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78)

吃过饭,大家自己打井水,把饭盒刷的干干净。

隔壁秋月姐姐下午有体育课,她回家换球鞋。听到院子里说笑的声音,她伸头看了眼,笑着打招呼:“你们过来玩啊。”

江海潮赶紧解释:“我们在家热饭吃。”

秋月姐姐点点头,遗憾不已:“就是太远了,不然中午我也想天天回家吃饭。”

等她急急忙忙骑车去学校,海音突然间冒了句:“初中肯定很多人在学校吃饭吧。”

如果把他们带到家里来吃,那他们一天能收多少钱呢。

可惜他们家离初中太远了,人家跑过来还不如回家吃饭呢。

江海潮捏着口袋里刚收上来的3块3毛钱,在心里打定主意。

等礼拜天吧,等到礼拜天,他们一定要去江口再看看,看到底还能再卖点啥。

然而计划永远比不上变化。

礼拜三下午,学校按照惯例是上两堂课就提前放学的。班主任却过来站在讲台上,宣布了一件事儿:从这学期开始,学校要推行素质教育了。

什么叫素质教育呢?陶老师念了一大通话,什么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等等等。

江海潮急着放学回去浇菜呢。他们现在开始吃菜地上的菜,就不好意思完全麻烦龙龙爸爸浇菜。

所以陶老师说的话,她左耳进右耳出,完全听不进去。

直到卢艳艳发出一声哀嚎,她才奇怪:“怎么了?”

“还怎么呢!”卢艳艳在课桌底下跺脚,“礼拜天不放假了,要上兴趣小组。”

陶老师在讲台上瞥了他们一眼,板起脸道:“你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这是我们老师花自己的时间来给你们发展素质。今天回去考虑一下,想想看自己要报什么兴趣小组。每个人起码得报一项。”

她又伸手招呼江海潮,“班长你上来,把兴趣小组的名字抄在黑板上。”

江海潮扫了一眼,发现有好几个班呢。什么奥数班、作文班、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还有书法班。

后面几个她大概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奥数是什么意思?和数学有关系吗?

她抄完之后问班主任:“陶老师,什么是奥数啊?”

“就是数学,专门比赛用的数学。”

江海潮这才明白,她四年级时参加过镇上举办的作文比赛,感觉跟平常写作文也没啥区别。

于是她特别痛快地下了决定:“那我报奥数班吧。”

陶老师是教语文的,听了特别惊讶:“你不报作文班啊?”

即便不学写作,那么美术和书法她应该选一选。她画画写字都挺不错的。

江海潮特别坚定:“我爸说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要多锻炼数学。”

其实鬼哩,才没这回事,这话还是她从作文书上看到的。

不学音乐舞蹈,是因为她从小对这些没兴趣。而且每年六一儿童节汇演的时候,班上被选中唱歌跳舞的同学都得掏钱买表演的衣服,要花好大一笔钱。他们姐弟三个今年六一足足花了150块,家里卖了小麦钱都不够。

至于美术,她是挺喜欢画画的,可学美术要花钱啊,水彩笔可不便宜。

书法呢,一样的,又要买纸,又要买笔,又要买墨水,太费钱了。

写作文倒是花不了多少钱,可花时间啊。哪有写数学题快?一下子写完就可以走了。

陶老师看不透她的想法,只好尊重她的意见,又叮嘱班上同学:“都过来找班长报名啊,明天就得交,这个礼拜天开始上兴趣班,都不准迟到。”

江海潮顺口接话:“小组长负责各个组的报名统计,然后明天下午之前交给我,我统计好了交给老师。”

等她回到座位,卢艳艳依然满脸绝望:“完蛋了,这个礼拜天江口有场,我还说要跟我奶奶一块去呢。”

江海潮这才想起来,对呀,她也要去江口的,她还想再找个买卖做呢。

完蛋了,那怎么办?

卢艳艳和她同病相怜,安慰她道:“算了,你们不还在卖卤虾吗?接着卖就是了。”

江海潮也只好自我安慰:“也是,能卖几天是几天。”

然而她想的挺美,天公却不作美。

几乎是刮了一夜大风,天就突然间冷起来了。她们早上进院子的时候,都忍不住打哆嗦,赶紧跑回去穿长袖。

江海潮看家婆奶奶在灶房里忙碌,奇怪道:“婆奶奶,今天不弄海虾吗?”

家婆奶奶忙的头都不抬:“还弄什么海虾,也不看看现在什么天了,要秋分了,马上就要割稻子了,哪里还有海虾,海虾还不钻泥里头去?”

“这么快呀。”江海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以为起码能撑到10月份。这才开学几天啊?

家婆奶奶哭笑不得:“老天哎,怎么一点数都没有?中秋节都过了一茬了,你说快不快?好了好了,赶紧过来吃饭吧。”

超超今天起床也早,听到中秋节三个字急了:“打饼子呢,奶奶,怎么没打饼子。”

他可记得清清楚楚,每年中秋节都要打月饼,能吃好长时间呢。

婆奶奶嫌他大早上的吵死人,不耐烦道:“今年闰八,两个中秋节呢。前头那么热,打什么饼子?等下个月中秋再说。”

三姐妹也馋饼子,但比弟弟强多了,因为她们更犯愁:“(婆)奶奶,没海虾了卖什么?”

“卖什么?卖西北风!还卖呢,马上就换工割稻子了,皮都要忙塌一层。”

像是为了印证家婆奶奶的话,他们骑车经过稻田的时候,三姐妹惊讶地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原本绿油油的稻田这时候已经有地方开始泛黄。

这么快呀,秋天就来了。

不过,天一冷,主动找上虞凯和杨桃要求去家里吃饭的同学更多了。甚至还有从家里带菜的学生嫌菜冷了,想吃口热乎的,也跟着他们回家。

这几个学生就特别精明,他们不买菜,只要求在家里热菜,他们愿意掏一毛钱。

杨桃挺为难的,他们一个灶两个锅,哪有专门的锅空出来热菜啊。

江海潮却答应了,她拿了她妈上会场时买的撑子卡在锅的半中央,这样锅里煮汤时,下面的蒸汽就可以顺便热了放在撑子上装菜的搪瓷缸和饭盒。

要是汤好了,他们觉得菜不够热,那可以舀一勺热汤一块吃。

靠着这一手,最多的时候,足足有15个学生跟着他们回家吃饭。原先他们是在灶房吃饭的,那次还被迫全都转移到了堂屋。

江海潮都吓了一跳,害怕家里的菜不够吃。好在这会儿正是夏天菜夏季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自留地上的菜起了,好种秋天吃的新菜。

不仅春英嬢嬢、招娣婶婶还有修远大妈都给了他们不少菜,有老的正好烧汤的黄瓜,还有加辣椒一块炒特别下饭的菜瓜。至于蕹菜、辣椒、茄子,更是一篮篮的,摆的到处都是。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