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539)

唐教授和韩教授他们分析过之后认为,湖港鲜花市场虽然还不成规模,但胜在花的种类多。全镇每个村家家户户利用自留地种花,充分保证了鲜切花品种的多样性,使得来市场上搞批发的老板直接体会到了一站式采购的甜头。

因为除了少部分本地缺乏种植条件的花之外,几乎所有他们需要的鲜切花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而前者各家店老板处于成本考虑,用的也不算太多。

这就促成了尽管湖港偏僻,从市区过来起码得倒两趟车;但由于购买方便,最后综合下来反而比奔波于市区几个鲜花生产基地花费的时间短。

况且湖港的花还有项优势,这边摊主可以给人搭配好了再销售。搭配的挺好看寓意蛮不错不说,搭配的花束也只收花的钱。

这就好像你打算做个酸菜鱼,你去市场上买条鱼,卖鱼的连鱼片都给了片好了,让你下锅就能烧。

不,说错了,是你买了一条鱼,告诉摊主想吃酸菜鱼,他(她)连鱼都给你烧好了,让你端回家就能吃。

一开始花店店主还坚持说自己不喜欢酸菜鱼也不爱红烧鱼,要回去秘制。但他们拿了花束回店里加价一卖,竟然挺受欢迎。渐渐的,偏爱这种赚中间差价的店主便越来越多了。

省事啊,还省心。

他们现在只庆幸买花的顾客一次一般只买一捧,不像他们跑一趟进一堆货,否则顾客都自己跑湖港来买花了可没他们的事。

江海潮看着扫货完毕的客人们急冲冲拎着大袋子走人,赶紧往旁边让,生怕耽误了别人的事。

五月份呢,干啥都是旺季,鲜花卖得快,正常。

她跑到干花摊子前看,嘿!果然来批贺卡的人最多。其次就是干花花篮,水中花还是独受年轻小姐姐们的喜欢。

看摊子的水根爷爷正在接受小记者的采访。

没错,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湖港镇中心小学今年也倒腾出本校的校报了。

不过大概是因为他们学校没多少东西可以拿出来说,报纸与其说是校报不如讲是镇报,报道的全是湖港镇的各种事。

谁家的花开出了罕见的颜色,谁家麦地里的西瓜又长势分外好。嗯,除此之外还推荐各个村的特色美食。搞得江海潮相当怀疑,学校是把它当成gg传单用的。

现在,上作文兴趣班学习采访的王明明就在一本正经地采访水根爷爷,好奇他每天编花篮能挣多少钱。

水根爷爷半点财不外露的意思都没有,还挺得意:“现在我们一大家子都编,划下来,每个月每个人三四百块钱的进账是有的。学门手艺不吃亏。”

王明明看到江海潮一行人过来,胸膛挺得特别高,一心想好好表现自己。

可惜他注定了媚眼抛给瞎子看——白费啦,美术生们压根不关心他的采访水平。

班长伸手戳戳江海潮的肩膀,把人喊到旁边说话:“哎,咱们那个水晶琉璃花还要搞吗?搞的话,人家不要干花花篮了,那这个爷爷家里不就挣不了钱了吗?”

水晶琉璃花就是他们想出来的插花干花的克星啊。

“没事儿。”江海潮想的特别开,“不还有鲜花花篮嚒,再说了,我们玩偶背花篓多卖点出去,不愁没有编筐的活儿。”

看小伙伴们还是不甚赞同的目光,江海潮直接放大招,“你们不会以为我们不搞水晶琉璃花,人家就也想不到搞吧?别想当然了。人家做干花这个行当不知道多久了,能耐大的很呢。我就问你们,那些干花插件,如果没有照片摆在面前,你们能自己想得到吗?”

那必须不能,他们这才上初一呢,能有多少见识。

众人沉默一瞬,还是班长先开的口:“那玩偶背花篓,咱们要不要再跑跑店,自己推销啊。”

到目前为止,除了等人自己上门批发之外,这些主要还是依靠本省书店和一些精品店来销售,感觉很不够哎。

江海潮也觉得有道理。

但跑店推销不在她考虑范围内。

别看他们人多,可都是小孩。

人家大人当推销员,拎着个蛇皮口袋就能千里走单骑,他们能吗?开啥玩笑,她都不敢在外面瞎蹦跶。

学校动不动就给他们上安全警示教育,一再强调拐子多。

一旦被拐走了,就他们的年纪,卖给人家做儿女嫌大,当老婆又嫌小。那怎么办?直接打断腿去乞讨。

别以为丐帮真是《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现代丐帮,古往今来的丐帮,从来没干几件好事。

反正成功地吓得江海潮特别恐惧被做成那种人熊,彻底打消了走南闯北的心。

初中生们看不上小学生的胆小如鼠,直接diss她:“不推销怎么办?守株待兔,就这么一直等人上门?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太慢了。”

“不,我有办法。”江海潮眨巴了两下眼睛,“做生不如做熟。”

啥意思?就是在原有的销售渠道上再行进一步的拓展。

小伙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这人解释了还不如不解释,他们连一个字都没听明白。

好在江海潮也不需要他们明白。她腿长步子大,已经跑在前面打头阵,咚咚咚跑去了校办厂的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其实不过两间平房,就在学校边上,离厂房反而比学校稍微还远个三四十米。

但这点距离不足以让大家看不清倒垂在架子上晾晒的鲜花。

天啦!校办厂怎么能这样急功近利,直接晒花呢?干花不能晒的,得风干或者烘干,不然颜色会变暗,很丑的。

江海潮随意扫了眼,安慰自己的同窗:“没事,晒太阳可以帮花脱色。”

这是陶老师他们试验的结果。有些花材直接漂白效果很差,必须得阳光照射自然脱色后才能漂白成功,然后再行下一步染色。

大家真感觉长见识了,他们之间压根没考虑过那么多。看来老师讲的人在劳动中增长智慧果然有道理,不亲手大量地做的话,又怎么会发现这么多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它们呢。

江海潮走进办公室时,里面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姐姐正忙得不可开交。桌上堆着两大摞信件,其中扎着马尾辫的小姐姐在整理信,另一个剪着短头发的姐姐则坐在桌子前对着电脑用一指禅整理资料。

咳咳,电脑还是从冯雪家搬来的呢,反正她平常也用不上,刚好租给校办厂干活,每月租金两百块。

不过电话倒是厂里刚装的,这是身份与实力的象征。

报纸上的明星企业家可都爱坐在办公桌后拍一张拿着电话打的照片。

看到江海潮进屋,她俩还挺紧张,直接站了起来。

搞得江海潮比她俩更不自在,赶紧喊停:“别别别,忙你们的,我就是过来问问邮购销售情况。”

自从江海潮在“公主日记”的邮购顾客群里发掘干花贺卡销售代理人之后,主动过来问询的人越来越多,有写信的也有打电话的。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