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偏执大佬/给偏执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339)+番外

田恬看懂了宋文的情绪,帮老夫人说话:“三爷,昔年宋家落难,婆母被发配梁州为奴,其中艰辛可以想见,她能有一个疼她的知心人,我们应该为她高兴,至少在她最难之时,咱们不在她身边,还能有人帮她。

人,之所以成婚,是渴望温暖,想要获得幸福,公爹早逝,婆母守你长大不易,她能做出改嫁的决定,定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婆母还年轻,她应该有选择幸福的权利,前半生她艰苦熬过,后半生能有人伴在身侧,这是好事,咱们应该祝福她。”

宋文点头:“我知道是这个理,只是乍然听到,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他是最清楚娘亲在宋府过的是什么日子,爹爹去世之后,他们二房没落,娘亲又没有显赫家世,自然被老夫人骑在头上,他和娘亲在宋府就如同一个隐形透明人。

哪怕当初和甘棠的婚事,也是老夫人一手操持定下的,他根本没有说不的权利。

田恬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叫大夫去为管家大叔诊治,治好他的病才是最紧要的。”

宋文点头,抛下心里那点不爽,连忙出去叫人。

老夫人感动的无以复加,连连对田恬道谢。

田恬并没有觉得改嫁丢人,轻声安慰老夫人,让她不要多想,大家都是女人,女人最懂女人。

*

一个月后,管家的病被治好,老夫人要和管家一起回梁州。

无论宋文和田恬如何挽留,她都不愿意留下来。

其一,改嫁的事情毕竟不好听,如今宋文前途正盛,免得因为她的事情,被人当做话柄。

其二,她已经习惯了梁州的生活,和管家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样的生活是她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

宋文和田恬挽留不过,又拿出二百两银子给他们当盘缠,那些银子够他们衣食无忧数年。

老夫人临走时,还叮嘱宋文一定要好好对待田恬,下次过来,要是见她瘦了,定拿他是问。

送走老夫人和管家,宋文又开始忙碌起来。

新帝目标甚大,要连着数个州省修路,耗资巨大,之前查抄的一千多万两银子,全部扔进去还不够。

新帝又开始问户部要钱。

户部尚书吓的直接辞官告老还乡,之前他贪污收下不少钱财,上一次他侥幸逃过,但新帝如今又要银两,难免不会拿他开刀,为了自家安全,户部尚书决定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新帝一直对户部尚书颇有微词,觉得他年纪大了,没有多大作为,如今辞官,他立刻同意。

户部群龙无首,宋文一跃成为户部一把手。

新帝也不客气,直接问宋文要银子。

连着半个月,宋文愁的头发都快白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新帝的逼迫还真让宋文有了办法。

昔年他在四海钱庄当管事,颇有心得,宋文心中有了成算,连夜写了一封长篇大论的奏折呈给新帝。

奏折大概内容便是提倡存银生钱制,存的时间越久,回报报酬越丰厚,这些定期的银钱刚好可以拿出修路,之后路修好以后,收取相应的过路费,便有源源不断的银钱进入户部,也就有多余的银钱给那些定期存钱的人。

新帝见此奏折,惊喜不已,几乎立即同意,并要求宋文在一月时间内,火速筹钱拿出修路。

连着一个月,宋文几乎吃住都在户部,田恬和两个孩子都难见他一面,不过他的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朝廷出台的存硬生钱制,安全度高,很多有余钱的人都愿意把银钱存进所属朝廷的钱庄。

一时间,新帝要钱的困难迎刃而解。

宋文能力再次被人肯定。

新帝有心把他送上尚书之位,但他资历尚轻,恐上去之后引人说道,新帝并未再次破格提拔,不过户部没有尚书,宋文依旧是一把手。

银钱之事解决,宋文并未放松,而是派遣户部官员亲自去外地视察,就连他自己,也有半年在外面跑,忙的不可开交。

就在朝野上下因为户部群龙无首,宋文又常年在外,请求皇上立尚书之时,宋文从外地视察回来,又给新帝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宋文又写了一份长长的奏折,奏折里着重表明重农商,鼓励百姓积极开荒,荒地种植前三年,免除荒地赋税,且大肆招募种田好手,亲放外地教导百姓如何种植,引导百姓们致富。

重商,士农工商,商在末流,但百姓种出东西,需经商人运出贩卖,这二者密不可分,只有重农商,才能让国家愈发繁荣富强。

宋文的思想是按照新帝的决策走的,新帝大肆修路,其实已经说明一点,他要做空前改革,把国家推向更高的高度。

而宋文这一方法,也可在三年后收获丰厚果实,随着地的不断增加,户部的税收也会越积越多,国库也就愈发充盈,往后新帝再想用银子,再也没有任何困难。

新帝看到奏折之后,如获至宝,再一次上早朝时,破格提升宋文为户部尚书,朝堂许多大臣认为不妥,新帝直接把宋文的成绩一一细数,言明若谁有宋文才华,谁能超过宋文,他亦能力排众议破格提拔其为户部尚书。

朝野众臣不敢多说,只能识相闭嘴。

宋文一跃成为户部尚书,炙手可热,以三年时间从翰林修撰问鼎尚书宝座,若长此以往下去,那便是丞相之位亦指日可待。

一时间,宋府便的极为热闹,田恬每日拜帖收个不停,这个贵夫人约她赏花喝茶,那个贵夫人请她打马球,总之田恬因为宋文的关系,也变的炙手可热起来。

宋府,世安院。

老夫人如今不得不认命,哪怕见不到逆子好,也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势头正盛,也只有他才是宋家的未来。

以前她一直寄希望于长子宋冲,可宋冲当了三年的内阁侍读,依然还是个内阁侍读,与那逆子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老夫人叫来大少夫人和二少夫人:“你们选些好东西,送去老三府中,好好和老三媳妇儿套套近乎,老三毕竟是宋家二房嫡子,总不能因为怄气,便真的逐出家门,你们去告诉老三媳妇,只要他们回来,二房的财产还是他们的。”

作者有话说:

捂脸,还差一点写完,家里有人发烧,潺潺马上要去医院,今晚先更新这么多,明天这个故事结尾,然后加新故事第一章 ,么么哒。

这章有红包,宝子们记得按爪哈,笔芯。

第136章 上门婿

大少夫人二少夫人一脸难色, 显然很抗拒去讨好,一个曾经处处不如她们的乡野妇人。

她们都是京中世家贵女,身份贵不可言, 主动放下身段去示好,她们只觉得一阵脸疼, 更有种屈辱。

老夫人活了那么大岁数, 自然一眼明了, 没好气道:“别总以为自己出身高便端着, 让你们去套近乎好像多丢人似的,老三媳妇虽然出身低微,但人家妻凭夫贵, 现在是尚书夫人,别说比你们身份高, 就是比起我来, 也不见得差了,你们若是想自家爷们以后能在官场升迁, 以后就对老三媳妇热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