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我在古代海边搞基建(82)+番外

李恒建就更不用说了,只见他朝着三个儿子交代,“安文安武你们

一会儿就带着弟弟上山挖臭草去。”

“放心吧爹,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李安文拍着胸脯保证道。

李安武更是朝着李恒建道,“爹,我们挖臭草回来,能不能在做烤鱼啊?”

“对啊爹,我还没吃够。”

说着,李安斌还砸吧了几下嘴。

听到这话,陈氏才想起被他们遗忘在外面的饭菜,“呀,外面的饭菜都该凉了,我们赶紧出去吃饭吧。”

“对对对,你不是还没吃够吗,先吃点饭去。”李恒建说着就把小儿子拉到了院子里。

已经被烤鱼打开了食欲的几人,盘腿在院子里坐下后,就迫不及待的端起碗筷,朝着桌上的炖鱼块伸了过去。

可这一吃,这几个人差点没被嘴里的那股腥味给整懵了。

“这么回事,这鱼这么这么腥?”

“是不是凉了的缘故,要不我再拿回去热热。”

“也不是很凉啊,可这味道……”

“这到底是怎么了?”

还能是怎么了,当然是因为你们刚刚才吃了没什么腥味的烤鱼,现在再吃这种原汁原味的炖鱼,当然会吃不习惯了。

为了大家的味蕾着想,李渔燕在陈氏进屋热菜的时候,又从院子里拔了几颗刚刚种下去的臭果跟野姜。

“娘,你把这些加到鱼块里试试。”

正在厨房里反思到底这炖鱼块的味道,到底为什么会突然变腥的陈氏,在看到李渔燕朝她递来的东西时,脑海里刹那闪过一道白光。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陈氏快速的接过李渔燕递来的两样东西,只见她迅速的把野蒜野姜清洗干净,就把它们切碎丢进了石锅当中,让它们跟着鱼块炖煮了起来。

在炖煮的过程中,陈氏明显可以闻到锅里的腥味在渐渐的褪去。

在闻到这个变化时,陈氏还快速的拿过一个勺子,朝着锅里的汤汁舀上了一勺尝了口。

这一尝,陈氏脸上的表情顿时起了变化,她看着锅里的姜片、蒜片,有些震惊的道,“真没想到,这臭果跟野姜,居然有能去腥的作用。”

“真的吗?”一直注意着厨房的

李春玲,在听到陈氏的话后,迅速的从门口处走了进来,“这真是臭果跟野姜的原因?”

“可不是。”陈氏一边说,一边又从锅里盛了一勺朝她递去,“春玲,你尝尝,这味道是不是比刚才要好喝上许多,里面的腥味是不是也比刚才要少了。”

“我尝尝。”李春玲二话不说接过勺子,就朝嘴边送去。

滚烫的鱼汤,在沾到嘴边时,还把她烫的打了个颤,可就算是这样李春玲也没把勺子给放了下来,而是胡乱的吹了几下,就迫不及待的吸溜了一口。

这一口下去,李春玲脸上的表情也变了。

“真的,这味道跟刚才完全不一样了。”她看着锅里道,“这要是真是臭果跟野姜的缘故,那我们以后吃鱼,岂不是都不用担心会有鱼腥味了?”

“不管怎么说,下午先去山上多摘点回来试试,如果真是臭果跟野姜的原因,那我们的鱼可就不愁卖了!”

一想到这,陈氏就有些激动。

毕竟,他们这边虽是海边,大多数都以吃鱼为生,但是鱼本身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腥味太重。

所以,这边的人虽都以吃鱼为生,但是卖剩下来最多的也都是鱼。

陈氏每每想到那些卖剩下来的鱼,不得已被制成鱼干,再贱卖给鱼贩子的场景,都是心疼不已。

可是,如果真有什么植物能把鱼腥味给去除,那么整个南越城,不,或者是整个大武朝的人,都能吃鱼了,那他们捕来的鱼岂不是再也不愁卖了。

在陈氏畅想着鱼大卖的场景时,清河侯跟傅墨言写的密信也快马加鞭的送到了镇南公府。

“报,清河侯府来信了。”

“哦,快拿来。”镇南公说着,就从下属手上接过密封好的竹节。

一看到竹节上的腊印,镇南公脸上的表情就是一变,“都下去。”

“是!”

在屋里的下人都离开之后,崔氏才朝着镇南公问道,“老爷,怎么了?”

“是密信。”

“密信?”崔氏心头一跳,有些慌张的道,“该不会是墨言出事了吧?”

“你先别慌,等我看眼信上的内容再说

。”镇南公说着就把竹节上的腊封打开,把里面的羊皮卷倒了出来。

在羊皮卷被倒出来的同时,还倒出了些米粒来。

镇南公捏着倒出来的米粒,朝着羊皮卷看去。

当看到羊皮卷上的内容时,镇南公的眼睛止不住的睁大了起来,“这……”

“这?”崔氏提着心朝他看去,“上面到底说了什么啊?是不是出事了?”

“这可是大好事啊!”镇南公笑着把羊皮卷递给崔氏,“你看!”

崔氏接过羊皮卷,只见这羊皮卷上方画了两个圆柱形的物件,接着才是信上的内容,当看到这上面的书写的内容时,崔氏的表情比镇南公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这是真的吗?这叫什么石磨的东西,真的能把麦子、稻谷给碾出壳来?”对于大户人家的掌家娘子来说,在看到这些的同时,她已经能想象的到饭桌上将要起多大的变化。

“你来看。”镇南公把手里的米粒递给崔氏,“这些都是被石磨碾好脱壳后的米粒。”

“我看看。”崔氏看向他的手里,在看到雪白的稻米、金黄的小米跟褐色的麦粒时,崔氏已经能想象得到它们煮熟时的模样了。

再加上,信上写的小米养胃,崔氏想到立马就因为怀孕老是孕吐的闺女,一想到这她立马就站不住了。

“老爷,你还站在干嘛,赶紧找人打石磨去啊。”

“放心,我这就安排下去。”

在崔氏把熬好的小米粥送往太子府上没多久,太子就朝天子觐见……

不知道京城发生了什么的李渔燕等人,还在山上不停的挖着野蒜、野姜,特别是在陈氏验证了它们确实是有去腥的功效之后,他们就没有闲下来过。

而在这同时,刘记也打出了新粮的旗号,卖起了脱壳后的麦粒。

李恒远在送粮食的途中,看到在刘记门口不停喊着有新粮出售的伙计,脸色十分的难看。

“恒远,我们现在怎么办?”李恒建看着刘记道。

“先静观其变。”李恒远看着刘记门口笑得一脸见牙不见眼的刘掌柜道,“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谁抢在

我们前头把新粮给卖了!”

“肯定是我们村里的人。”李恒建道,“我昨天听清宇他们说过,刘掌柜跟他店里的伙计,到过我们村上。”

“不管怎么样,先回去再说。”李恒远说着就拉起缰绳,朝着城外走去。

在李恒远跟李恒建驾车离开后不久,从刘记边上的巷口里几个眼熟的身影,随即走了出来。

张大海看着驾车离开的两人,又看了眼刘记前的车来车往,忍不住冷哼了几声,“没有你,我们照样能把新粮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