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我在古代海边搞基建(488)+番外

傅墨言看着李渔燕得意的模样,嘴角不由的扬了扬,“对,你养的长空长击最乖了。”

“那是!”李渔燕应的那叫一个不谦虚的啊。

李清宇嘴角一抽,“行,你们知道这么做就行,我继续出去盯着去。”

说完,他就快速的掀开门帘,头也不回的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帐篷里就只有李渔燕跟傅墨言两人,不知为何气氛也突然不太自在了起来。

傅墨言清了清喉咙,“咳……那个我去找谢哥,跟他说一下接邵阳的事情。”

“嗯嗯,你去吧。”李渔燕看着桌面上的海图,头也不抬的道。

傅墨言看着李渔燕那颗毛茸茸的小脑袋,一下子没忍住用手揉了几下,接着在李渔燕发火前,迅速的从帐篷里跑了出来。

李渔燕才捂着脑袋,就看到一道黑影迅速的闪出帐篷的模样,一时间原本有些羞恼的小情绪,顿时就变得有些好笑了起来。

在傅墨言通知谢明知,骑着鹰前去徐州把崔邵阳给接回来的时候,被傅墨言料中了的崔邵华,正从南越的码头上被人担下来。

原来,崔邵华在听王大夫说,他的小腿在断腿的期间,要是出现任何意外都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的崔邵华,自从那天伤到脚之后,就开始格外的小心翼翼了起来。

为了护着脚,他更是半步都不敢从床榻上下来,就怕自己一个不注意,一个用力就让原本接好的小腿又给伤到。

为此,他更是吃喝拉撒睡,都只敢在船舱里,就怕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正是因为这样,一天到晚没事可做的崔邵华,就知道一边看话简,也就算话本的崔邵华,更是在短短的七八日里整整胖了两圈,原本还算有些棱角的脸型,也成了一个略微有些圆润的模样。

可想而知,这船要是在海上继续飘上几个月的,崔邵华非得会被养伤养成一颗圆滚的球样来。

这不,原本在听到崔邵华回来的消息,硬拉着清河侯一起到门口接儿子的柳氏,在看到崔邵华被人抬着进来的时候,差点没反应过来,这胖了好几圈的人,是她儿子。

而清河侯则是眉头紧皱的朝崔邵华被捆着的腿脚看去,“你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弄成这样?”

“还不是因为傅墨言。”一说到这,崔邵华就把早就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要不是他当时没有通知我们船上发生了火灾,我至于会为了避火,直接跳到海里去把腿给摔断了吗。”

“腿断了?”柳氏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她忙不迭的朝崔邵华的伤腿就是心急的扑了过去,“你这么能这么不小心呢,怎么能把腿给摔断了呢?你不知道你的腿有多重要吗?”

“哎哟,娘你压到我的腿了。”崔邵华吃痛的叫出声来。

“什么?”柳氏一下子有些无措了起来,“大夫,大夫快给我儿看看,他的腿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王大夫上前看了看崔邵华的伤处,“幸好,还没有压到实处,不然要是压到接骨的地方,怕是又要重新接骨,才能让腿骨长好。”

“那就好那就好。”柳氏说着,也不跟崔邵华寒暄了,直接叫上几个下人,就把崔邵华送回院子好好休养。

在这同时,她还不忘给清河侯灌输些眼药,“您说,这墨言也真是,都是自家的表兄弟,怎么能连船上走火了也不晓得通知邵华一声。”

清河侯面无表情。

柳氏还继续说道,“还有您刚才也看到了,邵华的腿摔的这样重,他也不说派鹰送一下,就这么让他在船上继续飘了好些天才回来,他不知道这腿伤耽搁的时间越久,就越发不容易好吗?”

“够了,不用继续说下去了。”清河侯黑着脸甩袖离开,“找人好好给邵华看看,有什么需要直接开库房拿。”

“是~”柳氏看着清河侯离开的背影,嘴角不由的一翘,接着她就忙不迭的朝崔邵华的院落走去。

一进院子,她就让人快速的院门落上,接着直接来到崔邵华的屋里,“你们都下去。”

“是二夫人。”

屋里的人一走,柳氏就把门关上,朝着躺在床上的崔邵华走了过去,“怎么样,船上的东西都到手了吗?”

“我的谁,怎么可能没到手。”崔邵华说着,就把这段时间一直藏在身上的羊皮卷拿了出来,“这些都是那丫头放在实验室里的方子,我也不知道那些好用那些不好用,就先全都给取了回来。”

柳氏看着崔邵华从怀里掏出来的一叠,眼底忙不迭的闪过一道精光,就快速的把方子给接了过来。

羊皮卷打开,里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晕开,但是该有的内容一个不少,特别是在看到奎宁丸的方子时,柳氏更是紧紧的抓着羊皮卷,“好,有了这个,以后我们娘俩的出路可就不用愁了。”

“娘。”崔邵华看向她,“您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下面,只需要把这个方子的妙用,告诉该知道的人就行。”早就想好怎么给崔邵华铺路的柳氏,眼底闪过一丝光彩,“只要让那些人知道,我们的手上有可以用来治疗疟疾的方子,到时候不需要我们做什么,自然就会有人来联系我们了。”

“有人来联系我们?”崔邵华道,“不让爹直接给我安排吗?”

“等他安排?”柳氏冷哼了下,“有徐氏那个贱人,还有崔邵阳在,你真当你爹会越过他们给你安排什么好活计?”

说着,柳氏就朝崔邵华看去,“这段时间,你给我好好养伤,什么都不许做,只等我的安排就行。”

“是。”

在柳氏的算盘打的响亮时,谢明知已经骑着风驰,朝着徐州飞去。

一连飞了两天,这还是有些路况不熟悉,中途还飞错了,不然都用不了两天时间,谢明知就赶到了徐州府。

风驰的身影太大,谢明知只得在城外找了一处隐秘的空地,把风驰安顿下来,就朝着徐州府城走去。

还没有等到走到城门口,谢明知就从一起准备要入城的百姓口中,听到了徐家寿宴出事的消息、

原来,徐家为庆祝太姥爷八十大寿,特地在徐府门口连办了七天的流水席,让城内的百姓一同庆祝。

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是在这种炎热的季节里本就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节,而徐州四面靠山,树木繁茂,一入夏总会爆出些疟疾的消息。

这不,这些天的流水席当中,就一个得了疟疾的百姓在不知自己得病的情况下,跟城内的百姓一同给徐老太爷祝寿。

等到这人得疟疾的消息爆出之后,席面上有几个跟他同桌的人也有疑似得疟疾的症状,

这一下来,整个城内的人全都闻之色变。

原本名声大噪的寿宴,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城内的百姓更是对此议论纷纷,有些人更是把责任推向徐府,说要不是徐府举办流水席,也不会有人在席面上跟疟疾患者接触,而造成有得染疟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