走远了,一口气才松了下来。

跟皇帝周旋,她连说话都得过滤,实在是劳心劳力。

尤其,她还是唯一一个知道楚越身份的人。

进了屋,林康问她:“人走了?”

林秀点头。

他又道:“想来这位楚公子送了银两上门,也是真心实意报恩的,咱们接着就是,不过,他们跟咱们到底不是一路人呐。”

报恩是好事,说出去也是一桩美谈,就怕外头的人胡咧咧,把好好的事儿给传得不堪,坏了自家妹子的名声。

这穷的和富的,羡慕的叫搭把手,那红眼的,还说他们拿着这个攀上别人呢。

“我知道。”

林康这些日子去了林家村几趟,他那未来岳家白当家的自打两家定了亲事后,就不时招了人过去,说要传个手艺给他。

也是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白当家的还是个木匠人。

林家村山多,木材料子更是随处可见,白当家的带着他在后头山上转了转,指了那些木料子跟他说了用处,这在木匠行,叫识木。

待他把这些记下来后,才能手把手拿上木头料子开始打磨。当然,这里头门路多得很,有些木料不止要认,还要会闻、会辨,随着经验积累,能在这一行拔尖了,才配得上匠人这个名头。

林康知道自个儿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平日里也十分认真,但在林家村待了几回,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比如,他那爷家,也有人打着报恩的名头上了门。

更知道,林家人为了人口里的锦衣玉食,金银珠宝如今上蹿下跳的,走路都抖起来了,村里捧着他们的人无数,俨然有成了林家村第一的势头。

也不瞅瞅,这都好些日子了,要报恩,咋还没上门?

他估摸着,上林家那头说要报恩的人应该就是这楚公子一行人,他们最开始是查到了林家头上,后头又不知咋个知道是三妹妹救的人,所以就直接找上了门,把林家那头给撂开了去,至于林家里嘴里的金银珠宝,如今,已经放他家里头了。

而有了这金银珠宝,自然能锦衣玉食。

说来,人也没给他们乱说,只是,人也不是乱报恩的人。

也真是不要脸,为了这报恩情,上下嘴皮乱碰,合着林家大房和三房全都有功劳了?他把这事儿同林秀一讲,林秀顿时笑岔了气,酸着脸说:“真的?”

“真的。”林康眉眼都是无可奈何。

幸亏,他们已经不是林家人了,要不然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我那个啊奶可精明得很,只要有银子到手,啥都好说,”而且林家人还喜欢吹,只要有点子优越就喜欢在外头吹嘘一番,林欣的事儿如此,如今这事儿也如此,这银子还没到手呢,不知道低调点,看来林欣那事儿都没让他们吸取点教训的。

林秀仰在椅上,脑袋点了点,“说来,二姐姐近日也怪得很。”她有好几回子见林娟在屋里捧着手偷笑,那笑容里还带着点她看不懂的意味。

总之,林秀每见她笑一次,那身上的汗毛顿时就立起来了。

林康感叹了一声:“妹大不由人呐。”

在兄妹两个的感慨下,一连风平浪静过了好些日子,在流寇被撵走了后,淮镇上开始恢复太平,家家户户也不拘在家里头了,便是关了许久的铺子也重新开了几家,逢上集日,十里八乡的村民也会担上些自家用不上的去换粮食、银子。

林秀跟着朱氏去了两回,买了些红薯和粗粮,朱氏还扯了两块粗布,说是要给他们做一身衣裳,拗不过她,林秀也只得随她去。

他们家没有田地,只有后头林子里开垦的两亩荒地,种不了粮食,这又是农忙的时候,兄妹三个和朱氏不时都去帮着朱家收粮,两家人多,没几日就把粮食给收回来了,林康还去白家那头忙活了两日,恰好楚越送了救命之银上门,林秀就寻思着给家里买几块田,等朱氏母女回来,她便同他们说了说。

上一篇:七零年代绿茶小寡妇 下一篇:荣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