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我在古代海边搞基建(519)+番外

“好的。”钱力说着,就让人把做好的饭菜都端出去,同时,放饭的锣声也被敲响了起来。

锣声响起,修城的人就都陆陆续续的朝着伙房赶了过来,同时,正从山上下来的人,也都听到了营地上传来的声音。

傅国公听着下面的响声,不由的朝傅墨言看去,“锣声?”

“嗯。”傅墨言朝着山下看去,“也是开饭的声音。”

傅国公挑了下眉,“开饭?”

“是啊。”崔邵阳说着,还期待的朝山下看了眼,“渔燕刚才下山的时候,说今天中午会用板栗跟山药做吃 ,也不知道她今天都做了些什么菜。”

一听到这话,傅国公就来了兴致,“渔燕做的?”

“可不是。”崔邵阳一想到李渔燕做的菜,就开始兴奋起来,“姑父,您可不知道渔燕做的菜会有多好吃。”

“是吗?”几次下来还真没有吃过李渔燕做的菜的傅国公,看着崔邵阳那一脸的馋样,也不由的对李渔燕做的菜开始期待了起来。

而那些菜肴,也确实不负众望的让傅国公吃的一脸满足,特别是那道板栗红烧肉,傅国公简直一个人就能吃上一盘的。

在傅国公等人在新城吃饭的同时,崔氏也在金鼎福附近的酒楼里用餐,崔氏看着陈记门口一直没少下去的队伍,又看了眼不少在酒楼里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杯刻着陈记二字的竹筒,一边吃饭一边时不时的喝上一口。

一看到这,崔氏就不由的心动了起来,“彩萍。”

正在给崔氏布菜的彩萍,朝着她看去,“怎么了夫人?”

崔氏示意彩萍朝边上看去,“你看他们的桌上,再看看我们这边,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

彩萍朝着周围看了眼,立马就心神领会了起来,“要奴婢去陈记给您卖一杯冷饮吗?”

崔氏立马扬起一抹笑容,正想点头让彩萍去买杯蜜桃多多,彩萍就朝着崔氏说道,“可惜不行,您今天已经吃了太多凉的了,而且,您答应过奴婢,今天不吃,等明天再说了的。”

崔氏立马收起了笑容,吃饭都不香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记突然传起了一阵骚动,崔氏朝着窗外看去,就见一个眼熟的身影,从陈记出来。

同一时间,酒楼里的人也都议论了起来,“快看,是陈记的老板娘。”

“什么什么?”

“就是刚刚出来的哪个人啊。”

“你是说刚才从陈记出来的,是陈记冰铺里的老板娘?”

“对,就是她,每次她来陈记都会上新几样新品,也不知道她这次来带了些什么。”

“你这么说的话,陈记又要上新了?”

“应该是。不说了,我们快吃,吃完就去陈记看看。”

“嗯嗯”

崔氏听着这番对话,眼底不由的闪过了一丝惊讶,“陈记居然是李家的店?”

彩萍愣了下,“陈记跟李家有关?”

崔氏朝着已经从陈记门口离开的马车看去,“嗯,真没想到她居然还开了这么一家店。”

说着,崔氏又心神一动:既然这家店是李家开的,那我要是去李家做客,那是不是……

一想到刚才那些还没有吃过瘾的冰点跟饮料,爱吃甜食跟冷饮的崔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新城,在吃完用山药跟板栗做的菜肴之后,新城的百姓们对这些菜肴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好吃,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些菜,我能给新城干一辈子的活!”

“嗯嗯,特别是那道板栗红烧肉,我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哪个番薯板栗糖水也好喝。”

“对对对,我还听说,哪个番薯就是少城主,准备等新城建好之后,发给农户的新粮。”

“原来就是这个番薯啊,那倒是不错。”

“可不是,我还听说这个番薯还是少城主找来的高产粮。”

“高产粮?”

“对,种下去的产量,比我们平时种小麦跟黍米的产量都要来的多上不少。”

“真的吗?那我等这次新城建好之后,可得多开点荒地出来。”

“我也是,我爹娘可都说了,好不容易跟了一个这么厚道的少城主,他肯定不会害我们的。”

“对对对,少城主还有李小大夫都是个厚道人,跟着他们走一定没有错的。”

“可不是,李小大夫今天又教我们怎么找山药,这可是既可以当做药材卖给药房,还能煮了当做粮食跟菜吃的好东西啊。”

“还有板栗也是,这么多年下来,你说我们怎么就没想过板栗也是可以吃的,这要是不李小大夫告诉我们,我们还不知道得继续浪费多少年啊。”

“就是,而且,我还听说,李小大夫准备把我们今天吃的菜都是怎么做的,也都教给大家,以后我们在自己家里也能吃上这么好吃的菜肴了。”

“真的吗?以后我们也能出这么好吃的菜?”

“真的,我刚才亲耳听到李小大夫说的。”

“太好了,我刚才还想说,以后等新城建好了之后,要上哪里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菜呢。”

“可不是,以前总觉得随便吃点可以填饱肚子的吃食就可以了,可现在不行了,在新城上工了这么些时间,我的嘴都快要被伙房里的大师傅们给养刁了。”

“没错没错,我以前还觉得我娘做的菜不错,现在……”

一时间,新城里的百姓们都一脸笑意的讨论着来新城之后的变化。

傅国公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又看了眼短短半个月已经可以看出点雏形的新城城墙,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座新城,迟早有一天会彻响整个国家。

台风季临近时,一座比一般城墙要高上不少的灰色城墙,还有新城内那一联排整齐规划的楼房,都已经完工。

而今天,就是这些已经落户于新城的百姓,搬入新房的时间。

早已知道这些四五层的建筑,就是他们未来的新家,并且在建立之初,就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房间里的布置的百姓们,在傅墨言宣布今天就可以搬入新房的时候,还是激动的不能自己。

特别是那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在听到搬家这两个字时,更是红了眼眶。

“有家了,我们又有家了。”

“娃娃啊,你听到了吗?我们又有家了啊。”

“太好了,这可真是太好了。”

“搬家,对,搬家,我们要搬进自己家了,儿子你听见了吗?我们要搬家了!”

一时间,新城里到处都是激动的声音。

在这些激动的声音下,大家朝着新房所在的位置快步的走去。

在大家都来到新房的排屋前后,罗起安就拿着登记的竹简,开始叫号,最先登记落户的人,可以优先选择住在那间屋子里。

虽然房屋的大小都是一样,但是可以先挑选,还是让那些一开始就登记落户的百姓们欣喜不已。

其他还没有被叫到号的百姓,在看到那些优先登记落户的百姓,去挑选他们心仪的屋子时候,那羡慕的眼神更让先登记挑选的百姓们,不由的得意的挺起了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