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69)

也就是那年被单厂和化工厂的效益都好,所以家里才决定盖楼房的。

结果后来就每况愈下了。

反正,忙的时候有希望,人脸上的表情和眼里的光,跟舅母现在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难道是因为忙的时间太长,所以舅母撑不住了吗?

唉,那爸爸妈妈连家都不能回,该忙成什么样了?

杨桃突然间冒出句:“我妈都没问我辫子的事。”

她还心虚呢,生怕被妈妈骂,为什么把头发剪这么短啊?结果妈妈什么都没说。

海音认真道:“舅母头发也很短啊。”

以前她的头发可长了。

江海潮想了想,给出了解释:“应该是怕头发被机器卷了吧,我在报纸上看了,有人头发连着头皮都被卷进去了。”

妈呀,好可怕,杨桃和海音瞬间感觉还是短发好。

第二天一早,舅母吃过饭就带他们去报名。

第一个报名的肯定是杨桃和超超。

杨家圩小学和幼儿园直接连一起,前面一排瓦房,后面一排也是瓦房,中间隔着的空地就是操场。

超超报名很顺利,幼儿园一个学期收50块,比镇上的幼儿园还便宜,不过上午没点心吃。

等到了杨桃报名,麻烦来了。

其实在穿过操场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吵吵嚷嚷的声音。

二舅母脸气得通红,看见舅母打招呼:“嫂嫂,你回来了?我跟你讲,这学校要关门咯!四年级一个老师都没了,还报什么名啊?”

三姐妹大吃一惊,到底怎么回事啊?

杨家圩小学以前一直有一到四年级的,只有到升五年级时,学生才会转去镇上的中心小学,或者就近去隔壁冯家渡村上学。

“哪个讲得清楚啊?本来两个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教语文的跑了,听讲到城里讨生活去了。教数学的也不见人影,不晓得到哪边去了。”

周围人吵吵闹闹,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换信息,最后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

今年,上级给了杨家圩小学一个民办教师转正的资格。为了这个,各位老师都抢破头。毕竟正式教师的收入是民办老师的好几倍。

四年级这两位老师也是老教师了,教学经验丰富,水平也行,都认为这个名额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当然争得死去活来,比电影《凤凰琴》上演得夸张多了。

结果这个转正名额却没落到他们任何一个人头上。

于是语文老师气疯了,收拾包裹,一声不吭地走了。反正他是民办教师,没有任何组织关系,他走了不打招呼也没人管得到他。

至于数学老师。

一位家长狠狠地吐了口痰,快气疯了:“他攀高枝了,跑去镇上中心小学了。早上已经有人看到他了。”

大家气得要命,觉得这两个老师很不负责任。

但摸着良心说,把他们换到老师的位置上,他们也未必肯留下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个不是这样的?

可老师爽快了,留下这30来个学生可怎么办?

校长终于露了脸,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站在报名处前面安抚家长:“我已经报告上去了,现在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去冯家渡小学报名,另一个是去镇上中心小学上。我也没办法啊,一个都没跟我讲一声,全都把我当仇人了。你们讲讲看,我哪里得罪他们了?”

其实校长也很愁,因为三年级的语文课、数学课也是这两位老师负责的。现在发生这种意外,他不得不增加其他老师的工作负担。目前连他在内,整个学校也就剩三位老师了。

大家吵吵嚷嚷着,商量到底去哪里报名。

就近原则吧,肯定是冯家渡小学。不过这学校最多上到五年级,等六年级他们还得转去中心小学。

二舅母已经有主意:“算了,我直接带凯凯去镇上报名。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还不晓得冯家渡小学能办到哪天呢。”

不少家长跟着点头。比起村小学,肯定镇上更加保险点。

二舅母也觉得中心小学好,不说保不保险,目前的情况,姑姐家三个小孩肯定得住在杨家圩。这样杨桃跟表姐妹一块儿上学放学会方便不少。反正三个妹头从小感情就好。

家长们打定了主意,便三三两两走出学校,准备换地方报名。

外面响起了拖拉机的声音,坐在拖拉机上的人喊舅母:“荷香,你是不是要去城里啊?正好,我们去拖砖头,你跟我们走吧。”

如果不搭顺风车,舅母还得去镇上坐车,多跑路不讲,更要多花钱。

只是,她这边还剩4个小孩没报名啊。

二舅母不假思索:“没事,嫂嫂,我带他们过去,你忙你的去吧。”

舅母赶紧道谢,先带小孩回家。她得回去拿行李,而江海潮他们要骑自行车,总不能走到镇上去。

大家兵荒马乱,连道别都是匆忙挥挥手,然后各自上路。

二舅母叹气,对着杨桃感慨:“看你妈忙的哦。”

她今天见到人都不敢认,怎么又黑又瘦的成这样了?难怪老话讲在家千般易,出外万事难,出去挣钱也不简单啊。

杨桃有点失落。她本以为妈妈好歹在家会多留几天,昨天她都没来得及跟妈妈说几句话。

江海潮安慰她:“没事的,等放假了,要是他们没空,我们去看他们好了。”

海音惊讶:“放假我们不挣钱了吗?”

杨桃立刻反对:“要挣钱的,还是得挣钱。”

二舅母扑哧笑出声:“你们三个妹头哦,真是要钻到钱眼里了。”

三姐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嘻嘻哈哈:“我们是钻进钱眼里的妞!”

作文选上有篇文章就叫《钻进钱眼里的妞》。

二舅母放声大笑,差点没从自行车上掉下来。

虞凯无奈地看着她:“妈,要不还是我带你吧。”

三姐妹笑得更大声了。海军没搞明白究竟怎么回事,也咧着嘴巴跟着傻乐。

今天学生报名,镇中心小学到处都是人。

江海潮熟门熟路地领着二舅母等人去报名交费,结果收费的老师头也不抬:“三年级是148块钱。”

江海潮吓了一跳:“这么多啊,上学期没这么多啊。”

她记得上学期不到130。

老师忙得不耐烦,直接将纸往他们面前一推:“看看清楚,都是上面的规定。学校才买了一批投影仪给你们上课用,以为不要钱啊。”

虽然学费称之为学费,但这张收费登记卡上的费用却没有一项叫学费。它们分别是:

杂费20元,文体卫生费6元,水电费12元,图书仪器费3元,电教实验费10元,书籍费57元,作业本费8元,

讲仪(义)费:2元,班费:5元,教育附加费25元。

加在一起的确是148块。

悲催地中招甲流了,烧到了39℃,不过我有存稿,后面还是日六,嗯,过一个礼拜应该好了。

第36章

开学了(捉虫)

海音却眼睛一亮,指着书籍费道:“书我不要,我姐都有,我用我姐的书就好了。”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