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我在古代海边搞基建(426)+番外

在听到这酒是李吴两家,最新酿出来的新酒后,整个临江县里的爱酒人士都疯狂了来。

李家的下人,更是每天出去买菜都会碰上有人朝他们打听,那些酒到底什么时候会面世,酒坊什么时候开张等等。

周晓梅给李渔燕打水洗漱时,又把今天外面追着他们酒坊开张的事朝李渔燕笑说道,“小姐,你不知道,那些人为了让我们的酒坊早点开业,还去酒坊的工地上帮忙盖房子去了呢。”

“什么?”李渔燕有些惊讶的朝周晓梅看去,“他们还去酒坊工地上帮忙盖房子了?”

“可不是。”周晓梅给李渔燕绑好头发道,“这些人为了让我们的酒坊早点开张,也是拼了,特别是有家砖厂的老板啊,还为了这件事找上我们家老爷,说如果他能把酒坊里的酒先拿几坛子卖他,他还能给我们家的砖打折的。”

“还有这样的事?”李渔燕被这嗜酒如命的人,能干出来的事给惊呆了。

“是啊,现在整个县城里的人,都在讨论我们的新酒坊呢。”周晓梅说着就得意上了,“小姐,你说他们要是知道这新酒,都是您在做出来的,那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还算了吧,我可不想被那些人围着要酒喝。”李渔燕不感兴趣的道,“所以,你可别出去乱说啊。”

“放心吧小姐,我的嘴最严实了。”周晓梅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就去厨房把李渔燕的早餐端了过来。

黄灿灿番薯小米粥,两个拳头大的玉米馒头,再配上三道小菜,虾仁鸡蛋,小葱豆腐,还有一份腌胡瓜,也就是腌黄瓜,就是她这一天的早餐了。

李渔燕端起番薯小米粥喝了口,其中香糯的番薯还是上次留下来那些,不过,也已经就剩下这么几个了。

所以,李渔燕吃番薯的时候显得格外的珍惜,毕竟,这可是她好不容易才能吃上的番薯,要是不细品一下,就这么稀里呼噜胡乱给吃完了,可就得等到下一波的收获期,才能吃上了。

不过,自上次种下去到现在,好像也快到收获的时候了。

想到这,李渔燕的心情又好了很多,“等这次再收上来,我就不信我还能实现不了烤番薯自由。”

“啊?什么烤番薯自由?”周晓梅疑惑的朝李渔燕看去。

李渔燕赶紧摇头,“没什么,我就是想我们上次在岛上种的那些番薯玉米,好像快到收获的时间了。”

“这个我知道。”周晓梅道,“我爹上次给老爷一起去岛上的时候,有跟着一道去田里看过,他说那些番薯还差个把月就能成熟了,离现在的话……从那会儿到现在,大概还有七八天的时间,就可以收了。”

“七八天的时间啊,那算上来,我爹他们也该动身去半月岛了吧。”李渔燕说话的时候,李清宇正在跟李恒远商量动身的时间。

李恒远朝着李清宇说道,“……崔府前段时间来信,要派人跟我们一道去半月岛收粮,所以在他们到达之前,我们先不必急着动身。”

“崔府也要派人过来?”李清宇有些惊讶的道,“我还以为就只有傅家要派人来。”

“傅家也要派人过来?”李恒建有些惊讶的道,“他们不是都已经从我们家拿了些种子了吗?怎么还都要派人过来啊?”

李清宇笑道,“玉米番薯还有土豆的产量如此之高,他们那些种子种下去的粮食,如果想要推广,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李恒建,“你是说他们,还会找我们买种子?”

“是啊,不然这么会派信过来。”李恒远看着书桌上的几分羊皮卷,也不知道他们跟傅崔两家走的这么近到底是不是见好事……

第222章 第 222 章

在李恒远等人谈着去岛上收粮的事时, 傅家也在讨论这件事。

“算算时间,应该就在这几天了吧?”傅国公朝傅墨言看去道。

傅墨言点了点头,“是的,番薯的成熟期就在这段时间。”

眼底

“那这次, 我派你去半月岛收粮可好?”傅国公笑朝傅墨言道。

说着, 傅国公还好奇的道, “对了墨言,我听说你最近这段时间跟渔燕那丫头联系的挺勤快的,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啊?”

“什么什么情况?”傅墨言有些僵硬的道,“您都在想些什么啊。”

“没什么情况吗?”傅国公有些失望的道,“亏我还以为我的儿媳妇有影了, 现在看来,渔燕那丫头还指不定便宜了哪家小子。”

傅墨言握了握拳, “不会的。”

傅国公挑了挑眉,“不会什么?”

傅墨言没有回答,而是朝着他行了礼, “儿子这就去准备收粮一事。”

傅国公看着从书房出去的身影, 不由的乐道, “看来, 我们家这小子,还真是开窍了啊。”

在边上描画样,一直没有出声的崔氏, 放下手上的笔道,“镇南, 你真想让墨言娶了渔燕那丫头啊?”

“是啊。”傅国公没有迟疑的道,“这么样,是不是还挺般配的。”

“渔燕那丫头确实不错, 但是在家世上,是不是还差了点啊?”崔氏有些不甘心的道,“我们要不要在看看其他的世家小姐?”

“世家小姐?”傅国公朝崔氏看去,“是不是洛琴跟你说些什么了?”

崔氏僵了下,“她也是为了墨言考虑。”

“为了墨言考虑?”傅国公冷笑了下,“为了墨言考虑会在这风口浪尖上,会拿墨言的亲事为贤哥儿铺路?”

“话也不是这么说。”崔氏不愿意把傅洛琴的心思想的太坏道,“再说了,洛琴平时最疼墨言了,她怎么会为了贤哥儿……”

“别说了。”傅国公打断她道,“墨言的亲事我只有打算,以后都不必再提了。”

傅国公一想到傅洛琴,一到吴越所做的事情,就是满心的失望。

崔氏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也不经的叹了口气。

两天后,傅墨言带着人来到了临江。

他来的那天,正是酒坊上梁的时候,一时间整条街热闹非常。

傅墨言看着前方围堵的人群,不由的朝边上问道,“老人家,前面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热闹?”

老人家朝着傅墨言等人看了眼,便了然的道,“你们不是本地人吧?”

“哦,对。”谢明知道,“我们是从临安府来的。”

“这就难怪了吧。”老人家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道,“今天可是酒坊上梁的日子,整个县城里的人都知道了,就只有你们这些刚刚从外地来的人不知道。”

“酒坊上梁?”谢明知看了眼,都把整条街给堵住的人,不由的有些更糊涂了,“不就是个上梁,也不至于把这街都给围了吧?”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人家一脸你们没见识的表情道,“今天可不单只有上梁,酒坊还要出几坛子的新酒,为酒坊上梁庆祝呢!”

一说到新酒,这位老人家还有些迫不及待的滚了滚喉咙,“就是不知道这么多人,还轮不轮的上我老人家喝上一杯,只要一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