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568)

因为干花已经够用了呀。

不不不,还是需要的。有些花不适合做干花,还是得用叶子和玉米皮以及茭瓜壳做出来的效果好。

比如他们用叶脉做出来的紫荆花,摆在水晶琉璃灯里,现在就挺受欢迎的。灯光一打,那叫一个流光溢彩呀。放在花市上卖,不少人过来问呢。

还有批发商要求在里面加上东方明珠,理由是现在歌里面都在唱东方之珠。

搞得小学生和初中生们都特别无奈,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在上海啊上海,不在香港的啦。

然而大人就是那么的蛮不讲理,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非得固执己见。

最后呢,最后当然是小孩子们在万恶的金钱面前没能坚守住节操,真给他做了一千套这样的东方明珠紫荆花。

管他呢,他们不过是干活的工具人而已。

咳咳,造出来的干花还是很受欢迎的。

他们有了干花越多,造出来的干花也越多。

杨桃突然间笑出声:“大姐,艳艳姐他们肯定要跳脚的。”

他们这边的岁岁平安花和收干花业务都已经能够扩散到全省,不,是隔壁省也没问题;而路艳艳他们还在跑步行街,可不得气坏了。

哈哈,到时候两边的业务量一摆出来,真的要吊打哦。

可那有什么办法呢,商家就这么多呀。哪怕把他们发展成长期客户,那也很有限。

“谁说的?”江海潮摇头,“他们才刚开始呢,哪怕把全市的商家都跑完了,那还有厂家呢。全市有好多厂,不是那种大厂,大厂他们每年会自己定制挂历和台历。不过大厂也可以试试看,说不定他们也想要特别点的贺卡。反正中小型的厂应该会喜欢给他们量身定制的贺卡,这样他们拿了可以送给客户。”

还是步行街的顺利行给了大家充足的信心,弟弟妹妹们竟然一个都没反驳她,都认为这招可行。

如此一想,定制贺卡真的有好多顾客呀。因为全市的小型工厂加在一起起码得好几百甚至上千吧。

哪怕一家只定一百张,那加在一起也有好几万数十万张。

很可以哦。

他们用的好,还会再加订单呢。

等等。

虞凯突然间脑洞大开:“大姐,医院也应该定岁岁平安贺卡的。送给出院的病人,不是最好的祝福吗?”

好像有道理哦。

医院每天都有好多病人出院的,他们要订,一次起码应该订上万张。

而且他们完全可以被发展为长期客户。

必须的。

出去推销岁岁平安花,回收医院干花的推销员得加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向医院推销定制贺卡。

这个思路一打开,他们的业务量简直爆棚了。

要命要命,照这么下去,大麦花绝对不够卖了。能不能撑过这个夏天都难讲。

要死了,起码得等到明年五月份,他们才能制作新的大麦花呀。

到时候摊子铺开来,麦穗花却卖完了,他们该怎么办啊。

要么说小孩子不是小孩呢,大人起码听风就是雨,搁在他们头上就变成了说风就是雨。

外人一句没提,他们能先把自己吓死。

“不行。”杨桃态度坚决,“大姐,我们得想办法弄更多的麦穗花。”

“那我们派谁去北方收麦子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收花还麻烦。毕竟花收回来可以直接走邮递,可那么多麦子怎么办?

是不是该那种拖煤车一样,专门承包火车皮呀。

可火车皮要怎么承包呢?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连博览群书记忆超群的海音都不知道答案。

哎呦。

如此大的一块巨石悬在头顶,今晚他们都别想睡觉了。

好烦啊,真的好烦。

海音试探着问:“大姐,有没有麦子收的比较晚的?前年家里稻子收完了,家公爷爷还出去当稻客了。那代表有地方收麦子要比我们这边晚。”

兄弟姐妹们眼睛一亮,海音真是他们的聪明蛋。

现在都九点多钟了,江海潮不好意思跑到人家办公室去打电话,索性拿出手机,顾不得高昂的电话费,直接把电话打回家。

谢天谢地,好歹杨婆奶先回家了,只不过她没好气,直接把江海潮埋汰到地心底下。

“这都什么时候啦?马上就夏至,晚稻都种下去了,你还收麦子?”

江海潮吓得赶紧挂电话。

弟弟姐妹们面面相觑。

虞凯直接倒回桌上,后悔死了:“我们应该多收点的。”

现在再说都晚了。

最早也得等北方秋天收割小麦了。

于是问题又折回头,到时候谁去北方收麦子呢?

虽然小学生们已经去过省城,但对他们来说,北方已经遥远的像另一个世界了。

他们想迈开步子,都不知道应该先跨哪一只脚。

怪就怪李磊哥哥太废柴,连贺卡都推销不出去。不然他人在北京上学,起码有北方的同学吧,好歹还能搭上线。

要不,让夏露姐姐他们问问。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肯定有北方人。

“应该问农大学生。”江海潮笃定,“农大到农村学生最多。”

她又摸出了自己的手机,直接打给韩教授,问能不能过完暑假麻烦他的学生从老家带麦子过来。

今晚如果不打这个电话,他们绝对一夜都别想睡好。

韩教授倒没觉得大晚上的接电话是一种冒犯,他只奇怪一件事,为什么等过完暑假要麦子?

想要的话,现在不能要吗?

“不行,现在麦子已经收了。我们要那种没转黄色的,扬花后期,起码收割前半个月的麦子,那样我们才能用。”

所以她必须得提前说啊,不然回头忘了迟了那可真是要命呢。

结果韩教授更奇怪:“那也不用等到秋天啊,冬小麦六七月份收,春小麦七八月份就能收。你现在要收绿油油的小麦也有啊。我跟你们讲,你们也可以从这种小麦的。这个小麦特别高,比人都高,秸秆很长很粗的。你们不搞养殖用不了那么多秸秆也没事,你们不是好多人去拍婚纱照。这个麦子一长出来,好看哦,拍照效果不要太好。”

小学生们要集体呐喊了。

真的吗?难道不用等到秋天吗?那实在是太棒了。

江海潮兴奋地强调:“要要要,我就要这个高个子的麦子。”

又高又粗小麦刚好做大麦花呀,到时候都不用花架子了,直接摆出来,多有气势呀。

她狡猾地摆出了条件:“我要先晒干再风干的,运过来以后,嗯,连麦子带秸秆一块儿称重,一斤一块钱。”

哈哈,这样一来运输的事情就不归她管了,让韩教授自己想办法去。

而且她敢肯定,韩教授绝对会很狠的心动。

因为今年的小麦收购价已经出来了,分手导致粮食价格稳中有降,本地小麦一斤收购价还不到七毛。

反正小麦这种作物的秸秆很占分量的,哪怕是他们本地常见的矮杆小麦,说一斤麦子,搭一斤桔杆已经算少的了,差不多能有一斤二两的样子呢。何况是韩教授说的高杆小麦。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